斯圖加特:古時這裡曾是王公貴族的養馬場

2021-01-19 丹妮的減脂餐

斯圖加特是德國西南重鎮,巴符州首府。它坐落在內卡河谷地,面積207平方公裡,人口58.4萬。斯圖加特這個地名源自於德語馬場(Stute Garter)二字,古時這裡曾是王公貴族的養馬場。

可是這昔日的馬場,今天竟是歐洲經濟最發達、人均產值最高的大城市之一,譽滿全球的「奔馳」汽車就是在這裡離開生產線。看到城徽上金底黑色駿馬,想到斯圖加特戰後的殘破,今日的繁盛,使人不由得讚嘆,斯圖加特-奔馳的駿馬!

斯圖加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000年前。公元950年左右,一位公爵看中這裡青山環繞,水草豐美,於是把這裡闢為養馬場。13世紀這裡發展成一座要塞。

14世紀符騰堡伯爵遷來府邸。此後,符騰堡伯國國勢日隆,升為公國、王國,都城斯圖加特的地位也步步提升,市區逐漸擴大。

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符騰堡王國作為一邦加入,斯圖加特遂成為帝國西南重鎮。從19世紀中葉起,斯圖加特開始工業化,各類工廠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市區所在的盆地顯得過於窄小,於是工廠企業逐漸向坡地發展,向郊區發展,形成大斯圖加特工業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圖加特飽經戰火,13世紀以來逐漸發展形成的市中心,皆成廢墟。現在市中心許多建築物都是 50年代期間重建的。戰後,斯圖加特的經濟發展更是蒸蒸日上。它已成為德國人均收入最高、失業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相關焦點

