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2021-01-09 啼豆

文|啼豆

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2001太空漫遊》劇照

影片第一幕展現的是非洲沙漠上生活的人類祖先人猿,嚴苛的自然環境和兇猛的肉食動物危及著他們的生命,意外拾到的動物骨頭竟然可以用來防禦動物的攻擊,工具第一次走進了人類的生命之中,並在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中以不同形式出現繼續奴役著人類。

《2001太空漫遊》劇照

這一幕的最後,一個人猿向空中拋出骨頭,然後骨頭神奇地變成了宇宙飛船,這就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轉場,這一拋人類已跨越了上百萬年。

影片中最神秘的黑色巨石一共出現了四次,第一次出現在人猿生活的沙漠上,第二次出現在2000年博士登陸的月球上,第三次出現在2001年鮑曼乘坐的宇宙飛船與木星之間,最後一次出現在木星上的豪華房間內。

《2001太空漫遊》劇照

每一次巨石的出現,人類都試圖和它「交流」,然而巨石並沒有做出回應。那麼巨石是什麼?人類駕駛著宇宙飛船到木星究竟去尋找什麼?

影片中人類向外太空不停地探索,看上去像是是尋求宇宙的奧秘和邊界,實際上去尋找生命自身,既生命的起源。巨石就是生命本身,它是生命的過去與現在互相滲透的有機體,當人猿面對它時,人猿就是人類現在對於他們的回填,而人猿同樣地置身於巨石之中。

《2001太空漫遊》劇照

同樣,當博士和飛行員在巨石面前時,他們互相觀照,彼此又是對方。人類不遺餘力地試圖探索生命的奧秘,卻被工具帶入了歧途。無論是骨頭,飛船,還是智能電腦HAL9000,這些工具是人類理性的化身,是把自身置於自身之外去回望,進而迷失了方向。其實答案就在巨石之內,也在自身之中。

《2001太空漫遊》劇照

現在永遠地向過去回眺,過去同樣也向現在滲透並置身其中,二者已無區分,未來已被排除在外。人類不停地向外太空探索的目的不是要尋求人類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而是要探求生命的起源到底在哪裡。

《2001太空漫遊》劇照

所以影片最後鮑曼迅速地老去,而在黑色巨石後面出現了星孩,生命實現了一次輪迴。看上去人類已經找到了答案,但實際上答案又重新迷失在了新的生命之中。因為人類不能離開「工具」而獨立存在,所以生命永遠無法向內觀看自身,人類也就永遠無法知曉最終的答案。

