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雪域奶茶香,歡迎過年到西藏!

2021-02-17 西藏自助旅遊攻略

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聖地,尤其是冬天,白雪皚皚的聖山更讓人覺得神聖莊嚴。所以,每年過年都有人哭著喊著「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兩茫茫!」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西藏冬季的美食,為大家過年旅行提前做個準備!

===============================

中國人過冬天一般最喜歡聚在火鍋邊,又暖和又管飽,西藏同胞們也不例外,不過藏式火鍋和內地火鍋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去西藏吃火鍋可看好了,別鬧出笑話。

西藏火鍋主要食材為高山草原特有的牛肉,豬肉和菌類,素菜。藏式火鍋的湯底色澤清亮,微微泛著奶白色,因為湯底是用犛牛骨頭敖制而成,藏式火鍋都是清湯,湯底的好吃與否是最關鍵的因素。


特點

最傳統的藏式火鍋一開始用的是陶製容器,後來從內地引入了涮羊肉用的大銅鍋,炭火也變成了電磁爐。與其他火鍋不同的是,藏式火鍋是把各種葷菜、素菜提前煮熟然後整齊擺放在鍋中,加入犛牛骨高湯一起燉煮,有點像北方的暖鍋。


製作原料

正宗的藏式火鍋裡共有十樣菜,分別是雞肉、牛肉丸、藏香豬肉、犛牛舌、犛牛肉、胡蘿蔔、木耳、白蘿蔔、青筍、土豆片,所有的肉類都是已經提前煮熟的。碼放整齊後,鋥亮的大銅鍋立刻變成了一件藝術品,鍋內環繞一圈的各式菜品色彩斑斕,搭配合理,格外賞心悅目。在這十樣菜的底下,還有海帶、粉絲、大白菜以及香菇等墊菜。


製作方法

用當地出產的犛牛小腿骨頭和藥材手掌參一起入鍋慢火熬湯,在熬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去掉湯表面的浮油,才能保證湯的色澤清亮,味道可口,湯汁像牛奶一樣潤白。除此之外,還要在湯內加入一些秘制配料,文火慢燉七八個小時,熬製出來的犛牛骨湯方可鮮香濃鬱。在等待開鍋的時間裡,可以專門乘上一碗犛牛骨湯細細品味。據說,當地的藏式火鍋店每天熬製的犛牛骨湯也只供當天使用,從來不過夜,否則湯的口味就會改變,進而影響整個火鍋的口感。


至於藏式火鍋的油碟反而會比較簡單,很多本地人往碗裡加點湯底就可以了,一般並不需要添加什麼,這也和藏族人民喜歡保持食物天然味道的習慣有關,當然如果客人需要,也可以添加點蔥、蒜、香菜、辣醬等。

=========================================

【生牛肉醬】

拉薩招待貴賓必有的生牛肉醬就是幾種可入味的藏藥與搗碎的新鮮生牛肉,再加入藏式綠色的香草,已最奇妙的混合,配製出獨特的味道,猩紅的顏色,興烈衝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熱烘烘的一團。

【祛瑞】

將夏天的鮮奶酪裝進皮袋內,擱置陰涼處,長久悶存發酵製成奶渣,來年春季取出後,搗碎成小圓塊,待用。在鍋內倒適量水、肉片、麵粉、幹辣椒、鹽巴,加入圓塊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鍋,盛放適量的水煮碎麥片,煮八熟後,既將麥片糊倒入主鍋內攪勻,用文火悶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眾、尤其是農區的群眾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松茸高湯】

燉鍋松茸、靈芝、冬蟲夏草、羊肚菌被稱為「中國四大名菌」.西藏林芝是松茸主要產地之一,去林芝沒吃過松茸等於白來一趟。

【烤藏香豬】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特有的一種瘦肉型豬,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山間密林中,吃野外植物,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因其肉質營養豐富,被稱為「高原之珍」。

