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的印象,大家可能都會用同一個詞來形容:富豪雲集。雖然香港豪門眾多,但是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以李嘉誠為首的四大家族了。這四大豪門家族,也是外界對於香港最淺顯的認知。
雖然香港的四大家族非常富有,而且在香港的威望比較重。但是在香港這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這四大家族也僅僅是星辰大海中的一小分子而已。李嘉誠雖然貴為四大家族之首,但是李嘉誠家族發展至今,也只傳到了第二代繼承人。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香港豪門,發展歷史比李嘉誠的年紀還要大,重要的是,這個家族至今已經傳到了第四代,創業歷史也已經長達百年之久。一個家族企業能夠成為百年企業,這應該是所有企業家的共同夢想。
香港的馮氏家族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創建於1906年的百年家族,從1906年至2020年,已經見證了整個家族的第四代傳人了,而馮氏集團控制的利豐集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作為香港最大的財團之一,利豐集團的產業遍布全球。
在香港,富豪們賴以生存的產業主要有三個,地產、金融和貿易。很顯然地產是富豪們涉獵最頻繁的一個行業。四大家族均是從房地產起家的,而馮氏家族不同,一百多年來馮氏家族一直都堅持走貿易這條路。
截止到2017年年底,馮氏家族名下共有4家上市企業,分別是利豐、利邦、利標品牌還有利亞零售。而利豐則是馮氏家族的最主要產業,同時也是收入最高的產業。目前馮氏家族每年的營收都達到200億美元左右。
1906年馮柏燎在沙面開了一家名為「利豐」的外貿商鋪,至今為止馮家已經傳到了第四代繼承人,但是在利豐第三代掌門人馮國經、馮國倫管理公司的時候,公司出現了一些內部問題,最終馮國倫選擇將利豐退市,直到1992年才重新上市。
隨著網際網路對於零售的衝擊越來越強,利豐集團也明顯受到了影響,在相繼損失了沃爾瑪、Kate Spade等大客戶之後,利豐集團的業務明顯出現了下滑,經過一系列的客戶流失之後,利豐集團的市值也開始一路狂跌。
到了第四代接班人馮裕鈞上臺之後,利豐開始進行更新變革,馮裕鈞提出的「三年計劃」,讓利豐從低谷中站起來,但遺憾的是,利豐的改革依舊沒有跟上市場的變化腳步。2018年的利豐,核心利潤同比下降了20%至2.85億美元。
如今的利豐雖然沒有了前些年的輝煌時刻,但是馮氏家族依舊是香港十大富豪中的一員,儘管利豐集團的發展受到了網際網路和新零售的影響,不過馮氏接班人勇於創新的膽魄,也是利豐集團最大的優點。至於未來的利豐集團能否搭上網際網路這艘船,還要看利豐能否成功「變身」了。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