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胗上的膜也是一味藥?可以治療積食嘔吐等疾病

2020-12-23 瀟湘晨報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雞胗肯定很多人都吃過,爆炒雞胗、糟滷雞胗、醬燜雞胗、烤雞胗都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雞胗其實是雞的沙囊,可以說是雞的一種胃,其體大且肉質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由於雞沒有牙齒,所以常常吞食砂礫儲存在沙囊內,利用沙囊的皺褶和發達的肌肉來磨碎食物進行消化。我們在處理雞胗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一層膜,一般都會丟棄。不要小瞧這層黃黃的膜,它其實是一味中藥——雞體內的黃金「雞內金」。因為藥用效果極佳,所以用「金」字冠名。

雞內金為雉科動物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乾燥沙囊內壁。殺雞後,取出雞肫(也就是雞胗),立即剝下內壁(黃色的一層膜)、洗淨、乾燥。雞內金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丹雄雞項下,目前被《中國藥典》所收載,生用、炒用、或醋炙用。

功效主治

雞內金性平,味甘,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之功效。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對於飲食積滯、小兒疳積,雞內金消食化積作用較強,又能健運脾胃,可用於米麵薯芋乳肉等各種食積證。輕者,單味藥研末服用即有效;重者,常與山楂、麥芽等同用。治療小兒脾虛疳積時,常配白朮、山藥、使君子等;對於遺尿遺精,能澀精止遺。治療腎虛遺精,可用雞內金炒焦研末,溫酒送服;結石癥瘕,雞內金有化堅消石通淋之功,常用於治療沙淋石淋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結石證。

民國名醫張錫純是運用雞內金治病的高手,在張錫純的眼裡,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分享一個張錫純運用雞內金治病的故事。史仲壎,40歲左右,腹中有積,久治而不愈,便請張錫純來診治。張錫純發現患者左協處有一個直徑三寸的積塊,摸上去很硬,時常疼痛,且呃逆氣短,納少,脈沉弦。 於是張老開方,用雞內金三兩、柴胡一兩,研末,每天服用三次,一次用一錢半。經過張老的治療,患者十天後就痊癒了。張錫純所撰寫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還記載好幾例用雞內金治病的病案。

營養成分與現代藥理

雞內金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多糖、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作為重要的消食化積藥,蛋白質是其主要的營養成分之一。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雞內金具有調節胃腸運動、調節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降低血糖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抑制肌瘤生長等藥理作用。

藥師提醒

雞內金煎湯內服,3~9g;研末內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生貼。雞內金粉碎使用效果好。