【土豆包子】

在西藏品嘗一下地道的西藏土豆是必須的,因為高原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以土豆澱粉含量高,吃起來特別粉香甜美。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群眾每日必備的飲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寒冷的時候可以驅寒;吃肉的時候可以去膩;飢餓的時候可以充飢;睏乏的時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時候,還可以清醒頭腦。


【糌粑】

糌粑,藏語,即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食用方便,不僅可以用茶水拌合食用,而且在不宜生火和情況下可以拌雪食服或冷水衝服。所以藏民常稱糌粑是「百食不厭」的食物。

【青稞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間傳統酒精飲料,流行於西藏、青海、四川及雲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區。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


【糌粑肉粥】

糌粑可以說是藏家人民的主食之一。糌粑除了可以做成糌粑團之外,也可以做成香濃的「糌粑肉粥」。如果你不喜歡糌粑團黏黏的感覺,那麼香噴噴的美味糌粑粥就會更加適合你哦!現在拉薩許多藏餐廳都可以吃到這一美食。

【藏香雞】

藏香雞是西藏特有的雞種,適應高原寒冷惡劣多變的氣候環境。藏香雞終年放養,無餵料習慣,夜間棲息於畜圈的梁架之上,露宿於宅旁的樹林之中,基本處於半野生狀態。藏香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餡,奶渣是什麼呢?奶渣是提煉酥油剩下的物質,經燒制和水分蒸發後製成的奶渣。奶渣可以做成餅乾、奶塊等。新鮮的奶渣外表雪白,吃起來酸酸的,用來做包子餡。

【香寨】

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飯時的最佳菜餚,味美色深,調料芳香可口。

將土豆煮成八成熟,濾幹,去皮,切成小塊,待用。洗淨去皮之蔥段,放入油鍋內稍煎後,取出放入石槽中搗爛,盛入小碟內,待用。用涼水把咖喱粉拌成糊狀,倒入油鍋內,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塊,用適量酥油烹炒後,放入鍋內加水悶煮,後加入土豆、油咖喱、鹽巴、生薑、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調料,攪拌煮熟後即成。吃時可撒上蔥泥。

【松茸燉藏香雞】

松茸燉藏香雞是西藏的特色菜。藏香雞,鳥綱雞形目雉科。藏香雞生長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雞做為高海拔地區養禽業中的當家品種,有人這樣形容藏香雞:「草原雞的自然,烏雞的滋養,珍珠雞的玲瓏,取之精華,集之大成,世界脊梁上,孕育出這雞界的珠穆朗瑪。

【藏族酥酪糕】

藏族酥酪糕是西藏自治區的著名糕點,在藏族同胞的家裡常用作款待客人的美味點心。而且它本身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能夠在品嘗美食的同時又滋補身體。

【藏族血腸】

藏族血腸是藏族自治區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藏族血腸其實是我們熟知的香腸中的一種,然而不同的是,它裡面灌的不止是鮮肉,含有更多的是動物的血,因此得名血腸。藏族地區的農、牧民,每宰1隻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灌入小腸內煮熟吃。食用起來,具有不碎、不渣、不脫皮的特點,口感清香軟嫩,不膩不柴。

【藏面】

藏面也是具有拉薩特色的食物,藏面要事先壓出來煮熟,然後晾乾,吃時放入滾燙的牛肉湯中即可。吃藏面最大的享受是喝湯,清清淡淡的肉湯,加上少量的鹽和蔥花,就成了一碗難得的美味。喝進嘴裡,又熱又香,令人回味無窮。

【火燒蕨麻豬】

蕨麻豬為甘南草原特產,因當地人所飼養的豬常在草原覓食蕨麻而得名。這道菜是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製而成的。特點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別鮮美。


