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西愛寫作
說起網紅教授,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那個能夠把古詩詞講得繪聲繪色的有趣老頭——戴建業。
然而,今天翠西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更加受歡迎的網紅教授。
他不但有趣,而且言辭犀利、狂放不羈;
他的每一場演講,幾乎場場爆滿;
他不僅曾經是浙江大學的黨委副書記,還曾擔任過4年的貴州大學校長,為學校籌到55億元的支助;
他還是全國知名的化學教授,在高分子化學領域享有非常高的盛名……
他,就是現任太原理工大學的網紅教授鄭強。他又因為喜歡說真話,一度被粉絲們尊稱為「敢言教授」。
中國孩子為什麼拿不到諾貝爾獎?
最近,他在2020年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演講時的一番靈魂拷問,再次引起了熱議。
在演講中,鄭教授說:「中國的985大學沒有一個對標日本大學,都去對標美國大學。我特別好奇為什麼我們會瞧不起周邊的國家,我們有什麼資格驕傲呢?對比日本,人家的帝都大學,已經拿到了9塊諾貝爾獎!」
接著,鄭教授又一針見血地分析了日本教育,能夠創造出這麼多輝煌成績的秘訣:
「日本的孩子在18歲之前,都是盡情地瘋玩,等到18歲時他們已經玩夠了,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而我國的孩子恰恰相反,在18歲之前,他們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等成年後,則開始報復性地瘋玩,壓根無法靜心去專心搞研究。」
這也是鄭教授一直以來秉持的觀點:中國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搞死在起跑線上了。
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不難發現絕大部分孩子的時間都被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佔用了。
更可怕的是,有些媽媽竟然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十來個培訓班。這些可憐的小傢伙幾乎沒有玩樂的時間,每天放學後以及周末的時間,不是在外面上課,就是在去上課的路上。
在鄭教授看來,如此超前教學和超前灌輸知識,會嚴重挫傷孩子們的探索欲和學習動力。
孩子的培養就像萬米長跑,是一場長時間的耐力賽。我們比的不是短時間內的成果,而是要看誰能夠跑得久、跑得遠,誰才能夠笑到最後。
鄭教授不但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就是用這樣的教育理念把兩個兒子撫養成才。
他的兩個兒子從小就特別調皮搗蛋,但鄭教授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他沒有過多地去束縛孩子的天性,而是放手任由他們盡情玩耍,孩子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只要保證安全即可。
結果兩個孩子成為了學校裡成功的教育典範,一度被學校老師作為引導孩子的榜樣。
眾所周知,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個人的內在驅動力非常重要。
只有當你保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意願去做這件事情時,你才能夠極度的專注和熱愛。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夠在某個領域進行深挖,直到有所收穫。
最受學生喜愛的教授
在這次亞洲教育年會上,鄭教授依然延續了他那言辭犀利、狂放不羈的演講風格。短短15分鐘裡,一度引起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歡呼。
很多人在聽過鄭教授的演講後,都會被他立刻圈粉。因為他說的話淺顯易懂,卻又一針見血。
針對當下的教育,鄭教授總是能夠語出驚人,在扎心的同時還能引起很多學子們的共鳴。
鄭教授曾說:
「教育的本質不是謀生,而是喚起興趣,鼓舞精神,靠教育來謀生和發達也是可以的,卻被我們過度重視了。」「大學生畢業難找工作,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學生想享受的工作,找不到艱苦的工作,學生又不願意去做。」「真正完美的人生是內心教育的,根本不是教孩子賺大錢過好日子,他們有完美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比他們考試多少分,取得什麼學位都要重要。」
……
鄭教授不僅能夠把話說到學生們的心坎裡,還特別懂得關心學生的內在世界。
有一次,他看見系裡一個成績超好的女同學,一天到晚沒有笑臉,鄭教授說自己很痛心。
於是他便去找女同學聊天,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你這是在用青春換榮譽、爭光懷,你今後的心靈是要受傷的。
接著他又勸女同學:不要太看重明年從第1名掉到第2名,或者從第2名掉到第3名,這些都不重要。
聽完這個故事,不知道你是否會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奇葩的教授?畢竟很多老師都很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時刻保持名列前茅,在領域內作出優異的成績。
而鄭教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更加關心學生的內在世界。因為他覺得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的幸福感更加重要。
當然這並不代表鄭教授不看重學習,相反他在自己搞科學研究的時候極其忘我。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詢問一位研究生:你是否願意一直做鄭教授的學生?
這名男生一邊點頭,一邊忍不住哽咽著說:「那肯定的!鄭教授實在太忙了,他幾乎每天都沒有停歇的時間,他一日三餐總是吃方便麵,我希望他能夠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
除此之外,鄭教授還是個特別剛正不阿的漢子。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他總是忍不住懟天懟地。
有一次,他騎著單車,看到校園馬路上有一輛汽車在逆行,便立刻把單車擋在汽車面前,指著車裡的司機一頓教訓。
司機下車後,豪橫地嚷道:「你在幹嘛?這可是領導的車!」
鄭教授才不管他是誰的車呢,指著司機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浙江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鄭強……」
結果車裡的領導聽到這句話後,趕忙拉著司機,來到鄭教授面前便是一頓賠禮道歉。
還有一次,一名學生去考鄭教授的研究生,家長忍不住動起了歪心思給他送錢。結果鄭教授立刻把門打開,然後對著一群人,把人家給訓了一頓。
作為一個性情中人,鄭教授特別看不慣這些歪風邪氣。在他的理念中,搞學術就要規規矩矩地搞,不要動那麼多小心思。
如此心思細膩、正直大義、幽默風趣的教授,怎能不受學生歡迎了呢?
說實話,在當下,我們太缺少像鄭教授這樣敢說真話的教育者了。
因此,鄭教授一度被稱為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甚至有學生說他是「中國當代的魯迅」。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評論,鄭教授始終保持初心,用幽默風趣、情懷大義、犀利言語和狂放不羈,收割了無數學子和家長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