  • 斯圖加特:汽車的故鄉,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斯圖加特註定是和交通工具有密切關聯。它的城徽是一批黑色駿馬,因為在羅馬帝國時期,這裡是皇帝的養馬場(Stute Garter),斯圖加特就是養馬場的音譯。近代,博世、奔馳、保時捷誕生在此。汽車文化愛好者和賽車發騷友來斯圖加特,會特別興奮;這裡有奔馳和保時捷的博物館,展出兩大品牌眾多古董車、參加過世界知名賽車比賽的競技賽車,博物館裡有高科技,參觀起來一點都不會枯燥,可以在裡邊看關於汽車歷史的影片,感受汽車發動機的互動裝置,每年3月,斯圖加特會舉行老爺車博覽會,這個時候去斯圖加特太棒了!
  • 河南一個最霸氣城市,曾是梁祝髮源地,只聽名字以為來到養馬場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建築也日新月異,中國有很多城市在不斷地進步,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是河南最簡單霸氣的地方,是梁祝的發祥地,遊客聽名字覺得是來到了養馬場。在河南省的一個叫駐馬店的地方,這裡的區域面積達到了一萬平方公裡,人口非常旺盛,駐馬店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梁祝的發祥地是在那裡。
  • 看圖:海陽徐家店鎮有上下兩個馬山村,相傳古代曾是養馬場
    煙臺海陽市的徐家店鎮,是一個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多條國道、省道、縣道都從這裡經過,因此我們來這裡的次數也比較多一些,對不少村莊都有大概印象。不過,也有一些村莊屬於很晚才結識的,比如說上下兩個馬山村。碑後的文字寫道:「明末清初,此處是郭城于氏宗族的放馬場,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每次放馬回去就多出一匹,並且馬長得非常肥胖,所以于氏宗族就把於江的第十四代孫於之渭遷到此處安村,取名上馬山。」按照村志的記載,上馬山的「馬」是因為古代曾是養馬場而來(至今附近有座山的名字還叫牧牛場),在這裡建村的于姓,則是郭城于姓的分支。
  • 在紙糊的東晉帝國,皇帝只是傀儡,天下屬於王公貴族
    另一層意思是,他不想被貴族們束縛,不僅是司馬睿,恐怕任何一個皇帝都是如此。司馬睿無疑是想加強皇權,但皇權的加強,能讓王公貴族們放棄嗎?司馬睿為了能夠收回皇權,任用普通官員,比如劉達和刁協,這讓當時的王公貴族很不滿意。於是,這些王公貴族轉而支持王敦、王導。結果,問題不斷出現。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王敦發動了第一次叛亂。
  • 王公貴族文武大臣祭奠秦可卿,並非給秦可卿面子,而是給他們面子
    前來弔唁的王公大臣葬禮期間,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甚至還有太監,紛紛前來弔唁。忠靖侯史鼎,錦鄉侯,川寧侯,壽山伯等王孫公子你來我去,不計其數。秦可卿停靈這四十九日,一條寧榮街上,白漫漫,人來人往;花簇簇,官去官來。秦可卿出靈時,四王八公的後代以及同僚都來送靈,或者設靈棚路祭。
  • 中國價值連城的豪宅,一根柱子值27億,王公貴族都愛住這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中國悠久的歷史給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古代建築,如今許多人都是透過這些古建築來了解幾百幾千年前的故事與文化,而在這些古建築中,也不乏曾經的豪宅。這些豪宅都是留給王公貴族和商人來居住的,也就是如今的大宅院。那你知道中國最值錢的豪宅是哪一座嗎?這座最值錢的豪宅就是恭王府。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座府邸的名字還是有印象的,它是清朝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位於北京西城區柳蔭街,同時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來參觀這座王府的遊客不計其數,大家都很好奇,這座古代豪宅究竟有多豪?
  • 在城郊,開一家馬場可好?
    近期,因為機緣巧合,去了幾次位於京郊的一家馬場,高大上的說法叫馬術俱樂部。馬場位於西邊的鳳凰嶺腳下,環境還不錯。馬場養了十多匹馬,有成年的大馬,也有未成年的小馬。這些馬不是養來觀賞,也不是供人騎玩的,而是用於學馬術的。來學馬術的,多是城區的人,大人小孩都可以,但絕大多數都是小孩,最小的大概只有4歲。整個課程大概50個課時,每個課時大概45分鐘。如果每周來上一節課的話,大概需要1年左右。當然,作為所謂的「貴族運動」,學費也是不菲,整個下來近2萬元。
  • 為什麼王公貴族的古墓中,常見雙腿「掰開」姿勢的屍體?
    在漫長的三千多年的時光中,多數殉葬者都出現在古代王公貴族的墓葬中,而且多以宮女、嬪妃為主。於是,《墨子·節葬下》中就曾寫到:"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輿馬女樂皆具。"就具體說明了君王死後,多則百人,少則十幾個活人陪葬;將軍或者大夫死的時候,多則幾十人,少則幾個人陪葬,並且一起陪葬的還需要車馬、歌妓、舞女等。
  • 大清滅亡,那些王公貴族們,最後都哪兒去了?
    清朝滅亡以後,那些王公、貴族、王爺、格格們到哪兒去了?清朝一共延續了二百六十八年,這期間一共誕生了前前後後差不多二百五十位王爺、貴族,這些王爺也被稱為鐵帽子王,意思就是說只要大清朝在一天,他們的身份封號就會世襲,永不改變。到了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突然沒了,當時還有六百多位皇親國戚,大清沒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日子就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 旅遊:世界第一大軍馬場,馬匹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縣城東南50公裡處,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屬高原牧區,氣候常年溫和陰溼,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也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養馬組織。