【拉薩甜茶】

拉薩甜茶可以說是拉薩一道非常傳統的飲品,到今天已經優酪乳幾百年的歷史,到現在都非常的受人們的歡迎。拉薩的甜茶食用紅茶熬製成的,然後在裡面加上牛奶或者是白糖進行調製,味道非常的可口,而且營養也非常的豐富,非常受當地的居民和遊客們的喜愛。

【冬季風乾肉】

冬天晾風乾肉也是不少拉薩家庭每年必做的課題,晾肉多選擇在冬至那一天,過早晾曬的肉會硬,咬起來不脆,太晚也不行,因為風乾肉可是藏曆新曆裡最具規格的宴客零食。拉薩家庭製作的風乾肉與牧區有很大不同,後者更多是為貯存每年入冬之前宰殺的牛羊肉,拉薩人不缺鮮肉也不用為貯存鮮肉費神,製作的風乾肉是讓家人耐過嚴寒冬季的下午和夜晚時隨手可取的零食,因此拉薩人製作風乾肉極為精細,將耗牛肉――因為是零食,一般會選取瘦肉,洗淨用刀劃拉成細條,稍作醃製後掛在簷下陰涼處,讓冬天的幹風徹底帶走其中水份。晾好後的風乾肉放在竹簸蘿裡,細長如一支箭矢,隨手一掰,斷口處揚起細細的碎沫來。每年晾曬的風乾肉可供家人持續吃到來年雨季來臨之前,雷雨過後,空氣中水份增多,風乾肉吃起來不再那麼脆,咬到嘴裡不再有沙沙響聲。這時,這一年的風乾肉即可謝幕。

【紅花羊排】

原料:藏紅花少許、羊排骨2斤、鹽8克、水攪豆粉2錢、生薑5克。

做法:先把少量藏紅花放入冷水中浸泡。羊排骨切成塊狀,在化好的酥油中燒好,放入鹽、生薑、水,快要燒熟的時候加上事先浸泡好的藏紅花和水攪豆粉,再燒至出沸泡即可端上菜碟,火候中等。

【貝母雞塊】

原料:雞胸肉6兩、貝母1兩、生薑2錢、鹽4錢、水攪豆粉2錢、酥油2兩。

做法:先把貝母浸泡在溫水中。把雞胸肉切成小塊用酥油把雞塊炸好,加上鹽和生薑,再加貝母和少量水用慢火煨熟,快煨熟的時候加上水攪豆粉燒至片刻可以端上菜碟。

【炸灌肺】

西藏菜。藏語音洛乍。多見於拉薩等地。以羊肺為主料配以酥油、麵粉等先煮後炸而成。特點是色澤淡褐,外酥脆裡軟、味香美。

【蟲草魚肉丸】

原料:冬蟲夏草10根、鮮魚1條、鹽2錢4克、酥油5兩、生薑2錢、野生蒜1錢、雞蛋1個、豆粉2錢、水拌豆粉1錢。

做法:蟲草加少許冷水盛入碗內放在蒸籠中蒸熟。去掉鮮魚的骨刺和魚皮,用刀背砸成肉泥。蛋清和幹豆粉攪和,魚肉泥在攪和的豆粉蛋清中做成肉丸子,在化好的酥油中炸熟。從蒸籠中拿出蟲草一根根地插在魚肉丸子上,整齊在擺在菜碟中。用微火把菜鍋中的酥油化成液體後加入生薑片、鹽、野生蒜、少量水、水攪豆粉,煨成出現沸泡的時候,澆在魚肉丸子上蟲草魚肉丸這道菜做成了。需要注意的是火不宜過旺,化酥油的時候千萬不能燒焦,把固體的酥油化成液體即可用了。

【蟲草雞塊】

原料:冬蟲夏草15根,雞胸肉4兩、雞蛋1個、豆粉1錢4克、生薑1錢、胡椒2錢、蔥1錢、水攪豆粉2錢、鹽3克、酥油6兩。

做法:先把蟲草蒸熟。雞胸肉切成塊狀,雞肉表面上塗上攪和好了的蛋清豆粉,然後在熔化成液體的酥油中炸熟。再用微火化好酥油後加上鹽、生薑、胡椒、蔥、炸雞塊、蒸蟲草、水攪豆粉。煨上片刻即可端上菜碟中。

