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汐是以一個半素人的身份進入浪姐的,當她在浪姐節目中出現時,很多觀眾和明星姐姐們對她感到陌生。唯一在姐姐們中引起騷動的是服裝走廊裡,她的那套來自美院的畢設塑料褲子。'出道半生,歸來仍是素人'這是節目組邀請她的初始就給予她的定位,很尖銳但卻著實貼切。
朱婧汐在浪姐個人solo首秀中,演唱的是她自己的曲目《Cure》。身穿綠色塑服的她化身為AI,做著有限的幾個機械動作,嚴格來說,這並不是女團式的唱跳。在30個自帶話題與高光的姐姐中,她就是小透明一枚。她的鮮明獨立,跳脫於整個乘風破浪的氣質之外。
浪姐中,她貢獻的看點很少,除了必要的曝光,她幾乎很少顯露在人前和鏡頭之下。組團選曲環節,獲得17名的她先於張雨綺和王麗坤有優先選擇歌曲的權力。當杜華cue許飛,讓她從艾瑞巴蒂組中換出來時,朱婧汐在座位上躊躇,默默觀察了會兒,主動要求換到了隔壁的《beautiful love》。
事實上,她和張雨綺,王麗坤此前並沒有私交。她的換位剔除出了捨己為人,博好感的因素,那一刻,她坐立不安,直覺告訴她她應該換位。後來的結果告訴她,她從艾瑞巴蒂組換到《beautiful love》是正確的抉擇。艾瑞巴蒂組在一公上演前的訓練階段,內部一團混亂,各自為政,隊長丁當在那個吵鬧,缺乏主心骨的團體裡鬱悶到哭。
《beautiful love》是她並不擅長的情歌,第一次公演她就遭遇淘汰。輕輕地來,悄悄地走。除了同組的萬茜,她的離開並沒有在眾多姐姐們中掀起太大的浪花,留下的姐姐們焦頭爛額於下一場的公演比賽。
但事實上,她還是在浪姐中留下了她曾存在過的痕跡,只不過那些都游離於鏡頭之外。《beautiful love》是一首純Vocal,他們組需要用聲音直面其他5組熱烈恢弘的唱唱跳跳,在競技舞臺上他們未比賽就輸了優勢,甚至有可能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舞臺,這是組內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實'。
帶領這群焦慮的小姐姐穿透迷霧,尋找到方向的是朱婧汐的一句發問。「當30+的姐姐們在舞臺上唱情歌的時候,到底是在唱什麼?我們每個人心中的beautiful love 到底是什麼?我們能不能把最想說的心裡臺詞以一句話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上。
她的話迅速將組內的低氣壓驅散,整個團隊因為各自心中的「Beautiful love"而變得凝聚。朱婧汐給姐姐們分享各種舞臺,造型,妝面設計的創意參考。她甚至有一套自己設計的舞臺服裝,和這一次的舞臺很是契合,但因為暴雨的緣故,那套白色服裝並沒有送到長沙,她最終也沒有在舞臺上穿上那套服裝展現自己。
四公表演,她被安排去往鄉村為《新物種》進行聲音採樣。如果說此前她是刻意疏離鏡頭,這一次她的才華讓她無可逃遁。她採集了小朋友敲鋼管的聲音,和《新物種》的曲風高度契合,最後《新物種》炸裂的舞臺拿到了第一名。就算在場外,她依然不是被動的,她積極主動參與,以一個舞臺製作人的視角來融合外圍的聲音元素,此刻,才了解到,這是一個為創造而生的人。
流量將她再一次送返舞臺,一首她改編的與也非門樂隊的《對手》,讓她在個人solo舞臺中發光發熱,雖然最後並沒有復活成功,但她已經逐漸被人看到。微博粉絲因為浪姐這檔節目上漲到180萬,並且貢獻了一個熱搜榜,她再也不是一個半素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她,以及她的歌。
2
朱婧汐的身份不是一個純歌手,歌手太多了,但在音樂圈,真正有才華並且懂得創作的歌手實在寥寥。她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號,鹿晗的御用作詞人。
《勳章》這首歌就是她的詞,其中觸動人心的一句,'是誰說偉大才值得被歌頌,乘風破浪後也不一定會成功,生命只能向前,堅定信念的人都是英雄'。
其實這首歌何嘗不是她自己的真實寫照。16歲她就在父母的支持下出了第一張專輯,製作人是著名獨立製作人左小祖咒。憑藉著這張EP,她順利拿到了經紀公司的籤約。此後,在經紀公司的五年,她異常叛逆,她並不認同經紀公司給她規劃的清純玉女路線,經常和公司叫板,五年內只出了一張專輯。
合約到期後,她選擇了去學習創作。兩年時間,她只幹了一件事,花巨多的錢飛往世界各地看音樂節,看演唱會,看各式各樣的秀,總數達500場之多。
沿著這個脈絡,她去到地下的club,擼青年文化,並且觸摸到了先鋒的狀態。由先鋒而演化到潮流,再到大眾文化,就此消失生命力,這是每一種文化生命裡程的必經之路,但她願意一直去觀察那些'地下'的文化,在她認為,那是一種野生生命力。
去年,她開始嘗試賽博朋克風格,這是一種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具哲學啟示的科幻概念。核心詞彙就是,高科技,低生活。
