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羽球為球友提供及時、實用的信息服務,致力於成為羽毛球文化的傳播者,歡迎關注、留言或投稿
(來源:網絡)
戴資穎
1994年6月20日出生,父親戴楠凱是消防員,身兼高雄市羽毛球委員會總幹事,閒時最愛打羽毛球,在耳濡目染下,戴資穎在高雄市前鎮區民權國小三年級時開始練習羽毛球,而且越打越好,小學六年級就打遍高雄無敵手,並在臺灣省羽毛球排名賽乙組奪冠,取得甲組參賽資格,成為臺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耳濡目染,從小力大過人
戴資穎從襁褓時就和父母同睡,每到周末,天還沒亮,喜歡打羽毛球的父母動身去鹽埕活動中心打球。戴資穎才一歲多,喊著她也要跟,不過因為實在太早了,最後她都睡倒在父親的大型球袋上。但每一次入夢,耳邊都是羽球在空中飛翔的咻咻聲。
戴資穎從小就力大過人。念幼稚園時,全班只有她爬單槓的時候可以從頭抓到最後,連小男生也比不上。愛玩的她只穿褲子上學,一度讓老師擔心性傾向,建議媽媽叫戴資穎穿裙子上學,結果才一天,她回家哭喪著臉哀求,想穿回褲子,不然玩溜滑梯屁股很痛。教練賴建誠說,因為戴資穎力氣夠大,也彌補她與世界好手身高相差十公分的劣勢。其他地方媒體分析戴資穎的球風,則側重她完美的反手拍,「她的假動作令人驚嘆。」
平民球後 鄰家女孩
2015年5月,蘇迪曼杯比賽期間,當現場採訪的女記者隨口說戴資穎的發箍很好看的時候,戴資穎萌笑道:「我在家裡買的,你要不要,我送給你呀。」
完全就是個淳樸善良的鄰家女孩嘛。 當戴資穎成為羽毛球女單世界第一後,了解她的人不得不感慨一個:「平民球後」。
戴資穎全家都愛打羽毛球,父母每個周末都會騎摩託車去附近球館打球,戴資穎經常跟他們一起去。球館裡都是業餘球友,自然是打不過戴資穎。因為水平相差太大了,戴資穎就用反手跟他們打,玩得也很高興,常常笑得東倒西歪。不過她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假動作、怪球風就是在「野球館」、不正規的比賽中練出來的。
這就是平民球後戴資穎與眾不同之處,她完全沒有球後的架子,甚至沒有專業運動員的優越感,她站在你面前,你看到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家女孩。
戴資穎的媽媽說:「每次出外比賽,出發的前一晚,她整理行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把抱枕放進行李。」你看,她哪像什麼球後啊,明明還是個帶點兒幼稚的小女孩嘛!
謙恭若虛 平和不驕
平民球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謙虛。連贏兩次奧運冠軍後,她謙虛表示這並不意味著自己的實力在對手之上:「大家都會有狀態好和不好的時候,我贏了這次也不代表下一次能贏。」對於登上世界第一,她也只是淡然地說:「沒什麼特別感覺,只是以後個人介紹履歷上比較好看而已。」「能當一周以上的球後,我就很滿足了。」
關於我們:
天下羽球,是由北京華人天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發起,一群羽毛球愛好者、教練、穿線師、攝像師、醫生共同打造的羽毛球類公眾號,有多位國家隊教練和隊員擔任顧問。天下羽球涉及大賽點評、業餘賽事、技術分析、球友(星)之聲、穿線研究、教育培訓、運動保健等領域,為廣大球友提供及時、專業、實用的信息服務,致力於成為羽毛球文化的傳播者。
投稿信箱:tianxiayuqi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