【蛋插人參果】

原料:雞蛋14個,煮熟的人參果2錢、鹽3克、酥油1兩、水攪和豆粉2錢。

做法:洗好的人參果在水中煮熟。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開,加上鹽和水攪豆粉後放在蒸籠中蒸熟。蒸熟的蛋清,蛋黃切成塊狀、擺在菜碟中,蛋清、蛋黃塊上插好人參果。菜鍋中再放少許酥油再微火中化成液體後加上少量的水攪豆粉煮至出現沸泡的時候澆在菜碟中的雞塊上,蛋插人參果這道菜做成了。注意:火不宜過旺。

【藏族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

【香煮油脾】

藏語音才也。主要流行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一帶。以羊脾、羊油為主料煮製而成。特點是味鮮香、肥而不膩。

【麻森】

麻森在盤子裡放上適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紅糖,攪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內,用手塞滿、壓實,即可製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藏式咖喱】

常見的有藏式咖喱牛肉,乃西藏、印度、尼泊爾一帶的口味,麻辣有勁。

【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為主料,配以木耳、黃花等分別蒸、煮而成。特點是柔滑鮮香。此菜始源於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據傳明代已著名。

【燉羊頭】

除了燉羊頭,藏族還有隆果卡查,即將羊頭煮熟,剔骨取肉,加咖喱、茴香、味精、鹽等調料拌勻即成。

【林芝石鍋雞】

石鍋雞可以說是林芝最有名的美食之一,乳白色的雞湯裡翻滾著雞肉和菌菇,咕嘟咕嘟冒著香氣,讓人食慾大增。

【犛牛肉】

「吃冬蟲夏草,喝礦泉水」的犛牛,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被譽為牛肉之冠。

【吐巴】

可謂藏族的團圓飯,一般在臘月二十九享用,類似於內地的餃子包硬幣。有些麵團吐巴裡會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線等。每一樣都有特定的含義,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心腸硬,毛線表示心腸軟,木炭表示心腸黑,辣椒表示嘴如刀。這是一種飲食娛樂,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於是在哄堂大笑中,節日的氣氛也就愈熱鬧起來。

【加加面】

加加面的歷史無從考證,只能從字面上來理解,不是一次吃一碗,而是每次都很少,吃完以後再往裡面添加。加加面是那麼與眾不同,首先它的面極少,一碗只是五六根,用筷子一挑,一口就送下了肚。接下來就等著店家繼續來送,送過來的面也還是如此,吃完再送,如此反覆,肚量大的要吃上幾十碗。所吃的碗數主人並不用筆去記,而是在桌子上放石頭,吃完一碗,就放上一顆,等臨走的時候按照石頭來結帳。據說,這一傳統已經保持幾百年了。

加加面和其他的面相比,做法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和面的時候,多費了一些工夫,揉、按要許多次,出來的面拇指粗細,長十來釐米,筋道有味,自有一番滋味。加加面的作料也極其講究,是用當地的豬肉做成肉沫,吃的時候再加上去,麵條同肉沫混合在一起。

下面幾個是實在找不到介紹的:

【藏族酥酪糕】奶味甜點,有滋補強身功效,為藏胞待客糕點。

【藏家宴三絕】

【奶渣】

【辣牛肚】

========================================

【西藏三大碗】

西藏三大碗是藏式民俗特色佳餚,相傳從吐蕃王朝代代相傳至今,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經過三百多年的改良,越來越符合大眾的口味,成為來西藏必吃的美食之一。