朱婧汐曾用一句話概括的很完整:「作為人類的我,已經麻木的,忽視的,那些珍貴,柔軟的東西,我想借賽博格Akini Jing的眼睛,再看回來。」
其實這種風格的終極價值和指向也無非是關注當下,向外看的同時向內看,追尋愛。
這個過程也是她積澱,思考,升華的過程。
初看她只覺得她的賽博朋克造型風格怪異,但細觀察她之後,會發現,32歲的她看起來有一份有別於同齡人的沉穩,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都構建得異常完整,強大而獨特。
《即刻電音》裡,她和製作人合作了一系列的音樂。電子迷幻的風格,再加上她獨特的聲音仿佛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當她初遇到電子樂的時候,她承認有一種混合著衝動和虛榮的雙重情緒存在,但當在音樂之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她漸漸開始拋卻淺層的情緒衝動來創作。
「去年,我開始嘗試賽博朋克風格,除了對這種文化和美學有興趣之外,更多的是思想層面。我想如果我是一個賽博格,可能我這一生的目標是去體驗一次憤怒,體驗一次傷心。這些是情緒,但也是一種感受力。
我逐漸理解,之前是陷入情緒之中去表達情緒,現在可以抽離了情緒去表達情緒。人人都想逃離自己的生活,也許只有賽博格,才真正的成為人,珍惜那些作為人,已經麻木的,甚至不屑一顧的感受力。」
她的才華並不是浮現於表面,那是一種對生命終極意義探索的旨趣。這是浪姐之外的真實的朱婧汐,其實當初她之所以被邀請來到這個熙攘的名利場,導演夢知團隊的出發點是她是創作型才女。
他們想看到的是朱婧汐帶來的新鮮元素Y2K文化,如何能讓這一群30+的小姐姐顛覆傳統的女團,從而煥發出新的活力。但隨著一公結束,朱婧汐並沒能在節目中更多地展現她自己,以及她所推崇的亞文化。
3
朱婧汐初來到浪姐,始終帶著一種審視和觀察的眼光。她是個憑直覺行動的人,這點從她主動從艾瑞巴蒂組換出就能了解到。她是目前我看到的第一個拋開外界的禁錮,願意去看到'他人'的人。
萬茜是她在浪姐中第一個主動靠近的人,她在微博中提到最多的姐姐是萬茜。並不是因為大家都喜歡萬茜,她也跟風,而是因為萬茜是那個能夠穿透表面看到她內在的姐姐。
萬茜曾在真心話環節中給了朱婧汐很長的評價和描述,'她是個冷靜的姑娘,且善於思考。' 這的確是她的本質。她不關注名,也並不在乎利,她只是跟隨內心做著自己熱愛的事。
細細翻看她的早期微博,雖然不紅,但並沒有看到她怨天尤人似的懷才難遇,她反而以一種平靜,好奇的心態度過每一天。一隻海裡漂浮的拖鞋,一個光頭的男人吃著麵條配紅酒,異域的一場地下party……這些都足以令她深思和激動。
我終於更理解了她,她對賽博格這類亞文化是發自心底的熱愛。這並不是一種圈地自萌的方式,也不是因無法在主流文化拔得頭籌的小規模避難。
在她那裡,人生就是愛,體驗,探索,創造。真的是以快樂為人生最大追求的人啊!
參加浪姐,她的心態逐漸發生變化。雖然並不是那麼在乎名利,也不在乎多一次展現的舞臺,但當她的復活票數卡在七八位徘徊時,她的心還是懸到了嗓子眼。
她在微博上說,想要再回去跳一支舞,網絡上的粉絲最終讓她卡位復活。她並不是被浪姐裡激烈的比賽氣氛感染,初心不變,依然是一個躲在暗處觀察的弱小人類AI。
最終在浪姐的舞臺上,她還是做了她最終想要呈現的Y2K舞蹈。身穿機器人服裝,在一張跳舞毯上完成了機械化的舞蹈,整個的舞臺設計,服裝造型全部是她的主張,這是她的初心,也包含了她最終想要在這個舞臺上向大眾表達的全部哲學意味。
果然一個內心有信仰的人,總能夠心想事成。
我還很欣賞她的一點是,她勇於打破禁錮和拓寬自己的邊界。因為浪姐,她收穫了關注度和更多的賺錢機會這類紅利。
但她並沒有固守於以往的經驗而對世俗的一切抗拒,與名利保持距離以自證自身的清高,坦然而上,正視她目前作為獨立音樂人的尷尬現狀。
她沒有宣傳和商務,她就自己學著去對接,對她而言,這是參加完浪姐之後,她的人生新命題,人生沒有絕對必須遵守的規則,不就是一段一段的不同體驗?
人心都是古典的。一個通透的人,能夠承認和正視自己的欲望,欲望是那種憑藉努力可能能夠夠到的東西。朱婧汐沒有欲望嗎?
並不是的,她當然有欲望,每個人都想要錢多,住大房子,財務完全自由,她也如此。可是對於一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早已建構得完整而獨特的人而言,欲望就像那層浮在表面的油,欲望的底下是終極的夢想所在,就像她在做的賽博格文化探索。
她有自己認同的一套人生哲學,但又不被會被表面的形式禁錮。「漂亮多無聊啊!」「不輕易定義別人,也不輕易被別人定義!」
大多數時候,人生都很孤獨,但最終,每個人都需要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