  • 為何那些王公貴族聞之色變?
    因此,爵位的繼承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王公貴族自然不會自己計算,此時宗人府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有專人負責梳理。宗人府還要負責編寫王室的族譜,根據關係的遠近安排爵位、俸祿等方面。宗人府看似工作輕鬆,工作量小,實際上要負責很多事。而且他們服務的是王公貴族,這就要求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不能出一點兒差錯,否則小命兒就不保了。
  • 相聲界低調的富豪,花千萬養馬,在北京還有著自己的私人馬場
    相聲界低調的富豪,花千萬養馬,在北京還有著自己的私人馬場在這幾年的時間裡,相聲真的是特別的出名的,相聲已經變得越來越火了。說起相聲界的話,我們要說的就是德雲社了,在這個裡面有著許多的相聲演員。于謙特別的喜歡養動物,然而他養的動物卻不是我們常見的小貓小狗之類的動物。他所喜歡的動物是需要花費許多的錢才能夠買下來的,他樣這些動物的錢都能夠買上好多的豪宅了。買這樣的動物的話,起步價都是千萬開始的,這麼昂貴价錢的動物究竟是什麼呢?這個動物就是馬,是的,于謙最大的愛好就是養馬。馬這種動物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買得起的,于謙在北京還有著一個六十畝的私人馬場。
  • 馬場的暗夜
    小韓似乎是找到方向了——夏天他開車路過軍馬場,看見公路旁邊破敗的民居和陳舊的辦公房,有所觸動,決定拍點這方面的東西。馬場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地跨甘、青兩省,總面積329 .54萬畝,距我們所處的這個縣城約80公裡。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西擊匈奴至焉支山,並追擊千餘裡,之後漢朝在焉支山下大草灘屯兵養馬,它成為歷代皇家馬場。
  • 老字號的吃穿用你也許知道,聽說過老字號的馬場麼?去甘肅山丹吧
    那是在甘肅山丹一望無際的草場上、眼前萬馬奔騰的景象出現時,恰巧,我與一群少年在這裡。不僅如此,我還在這裡遇見了短暫的暴風雨在瞬時間轉換成藍天白雲後的彩虹時光……在甘肅省的山丹縣,就有這樣一個亞洲第一大的、世界第二大的軍馬場。這裡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位於大馬營草原上,總面積達329 .54萬畝的曾經是歷史上最悠久的皇家馬場!
  • 水瓶是世外高人,誰是王公貴族
    8、獅子座:王公貴族。大多數獅子內心都比較高傲、霸道、強勢,自尊心強,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再加上,他們天生自帶高貴氣質,總希望用自己的羽翼保護身邊人,而這樣的他們在前世一般是王公貴族身份。9、雙魚座:公子哥。
  • 王公貴族爭追捧,作品在琉球賣瘋了
    王公貴族爭追捧,作品在琉球賣瘋了。清代著名畫家,曾奉詔入暢春園,給康熙寢宮的清溪書屋畫屏的吳暻,所著的《廣陵禹生王會圖歌》序中記載:「禹生天才雋妙,無愧古人。今官鴻臚序班,方充琉球伴使,銜命入閩。」鴻臚寺是專門負責朝廷慶典禮賓的機構,序班是官名,官職為副科級的從九品。
  • 可以想像過去王公貴族生活的奢靡程度
    在這裡我們請了導遊,有些東西導遊不講也就是匆匆而過,了解不到景點真正的內涵。這也算是自由行比較吃虧的地方。一個柱礎都這樣精細,可以想像過去王公貴族生活的奢靡程度。房屋內部也都是窯洞的格局,門口盤著火炕。樓梯扶手上的石雕,一隻小猴蹲在螞蜂窩上。
  • 軍馬養成的秘密,走進「原中央三號軍馬場」
    為了探尋這一段歷史,我們來到了位於張家口察北牧場的「原中央三號軍馬場」。「原中央三號軍馬場」始建於1949年,是蘇聯援建中國的兩個樣板牧場之一。據相關文史記載:1949年,毛澤東主席親率代表團訪問蘇聯,雙方籤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即:257個科學技術合作項目及援建中國兩個樣板牧場。其中一個就是「國營三號馬場」,又稱「中央三號軍馬場」。
  • 世界最大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地跨甘肅、青海兩省,總面積約為2195平方公裡,是當前世界上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霍去病山丹軍馬場是馬兒繁衍和生長的理想場所,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邁入山丹軍馬場,一眼望過去都是綠油油的草原,而再往遠處看,則是皚皚白雪,那是祁連山的風光。
  • 來河西走廊旅遊,到霍去病創立的軍馬場,欣賞萬馬奔騰的壯觀景象
    山丹軍馬場是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它位於河西走廊的中部,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跨越了甘肅青海兩省,總面積達329 .54萬畝。山丹軍馬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皇家馬場,也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軍馬場一共有四個場,軍馬一場距離最遠也最美,遊客們一般都去一場,豆奶也去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