【雜糧燉犛牛肉】

雜糧燉犛牛肉距今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傳說是松贊幹布最喜歡的一道菜,當時松贊幹布從山南一路統一吐蕃,成為雪域唯一的王,雜糧燉犛牛肉便成為以後贊普家宴賓宴必備的佳餚,在西藏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到的美食。雜糧犛牛肉不僅色澤誘人,汁液鮮嫩,而且葷素搭配嚴謹,具有豐富的營養。隨著時代的進步,雜糧燉犛牛肉,這道原本屬於布達拉宮的菜餚逐步走入百姓家,讓大家都可以品嘗到最地道最正宗的西藏王室美食。

【咖喱羊排】

咖喱羊排是具有濃重尼泊爾特色的拉薩美食,赤尊公主從尼泊爾遠嫁吐蕃王朝,因其思念家鄉,所以便用尼泊爾帶來的王室咖喱和西藏特有的雪域羔羊,烹製了一道特別的菜餚,慰藉其思鄉之情。咖喱羊排其選用的咖喱則是赤尊公主從尼泊爾王室特的供咖喱,具有濃鬱的異域風情,同時加之藏族的傳統烹製方法。將羊排用特殊的作料醃製上色,之後再加入其它輔料烹調,最後再用雞湯,咖喱等調料燜熟出鍋,肉肥汁美,讓人慾罷不能。咖喱羊排是在拉薩不可多得的美食。

【藏紅牛肉】

藏紅犛牛肉是拉薩一道非常著名的美食,擁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文成公主進藏,不習慣傳統藏式美食,便命其所帶的御用廚師改良犛牛肉的做法,加入唐朝宮廷秘制的烹調方法製成藏漢合一的獨特菜餚。其選最鮮嫩的犛牛肉的腿肉,耗牛腿肉的肉質細膩,肉香味濃。同時用犛牛骨和宮廷秘制調料熬製濃湯,色澤紅亮,味鮮爽口,讓人垂涎欲滴。因為高原特有的烹調技法,所以只有在拉薩本地烹製的藏紅犛牛肉是才是最地道雪域美食。

大風降溫天的中午到了,我們是不是該開飯好好吃熱乎點了?扎西德勒!

