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中國人民銀行主導開發的數字貨幣DC/EP在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內部測試的消息再次引發大家對數字貨幣的討論與關注。數字貨幣的時代真的要來了嗎?數字貨幣會跟我們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哪些影響與變化?正成為關注區塊鏈技術人士熱議的話題。
DC/EP全稱「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與現在我們手裡持有的紙幣功能屬性基本一致。而從這次農行內測錢包截圖功能可以看到,對於我們普通民眾而言,DC/EP會讓支付變得更加安全便捷。而其中一個最為亮眼的功能是,即使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可完成無網支付,解決了網絡環境不好或根本就沒有網絡時無法支付帶來的不便。DC/EP正式推出後,人們完全不需要攜帶現金就可在全球各個角落通過碰一碰這個功能,把個人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直接轉到對方手機錢包裡,適用於各種環境下取代紙幣進行支付交易。
區塊鏈具有顯著的去中心化特徵,而法幣卻必須由央行這一中心化組織發行,兩者之間看似相互矛盾,那麼發行數字貨幣DC/EP的重要意義在哪呢?
在現實世界中,各國法幣由各國家自主發行,在發行階段無疑是中心化的。但與大眾認識不同,法幣(紙幣)是典型的去中心化流通。而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微信支付跟支付寶等電子支付則是通過阿里或騰訊這些中心化組織的系統才能完成支付,其支付能力完全依賴於其中心化組織背後的記帳系統。而即將推出的數字貨幣DC/EP採用區塊鏈技術,其流程通過復刻現實世界中紙幣去中心化流通方式,交易雙方只需自己的DC/EP錢包就可點到點完成支付,無需第三方參與就可完成彼此之間的資金劃轉。
數字貨幣為什麼一定要用區塊鏈技術呢?回到現實世界,我們手裡的紙幣在使用過程中一張錢可以花兩遍嗎?顯然不能。但信息網際網路世界不太一樣,現實世界的紙幣自然不能上傳到虛擬空間的網絡世界來使用,當我們把錢存入銀行後,銀行操作人員會把我們存入的紙幣以阿拉伯數字形式記錄保存中心化組織實時變更的系統資料庫裡。而這些數據隨著網上支付或轉帳後對應資金的增減,依靠系統隨時執行修改與增減變更到相應操作。如果是網上跨行支付,就會涉及到兩家銀行之間業務往來,雙方也需要通過第三方清結算組織確認雙方彼此的業務往來帳目,而不會不加驗證就照單全收對方傳來的支付數據。在信息網際網路中,無論銀行、還是支付公司,其系統中記錄的只是單純的數字,因其可隨時執行增刪改的操作,一旦脫離記錄這些數字的平臺,就會變成毫無價值的一堆數字。比如我們創建的文檔,不僅文檔內容,就連創建日期也可以隨意修改,既可以設立成2年前,也可以隨時修改為自己想設定的任何時間段。如果該文檔恰巧是一份重要契約,誰又能保證下次調出時,保存在電腦或網絡間的該契約內容沒被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修改過呢?現實中我們通常需要找一個持中立立場的中介來見證擔保雙方履行契約。反應在信息網際網路世界便催生了一個個迅速崛起的網絡中介平臺。
區塊鏈創造性的把「時序」引入到虛擬網絡空間,讓網絡空間裡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每次的交換與流轉都必須打上不可逆轉的時間標籤。像現實世界物品權屬交割按照需要按照所擁有權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有序流轉一樣,區塊鏈上數據的傳輸流轉也會受到有序「時間」的約束。當鏈上數據發生變化時,更改後的數據會被記錄在下一個時間單位裡。區塊鏈正是因為有了時間戳的概念,把「時間」這個維度引入到鏈上,讓信息網際網路虛擬空間的無序數據,轉變成有一個有明確流轉時序記錄的秩序網絡空間。完美的解決了信息網絡中價值流動存在難以按照擁有數據的先後時間順序確定權屬的問題,當價值可以在網絡間自由流轉,用區塊鏈技術可信數據背書的貨幣數字憑證才會表現為真正意義上數字貨幣。
貨幣數位化的本質是貨幣價值的可信數位化,那麼除了貨幣之外,現實世界中的各種價值事物,同樣也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表達成為可以在任意兩個主體之間自由流轉交換的可信數據(可信數字憑證)。而在區塊鏈技術誕生之前,各種價值事物的所有權轉讓只能藉助類似現貨或期貨交易所,這麼一個中心化的封閉系統內進行交易。當數字貨幣DCEP推出後,必然會推動包括商品、服務在內到各種資產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可信數位化表達。被區塊鏈技術數位化表達後的各種價值事物在網上交易交割,可以不必再受中心化交易所的束縛,直接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買賣雙方隨時隨地自由交易兌換,高效流轉,從而催生真正意義上的數字經濟的繁榮。屆時,現實世界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本真樣態,會復刻在數字貨幣DC/EP與各種數字憑證之間的直接交易上。在此基礎上,還會自然而然衍生數字經濟供應鏈金融各種創新,推動我國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新時代。
除了大家普遍了解的數字貨幣支付更安全便捷特徵,以及可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擺脫美元控制,提升人民幣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話語權等好處外,DC/EP在促進政府政務陽光工程方面也會大有可為。透明是防止財政資金被濫用的最有效手段,無論是扶貧資金、教育經費還是關乎民生的水利建設等資金的使用,一直以來都是某些幹部眼裡的「唐僧肉」。雁過拔毛、層層截流、挪作他用,甚至貪汙受賄現象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政府各項民生資金的正確使用,損害了政府形象。而區塊鏈加持的數字貨幣在流通過程具備天然公開透明、不可偽造篡改的特性。每筆資金的使用與流轉,可以置於群眾監督與相關部門監管之下,有效避免專項資金被截流挪用。
冠狀病毒襲擊全球,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各國先後出臺經濟刺激方案避免本國經濟衰退,其中不少政府採取發放購物券等方式刺激消費拯救本國經濟。但消費券的發放無論是印製費、投放流轉費用,還是防偽成本,以及如何防範不被中途截流私吞,都會加大購物券發放成本開支。而藉助數字貨幣消費券發放形式,無論是在防偽、節約印製流轉費用、人工成本,還是在被冒領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潛在優勢。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執行難難於攀蜀道」。過去,一直面臨各類司法判決執行難的問題。對於有錢不還,拒不履行義務的「老賴」,權利人不得不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不僅大量消耗佔用我們有限的司法公共資源,還讓申請人大量投入無休無止時間精力跟資金成本。作為社會問題,執行難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有效遏制辦法。當貨幣跟現實世界的各種資產實現數位化後。藉助智能合約通過司法強制力,把被執行人的收入來源與數字錢包綁定,各種賠償補償金均可按照合約自動執行,不僅可以限定被執行人個人資產隨意轉出,還可以從被執行人數字錢包把補償款或罰金直接劃轉到權利人的錢包。從而可以全面降低司法強制執行成本。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藉助智能合約,可按照自己實際使用量繳納各種水電燃氣費等,以流式支付方式實現DC/EP自動劃轉,而不再是不先行預購就不提供服務的霸王條款模式。屆時,各種更多全新的應用場景還會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目前難以想像的改變。
據有關報導,5月份後,蘇州市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藉助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工資的工作人員,其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會以DC/EP的形式進行發放。
看來期待已久的數字貨幣DC/EP很快就能與我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