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埃及,很自然地會想到金字塔。它是遠古人使用巨大的石塊,一點點堆疊而成的巨大建築,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至今依然吸引著大量遊客前去參觀。在埃及的一個小村莊裡,也有金字塔,不過它是微縮版,甚至都沒有一人高,為何要做出這種金字塔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尼羅河的南岸,有一片開闊的墓地,要驅車到達這裡的話,需要經過底比斯維城的環山公路,這片墓地並非現代墓地,而是屬於古埃及,它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帝王谷」,這裡本是一處雄偉的墓葬群,共有60多座古埃及皇帝陵墓,到近現代逐漸開發成為了旅遊景區。帝王谷最神秘的地方在於,沒人能說清楚它的來由,但是專家猜測,應該是因為遠古的法老所為,他害怕死後自己的陵墓被盜,於是將陵墓和禮堂分開,挑選了這一片寶地,將自己的陵墓藏了起來。
在神秘的帝王谷附近,有一個叫做德爾麥迪那的村莊,這個村子雖然不大,但是卻憑藉製作金字塔而遠近聞名,當然,並非全村的村民都以製作金字塔為生,在埃及人心目中,金字塔可是十分神聖的建築,只有德高望重的工匠,才有資格來建造它。這個村子製作金字塔的歷史相當悠久,他們所製作的金字塔,不是石塊堆疊而成,而是用雕刻的手法,在石料上來完成。在古代,最優秀的成品時常會被法老選中,放置在他們的墓室中,以此來表達他們對天神的虔誠和敬仰。
時至今日,金字塔早已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國王哈夫拉金字塔和旁邊的獅身人面像,更是成為了埃及的標誌性建築,它們之所以如此具有價值,不僅是因為建築所耗費的工程量巨大,還因為它們每一座塔的形狀、角度都很相似,每塊石頭使用的重量大致相同,在幾千年之前的古代,有如此精確的計算水平,可以稱得上是奇蹟了。
進入現代,當埃及人逐漸意識到金字塔的巨大價值後,馬上對其進行了必要的保護措施,但關於金字塔,還是有許多的遺憾,由於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就算是再堅硬的石頭,也難免被風化侵蝕,金字塔的塔尖,處於金字塔的最高處,不管是雷電,颶風還是地震,對它的影響都是最大。所以金字塔頂部的塔尖,大多被風沙吹打,被雨水侵蝕,而逐漸消磨掉了,對我們現代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最完美,最漂亮的金字塔的塔尖,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有生之年,有可能看到它的樣子嗎。
當埃及考古學家們到德爾麥迪那村莊中考古,見到小金字塔時,都感到十分驚喜。他們發現,這不僅是使用石材雕刻成的錐尖形工藝品,而且還使用凹刻的手法,在上面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和景觀,通過和村中的老人溝通,他們了解到了這些小金字塔的真實身份——「孔蘇月亮塔」。
原來,這個村子中雕刻的小金字塔,大都用來祭奠埃及的月亮神「孔蘇」,在古埃及的神話中,月神孔蘇頭戴新月、滿月兩頂月冠,他執掌人世間月亮的陰晴圓缺,德爾麥迪那村中的原居民,自認為是「月亮的兒子」,所以將孔蘇視為保護神,這些小金字塔也是為了他雕刻的。
孔蘇塔不大,只有六十多公分高,但在形狀上是按照比例仿照金字塔刻成,因為免遭風吹日曬,所以保存的相對完好,甚至塔頂的尖端也還在,孔蘇金字塔的塔頂十分有趣,是由四條稜線的聚集,交匯於一點的三角形石塊雕刻而成,孔蘇金字塔的塔頂的三角形截面上,還刻著荷魯斯相似的隼頭,這就是月神孔蘇的形象,它的頭頂上還頂著滿月的月冠,完全是一種凝視眾生,月亮陰晴圓缺由我掌握的傲睨形象。這個塔尖也應該和大金字塔一樣,所以看到這個小金字塔的塔尖,也可以填補遊客和專家內心看不到大金字塔塔尖的遺憾了。
埃及金字塔留下的千古遺憾,竟能在村民手中的小金字塔得到彌補,這是讓人無法想像的事情,金字塔早已不是埃及的專屬文物,而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的共同見證,所以,無論是形制高大的大金字塔,還是村莊中的孔蘇金字塔,我們都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不要再讓它受到更多的摧殘和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