資料來源:中國西藏網、青海日報、中國網、東隊旅遊、網易旅遊、搜狐旅遊

西藏阿米羅羅戶外俱樂部,只為帶你看最美的西藏,更多活動資訊,

可微信:教主 13889042544,或 阿米羅羅小助 amllxz

相關焦點

  • 羅薩扎西德勒,西藏這裡過年了
    「『古突』是一種麵團湯,人們會在大的麵團中分別包裹羊毛、辣椒、黑炭等,預示吃到的人來年的運勢。」大家品嘗美食的同時,也不忘將工布新年的習俗通過社交平臺分享給身邊人。工布新年也被稱為「工布節」「工布年」,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地區(林芝市巴宜區、米林縣、工布江達縣一帶)的藏曆新年,時間為每年藏曆十月初一。
  • 犛牛土豆鮮奶茶 西藏茶飲界的創新 這次亮了!
    「客官,犛牛奶茶裡要加高原土豆嗎?」阿刁,張韶涵在《我是歌手》中唱火的一首歌。而這個名字,也正在茶飲界中顯山露水,以其命名的西藏茶飲品牌「阿刁」,因一款「土豆鮮奶茶」被不少業內人士點名要前去打卡。早在去年,「阿刁」奶茶店的圖片就在業內小範圍流傳,但並未有太多人深究。當阿刁的「犛牛土豆奶茶」出現,不少業內人士大呼,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新派藏式茶飲的定位,也讓這個遠在雪域高原的茶飲品牌,定位鮮明、個性十足。
  • 藏雞育種新突破:西藏「雪域白雞」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由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拉薩市禽類良種研究保護推廣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培育的「雪域白雞」名列其中,成為西藏自治區自主培育的第一個蛋雞新品種,實現藏雞育種新突破。經過西藏自治區幾代科研人員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使「雪域白雞」育種研究工作得以延續。經過連續8年的選育,各項生產性能進一步提高,主要生產性能達到並超過育種指標。
  • 西藏:雪域高原上的檢察聲威
    50年來,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法治建設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進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具活力的新時代。如今的雪域高原,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西藏自治區檢察機關同樣在這片雪域高原上,為更好地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服務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和貢獻。
  • 今日天氣:西藏山南,15℃!
    最近,似乎各地都下雪了在寒風蕭瑟,雪花紛飛的時節今年也成了大家印象裡最冷的一年但冬天,好像把西藏「忘記」了看看這近10天的全國氣溫距平實況圖雪域高原居然成了熱烈紅?很多人印象裡的西藏,雪域高原,寒冷、缺氧、光禿禿……那到了冬天,更不敢進藏了。這,真的是誤會了,東北冬天平均溫度在-23度左右、北京冬天平均氣溫在1到2度左右,然而山南市區冬季白天的溫度幾乎都在零上,中午甚至熱得要脫外套。再看看山南其他地方的溫度。
  • 【西藏雪域牧歌 蟲草傳奇】醫生都難解藏紅花的神奇功效,藏紅花你吃對了麼?
    3、藏紅花飯做法:先將米洗乾淨,加入3-5根藏紅花,3-5粒卡達們,適量水,煮熟後加入炸香的腰果、乾酪、鹽、椰絲拌勻,  4、入藥方式就按醫囑,不必多說(藥用量一般是3-9克)。取大半碗奶茶,加糌粑,調勻,用手揉成小團,與奶酪配食。  7、藏紅花雞卷  在溫開水中把藏紅花泡5分鐘。把雞蛋、麵粉和澱粉調勻,攤在平底鍋中煎熟,做成蛋皮備用。雞脯肉剁泥,加少許鹽和雞精,裹蛋皮,包出精美形狀,大火蒸20分鐘。將藏紅花水煮開,放鹽、雞精和澱粉勾薄芡。將鮮紅的芡汁澆在雞卷上即可。
  • 西藏首個蛋雞新品種「雪域白雞」通過國家審定
    近日,從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和拉薩市禽類良種研究推廣保護中心共同推廣培育的「雪域白雞」通過國家審定,被認定為畜禽新品種,也是全區首個蛋雞新品種
  • 奮戰在雪域高原的勞動者——西藏電源電網建設見聞
    新華社拉薩5月6日電 題:奮戰在雪域高原的勞動者——西藏電源電網建設見聞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雪域高原日漸溫暖,高海拔地區開啟了全年施工的黃金季節,多個行業的勞動者忙碌的身影遍布高山峽谷、江河岸邊、遼闊草原
  • 西藏種質資源庫開放日:雪域「諾亞方舟」受捧