脾虛無滯者慎用。因為雞內金化堅消食的力量比較強,如果只是脾虛,而沒有有形的積食存在,一定要慎重使用。

剛從雞胗上取下來的雞內金,藥用效果是不好的,藥用的雞內金必須經過炮製才能發揮藥用功效,一般從醫院藥房或藥店買來的雞內金都是炮製好的。

註:本文中提到的中藥與方劑均需在醫生辯證論治後按需使用,不可擅自調配服用。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藥劑科中藥師張葉琪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醫療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積食到底是不是一種病? 積食在醫學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中醫理論中,「積食」指的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主要症候為不易消化、易吐、納差、納呆,中醫對這個症狀的辯證治療主要是健脾調胃,消食導滯。     而現代醫學中是沒有「積食」這個概念的,但對應積食的症狀表現,其實大致是與3種消化系統疾病類似。
  • 真正「消積食物」公布,山藥不在其中,娃若愛食,積食少來擾
    3.積食的孩子通常都會免疫力下降,除了會經常感冒發燒以外,還有可能會帶來支氣管炎、肺炎等難以處理的疾病。兒童積食怎麼辦?可以從日常飲食著手進行調理。真正「消積食物」公布,孩子愛吃,積食不擾1.柳果,柳果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對於消食化滯,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的輔助治療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關鍵是柳果口味微酸,而且屬於水果,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對孩子沒有什麼壞處。
  • 貓嘔吐吃什麼藥
    家裡貓咪如果出現嘔吐的現象,寵物主人先不要想著吃什麼藥,應該先了解清楚貓咪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避免因為用錯藥傷害到貓咪的身體健康。寵物主人可以根據以下幾點可能的原因進行判斷,在採取相應對的措施,幫助貓咪減輕痛苦。
  • 積食不是「啞巴」,出現5個跡象,十有八九是積食來了
    其實這在中醫上有解釋,積食一來百病生,當孩子經常積食時,他就會經常生病。什麼是積食?積食我們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來說,就是積累的食物,那麼食物到底是積累到哪個地方了呢?我們通常所指的積食就是食物堆積在腸胃中,沒有被完全消化和吸收的食物,稱之為積食。
  • 寶寶嘔吐不要馬上餵水,這樣吃可清補氣血
    這時應該及時調整餵養方法,判斷是否是積食,併合理消食導滯,從根源上止嘔。除了積食嘔吐,寶寶嘔吐的原因還有很多。《醫學傳心錄》中稱:「嘔吐者胃氣逆而不下……或為寒氣所幹,或為暑氣所中,或忿怒氣逆,或酒食過傷,或蛔蟲作痛,或久病胃虛,或積痰瘀血,凡此皆能嘔吐。」可以這樣理解,與發燒類似,嘔吐也是身體自我調節的一種表現。主要原因,就是「過了」。
  • 太子金顆粒教你如何判斷小兒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
    小兒發燒是家長最棘手的事情,6歲之前的孩子一般家裡備上紅藥水,用於小孩發燒的緊急服用。但如果不找出小兒發燒的原因,對症治療,靠藥物降下去的燒很快可能再反覆。一般小孩發燒多是積食發燒或者感冒發燒,那麼如何正確分辨呢?
  • 脂肪肝吃什麼藥好 中藥治療脂肪肝有好處
    脂肪肝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對於很多人來說,患上脂肪肝的感覺是非常痛苦的。脂肪肝的治療必不可免,吃什麼藥可以輔助治療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脂肪肝吃什麼藥好、脂肪肝的治療偏方有哪些以及脂肪肝的症狀是什麼。脂肪肝吃什麼藥好1、山楂其性微溫味酸甘。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其「化飲食,消肉積……消滯血脹痛。」
  • 詩情畫意的蘆葦,也是一味好中藥
    其中的「葭」指的便是蘆葦,而這承載著詩情畫意的蘆葦,它的根也是一味中藥呢,被稱作蘆根。(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百草園「仁合懸湖」旁茂密的蘆葦)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根莖,生於低洼、湖邊、河邊溪流或潮溼地,春秋採挖,除去芽、鬚根及膜狀葉,洗淨切段曬乾。    蘆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
  • 一味藥組成了一個方,一個方揚名了一座城,都梁丸就是這樣的名方
    楊吉老回答道:「單單一味白芷而已」,因為這種藥出自都梁的名人之手,就叫它都梁丸吧。白芷以根入藥,色白,味香,芷為香草,因此白芷就是白色的香草。白芷不僅僅是一味中藥,同時也是一種香料,廚房經常用到白芷。過年的時候正是白芷大展身手的時機,有一年老爸拿著一味香料考我,「你知道這是什麼中藥嗎?」當然這難不倒我,但是我卻不知道老爸的用意,原來他是用來煮羊肉,果然消除了羊肉的羶味。
  • 四個應急豆豉方,寶寶寒熱積食都管用
    把淡豆豉說得像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藥一樣。這麼說也許略誇張,但完全能夠說明淡豆豉在醫家看來有多好用。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家中常備淡豆豉,能夠在孩子起病初期,對證配合不同性味的食藥材熬湯服用,「豆到病除」。黑豆製成的淡豆豉如何「包治表證」?