相關焦點

  • 《三體》系列:中國的《2001太空漫遊》
    但拋開這些不談,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三體》三部曲的確有對《2001太空漫遊》的借鑑與發展,「克拉克味」很明顯,故《三體》系列也被稱讚為「中國的《2001太空漫遊》」。在閱讀兩部小說的過程中,我也看到兩者的很多異同,接下來就以一個讀者及科幻迷的角度來拙劣的探討分析下兩部作品。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美國時間2020年5月27日,兩名太空人將乘坐馬斯克space X公司研發的「龍號飛船」登上太空。這是第一次由商業的載人飛行任務,根據NASA宣布,此次的載人任務為』未來的月球和火星探索產生深遠影響'。
  • 評《2001太空漫遊》——塵埃落定
    猿人們學會了結繩記事,製造工具……它吸引著人類一步一步來到它的面前,促進了生命的進化,給人類的冒險生活帶來了一種神秘的快樂。在往後的幾百萬年中,巨石不斷地給人們帶來困惑,也不斷的揭示了宇宙的真相。在作品中始終有一塊兒神秘的黑色巨石,它貫穿首尾,仿佛一抹神秘的微笑。它的出現早於人類300萬年,是宇宙間高級智慧生物的產物。是我們無法觸及的外星文明所創造。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英] 阿瑟·克拉克 著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有些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無法避免被拿來比較,比如《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有些導演一生都被外界拿來做對比,比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比他大4歲的斯坦利.庫布裡克。《飛向太空》的科幻感來源於塔可夫斯基編織的這個故事,超過了人類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超過了普通人對於世界和宇宙的基本認識,從而產生了一種全新陌生感和科幻感。同樣,《2001太空漫遊》並不以某次太空旅行為主題,而是從人類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為出發點,看待生命演化的本質和最終的歸宿。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但要想找到一部像《2001太空漫遊》一樣大膽且具有如此影響力的電影,就必須追溯到弗裡茨·朗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經典的科幻史詩巨著,《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影響了其後所有的科幻片創作。無論是在拍攝技術還是內容的立意方面,讓50年後的今天看起來依然讓人嘆為觀止,這麼多年來,大家對這部片子的的討論也從未終止過。
  • 在太空遇見亡妻?比肩《2001太空漫遊》的蘇聯科幻片
    學會在《飛向太空》的緩慢長鏡頭中思考,便能開始一場觸摸靈魂的心靈之旅。②《2001太空漫遊》的反義詞《飛向太空》的英文片名是「Solaris」,直譯的片名是「索拉裡斯」,改編自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同名長篇小說(《索拉裡斯星》)。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各勢力之間爭奪資源,不亦樂乎。突然一塊黑石出現在一群史前人面前,接受黑石能量的史前人,學會了將動物的骨頭當作工具和武器,完成了人類的進化。在這裡,作者已經暗示了我們:「黑石」代表著某種進化的意味。
  • 美猶他州出現神秘柱體,宛如電影《2001太空漫遊》場景
    美國猶他州官員近日在偏遠地區發現一個神秘的柱狀物,預估約2.5到3公尺高,金屬的外觀與周遭紅色的巖石形成鮮明對比,神秘的柱體也被認為與美國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68年知名科幻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Odyssey)場景相似。
  • 《2001太空漫遊》航天服將拍賣 售價達30萬美元
    《2001太空漫遊》航天服將拍賣 售價達30萬美元 時間:2020.07.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最難懂」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太空服準備拍賣,或將賣出高價
    喜歡看科幻片的人,有誰不知道庫布裡克那部大名鼎鼎的「影史第一」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呢?於是,小編和《2001:太空漫遊》就相遇了,這部大名鼎鼎的科幻片,史匹柏看完都必須大呼神作。比如在電影中出現的「太空服」們。可能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大概會覺得,這些太空服看起來普普通通,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呀。
  • 雨果獎《三體》作者: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拙劣模仿
    《2001:太空漫遊》是眾多科幻迷心中的神作。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影視作品,是根據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於1968年上映,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
  • 《2001太空漫遊》:庫布裡克充滿哲學命題的鴻篇巨製
    這是2001年,太空探險的新紀元。就像這部充滿矛盾的電影裡的許多場景一樣,靈長類動物的開場冗長而重複,儘管如此,它仍然有助於介紹電影的關鍵人物:閃亮的木星,一個自人類注意到它以來就一直監視著人類的外星球。電影中的21世紀,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這顆行星的質量,並將其無線電信號追溯到木星。
  • 他去世了,我們才知道《2001太空漫遊》中機器人哈爾是他配音的
    據外媒報導,曾在《2001太空漫遊》中為高科技電腦哈爾配音的加拿大演員道格拉斯·雷恩去世,享年90歲。1968年由庫布裡克執導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遊》,早已經被列入經典的範疇。片中那艘太空船是被一個叫「哈爾」的9000型電腦控制,它的智力水平與人類不相上下,能夠與人類對話,但同時也具備人類性格中惡的一面。它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很抱歉,我恐怕我不能那麼做。」而道格拉斯·雷恩就用他的聲音,讓觀眾記住了這句話。
  • 美國出現神秘金屬柱體,神似《2001:太空漫遊》石板
    而這起事件也讓不少影迷聯想至大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中是以一塊堅硬且矗立著的神秘黑色石板貫穿整部電影,連結過去與未來。這大概是某位新潮藝術家的裝置,或是《2001:太空漫遊》的影迷放在這的。」回到電影,貫穿三個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的黑色石板代表什麼?是一群超高智慧的外星人,為了散播他們的高智能,並幫助人類進步,而到處種下的「啟發」裝置,使猿猴能加速學習能力、人類找到通往時空的隧道。
  • 《2001太空漫遊》太空服和阿波羅11號操縱杆以創紀錄的價格被拍賣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重要的太空和科幻電影及小說紀念品在拍賣會上持續走俏,在7月18日的好萊塢朱利安拍賣會上,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中使用的太空服以37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尼爾-阿姆斯特朗的阿波羅11號控制操縱杆以37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巴茲
  • 深度解讀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開篇章:人類的黎明
    《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劉慈欣也曾經謙虛的說,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今天我們就試著來解讀一下這部史上最偉大的科幻片。
  • 與《2001太空漫遊》相當的《索拉裡斯》的經典著作
    當之後,《盧布廖夫》五年後發布時,塔可fisky的第一個想法是儘快將《索拉裡斯》(又稱《飛向太空》)付諸行動。庫布裡克1968年的斯坦利的《2001太空漫遊》已經被展示了很長一段時間,圍繞冷戰陰影的隱喻不言而喻。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塔可菲斯基不想參與這場爭論。他想表達他對藝術創新和人性的思考。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設定其是符合宇宙物理學和工業原理的他們的想像和理論是有源泉的這樣,第一次得到了一般的認可這些電影是科幻電影這說明,對於科幻電影來說,存在著重要的理論源泉並且今天推薦的是具有這樣的理論源流的電影如果這部電影不能成為理論的基礎,再過幾十年的科幻電影大部分都經不起推敲如果沒有這部影片,今後所有科幻片的科學體系的確立要推遲幾十年喜歡科幻電影的人看到這裡,大多會猜我說的電影是的,今天推薦的是1968年上映的庫布裡克的名作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