    中新網拉薩5月31日電 (張偉 何蓬磊 貢桑拉姆)5月30日,在西藏拉薩,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簡稱「高原生物所」)下屬的西藏種質資源庫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各類生物標本與活體展示、科普知識論壇等主題活動吸引了諸多市民與學生前往參觀。
  • 【雪域散文】永遠的西藏
    觥籌交錯間,他們每每以藏族人那種特有的智慧和直率告訴我哲理般的話——只有到了西藏,你才會真正理解到天空之高、大地之廣、道路之長,你才會真正從心裡感到生命的寶貴、精神的肅穆、心靈的高遠。更有一位援藏的朋友緊緊擁抱著我蠱惑我說,生命不是拿來享受的,生命是用來飛翔的。來吧,到西藏來吧,到了西藏,你才能真正成為你生命的主宰!這個 時候,我是整個人讓他給感化了。
  • 西藏已認定並申報扶貧產品185個
    摘要:據悉,西藏自治區自開展消費扶貧行動以來已認定並申報扶貧產品185個,通過電商平臺把奶茶、麵食等各類青稞加工餐品銷往內地,助力農牧民增收。
  • 5折召喚奶茶控!CoCo請你喝奶茶,可可愛愛過暖冬~
    >再搭配鮮醇牛奶,斯裡蘭卡紅茶終於讓來自雪域高原的饋贈獲得新生它家選用荔浦檳榔芋粉糯香甜美味,口感一流細膩加上抗氧化Top.1的紫薯慢蒸慢煮溫柔攪拌碾泥才出來滿滿一鍋我們最熟悉的芋泥茶香悠長的錫蘭紅茶加入鮮牛奶和青稞猛吸一口奶香瞬間佔據嘴巴青稞質地軟糯咬開有微微的破裂感唇齒間淡淡的麥芽香整個人都被治癒了
  • 【西藏雪域牧歌 蟲草傳奇】詳解藏紅花泡水、泡酒、蒸蛋的做法和功效
    雪域牧歌有限公司,不僅經營西藏那曲原生5A蟲草,更為社會各界人士帶來養生文化,傳遞西藏文化,我們以平和心態、健康為宗旨的理念為大家奉獻文獻。希望大家對雪域牧歌公眾平臺予以關注,我們會為您帶來更多健康之道。雪域牧歌,大道緣合。
  • 「雪域萱歌·喜馬拉雅詩歌營地」拉薩站正式啟動
    這是新媒體時代西藏詩歌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據悉,「雪域萱歌·喜馬拉雅詩歌營地」的建設和推廣將積極促進泛喜馬拉雅地區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用詩歌連結嚮往西藏、熱愛西藏、謳歌西藏的海內外朋友,共同觸摸喜馬拉雅的「靈魂」和「溫度」。
  • 「雪域白雞」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 西藏實現藏雞育種重大突破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西藏自治區「雪域白雞」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新品種審定,成為西藏自治區自行培育的第一個蛋雞新品種,實現西藏自治區藏雞育種重大突破。
  • 2018年藏曆新年與春節同一天,看看西藏是怎麼過年的!
    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一年中有很多歡慶的節日但藏曆新年如同農曆春節是藏族人民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
  • 來自雪域高原的青稞蛋酥,咬一口,夢回大美西藏!
    離開西藏後就時常懷念這股清甜的味道,青稞的香味跨越山河也會出現在夢裡。於是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供應商,不僅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也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品嘗到這一口來自雪域高原的口碑特產。2罐只要49.9元,兩種口味任意搭配,從這款蛋酥開始,愛上西藏的味道。△點擊上方導購圖即可購買△
  • 風味西藏,味蕾天堂
    塵世之外,桃花源裡青藏高原的佳餚色香俱全又別具一格生機勃勃且令人著迷到了西藏請準備好你的味蕾到西藏必須喝一碗酥油茶!酥油茶由酥油,磚茶,牛奶和雞蛋混合,放在酥油桶裡壓制而成,含有很高的熱量,味道鹹甜,醇香可口,是藏民的生活必需品,不但能抵抗一定的高原反應,還具有抗寒、抗冷、充飢、提神的作用。
  • 吃貨為喝奶茶竟2天往返西藏!
    光是奶茶店就有好幾家,什麼一芳、一點點、喜茶、樂樂茶……但就算每天輪著點也會喝膩,所以這次帶大家喝點不一樣的奶茶,藏式奶茶!不過如果想喝到正宗的,還得親自去一趟拉薩~廢話不多說趕緊出發吧~▲歡迎飲品居然是藏式奶茶,太合心意了~去往房間的路上,會經過一個露天的下午茶庭院,抬頭就可以看見對面的布達拉宮。
  • 林芝易貢 雪域茶谷——探尋中國最西部的茶場
    從拉薩出發到林芝的這段路,筆者並不陌生,2016年的春天曾到林芝賞桃花,波密段的松林也很有特點,不愧是「西藏的江南」。這次也算是故地重遊,但是易貢卻是第一次到訪,而且是為了看一片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