  • 中醫解讀小兒積食,常用這物泡水喝,趕跑積食,孩子長高個
    關於孩子的脾胃,有一個問題經常出現,就是小孩子特別容易積食,當然這也是小孩子的特點。那麼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孩子營養過剩或者吃得太多,超過了本身脾胃的工作運轉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漸漸地孩子脾胃功能就會受到損害,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積食,或者說食積。
  • 治療前列腺炎最好的藥有木有?花粉也是藥嗎?
    治療前列腺炎最好的藥有木有?花粉也是藥嗎?自從醫生說是前列腺炎之後,老李就開始吃各種保健品,可是似乎都沒啥效果,最近又開始喝上了中藥,說老中醫告訴他這是治療前列腺炎最好的藥。果真如此嗎?  要想知道治療前列腺炎最好的藥,得要先知道前列腺炎究竟是怎麼回事。  前列腺炎,顧名思義,就是前列腺發炎了從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狀。臨床上常將其分為四類。
  • 老人頭暈嘔吐吃什麼藥 中醫調理有良方
    、嘔吐很是難受,怎麼治療才能更有效?老年性眩暈患者需要做的是找對醫院和選對治療方式,才能更好的治療疾病。對於老年患者來說,很多是因為沒有選對治療方式,尤其是選擇見效快的西藥治療,本身就可能會出現藥物不良的反應造成噁心、嘔吐,加重眩暈症,建議是選擇中藥治療,更多的先進行調理老年人的脾胃,治療眩暈症的同時,可以進行全身性的健康調理。
  • 噁心嘔吐怎麼辦 中醫推薦4種治療方法
    噁心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女性朋友們噁心嘔吐,我們的第一反應也許是懷孕了,但是如果是男性噁心嘔吐,也許就是胃腸疾病了,那麼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怎麼辦呢?中醫認為噁心嘔吐可能是食物中毒導致的或者食物在胃裡不能消化,是胃本身形成自我一種自我保護狀態。那麼中醫如何辯證治療噁心嘔吐的呢?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寶寶短時間內吃太多的東西,很容易造成積食,積食是我國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積食通常表現為:寶寶在某一段時間裡,突然暴飲暴食,一旦脾胃的承受能力不足,就會降低寶寶的食慾,從而使胃口變差,拒絕進食。長期出現嚴重的積食,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父母平時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知道寶寶積食都會出現哪一些症狀,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寶寶消食化積。
  • 穴位和疾病可以一一對應的嗎?有沒有治療某個病的特定穴?
    針灸治療最基礎的元素就是穴位,穴位是經絡體系中的關鍵點,針灸治療發揮治療效果除了與針刺手法相關外,還與選用的穴位密切相關。我們知道,針刺手法不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那麼穴位是不是呢?穴位和疾病是一一對應的嗎?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之前,先得弄清楚針灸治療取穴的依據。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又過了一會兒,紅霞對孟婷說:「從症狀上看,您孩子這次是小兒積食引起的發燒」孟婷詫異的問道:「不會吧?紅霞店長,我孩子每次吃這麼點,怎麼還積食了呢?」家長應先帶患兒到正規醫院兒科進行檢查,排除那些可以導致小兒積食的原因,如餵養方式不當、營養不良等原因。找到發病原因可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目前,兒科一般採用口服中藥,結合穴位敷貼等外治法。但是孩子年齡偏小,小兒生病後存在餵藥難、打針難的問題。
  • 腹痛腹脹睡不好,按摩這7個穴位,讓您輕鬆化解積食
    平素吃得多,消化不及時,下一頓就又開始了,就會造成積食;一頓吃得多,短時間內消化不了造成積食;突然開始暴飲暴食,進食量超過平時消化功能上限,必然會引起積食;飲食不定,比如前一天只吃一頓,第二天連吃多頓,這種情況也是很容易積食的。在出現積食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來儘快減輕積食症狀呢?
  • 它是脾胃的「清潔工」,孩子隔三差五喝,清理積食便秘,愛長個
    孩子脾常不足,飲食上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毛病,非常傷害脾胃,影響孩子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這不,隨著臨近秋分,氣溫也慢慢下降,雖然孩子胃口好了不少,但是晚上睡覺不踏實、愛踢被子,卻折騰的家長苦不堪言。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表現,很可能說明已經積食了。
  • 為治療腦部疾病而開發的納米粒子給藥系統
    在創傷性腦損傷(TBI)小鼠模型中,他們觀察到,這種給藥系統在大腦中的累積量是傳統方式的三倍,而且具有治療效果,這為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打開了可能性。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