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判官
這段時間最紅的,不是三金大滿貫周冬雨,而是「劉閨女」劉浩存,不過她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謀女郎。
「謀女郎」作為一個特有名詞,幾乎可以說伴隨著中國當代電影史,書寫了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電影銀幕符號傳奇。
她們最早是誰?又是怎麼被選出來的?經歷了哪些美麗與哀愁?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關係?這個稱號是否會一直延續下去?
在那個還沒有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的年代,作為「謀女郎」或者「某女郎」橫空出世,是娛樂圈新人的捷徑之一。
那些年,新人演員多半還需要老老實實地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待滿四年,然後在製片廠等待著分角色,從一部又一部影視劇中的小配角逐步爬到主角的位置,再有一點點機率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而但凡你幸運地被張藝謀選中,成為謀女郎,那你就會一夜間成為整個中國普通老百姓嘴裡念叨著的名字,從此星途坦蕩,至少是個名人了。
一炮而紅,這是所有「謀女郎「的期待,也是所有人對」謀女郎「的期待。
然而細數所有的「謀女郎「,卻發現還真不是所有人都藝途長虹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並不是出現在張藝謀電影裡的女演員就一定是「謀女郎「了。
第一,你必須是張藝謀專門為這部電影挑出來的純新人,之前已經有了豐富表演經歷和一定名氣的不算,比如《三槍拍案驚奇》中的閆妮,比如《長城》中的景甜。
兩位美女的顏值低谷
第二,你必須是張藝謀這部電影中的核心角色,不是在鏡頭前一晃而過或者沒幾場戲就算「謀女郎」了,比如如今已位列《如懿傳》令懿皇貴妃魏嬿婉的李純,她在《金陵十三釵》《歸來》中都有份出鏡。
《歸來》裡搶了丹丹角色的女孩
但他卻絕對不能和同在「翠禧樓」上班的「玉墨」倪妮、不能和在「文工團」被自己靠出身問題壓了一頭的張慧雯同列在「謀女郎」的光榮榜上。
那再去翻張藝謀的作品時,我們就能很明確地了解到哪些是藝謀pick的正牌「謀女郎」了:
《紅高粱》鞏俐
《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
《活著》劉天池,演的是成年鳳霞
《我的父親母親》章子怡
《幸福時光》董潔
《滿城盡帶黃金甲》李曼
《山楂樹之戀》周冬雨
《金陵十三釵》倪妮、張歆怡
《歸來》張慧雯
《一秒鐘》劉浩存
發現沒有,除了魏敏芝,這些謀女郎都長得有點相似,飽滿的小臉,五官精緻,笑起來賊清純賊靈氣,甭管男的女的,看了都覺得心情舒暢,如浴春風。
從初代「謀女郎」鞏俐再到如今已然在熱搜上被扒了個底兒掉的最新款劉浩存,任誰都得讚嘆老謀子作為國師級攝影師還是慧眼如炬,他所看中的女演員,除了為角色特別定製的魏敏芝外,大部分都曾在影視圈混得風生水起。
鞏俐、章子怡自不必說,一個已然是在世界影史獨佔一頁的「鞏皇」,一個雖然在大獎運上差口氣,但也是「章娘娘」級的地位不可撼動。
劉天池雖然《活著》後沒再貢獻出什麼優秀的影視角色,但憑著影視圈桃李滿天下,再兼這些年靠綜藝節目宣傳,也有了自己的藝術教育界地位。
天池老師的老公是祖峰
而周冬雨,曾經的小黃鴨,在經過數年打磨後,如今已然貴為華語圈唯三的三金影后了。倪妮即便再無「玉墨「搬在銀幕上風華絕代,但是在戀情八卦熱搜上、雜誌封面上、D秀場上、G廣告上依然是最具魅力的女明星之一。
張慧雯、張歆怡雖然沉寂些許,但作為非主角出身的「謀女郎」,也至少有一些讓人有記憶點的角色。
林奚這個角色為張慧雯吸了不少粉
你們知道張歆怡還演了《少年的你》嗎?
到這裡,大家肯定很好奇謀女郎是怎麼選出來的。
大多數「謀女郎」的試戲經歷其實相當傳統,鞏俐是副導演在中戲表演系挑演員時由導演系的李彤推薦的。在幾個學生中,大二的鞏俐和史可進入最終的備選,在進行了一系列小品試戲和試裝後確定了鞏俐。
一開始找的其實是史可
章子怡同樣是在中戲表演系學生的挑選裡被看中的,張慧雯、劉浩存則是在北京舞蹈學院的學生挑選中被看中的。
董潔相對複雜一些,《幸福時光》劇組曾組織過包括網絡報名的九大城市選秀,類似超女海選一樣報名過幾萬人,到最終剩下三名候選人,董潔最終被張藝謀看中。
除了張藝謀的特殊身份之外,大部分「謀女郎」從籍籍無名到巨星後備役,其實也跟普通的新人參與劇組試鏡是相似的流程。
魏敏芝在其中是最為特殊的,因為《一個都不能少》也是張藝謀電影中最為特殊的,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唯一一部全部選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講述有關貧困農村學校的故事。
魏敏芝是依靠「敢」成為主角的。
初選時,副導演問魏敏芝的姐姐會不會唱歌,魏敏芝的姐姐害怕,反而魏敏芝上前唱了歌,又跳了舞。
隨後,魏敏芝被不斷地帶到劇組駐地參與試戲,在成千上萬人中留下了她和另一個女孩。張藝謀讓她們到人群中大喊,另一個女孩不敢,而魏敏芝在人群中敢於放聲大喊,於是張藝謀決定讓這個本不在他審美區域的女孩躋身「謀女郎」的殿堂。
然而這部電影結束後,魏敏芝也並沒能走上藝術道路,張藝謀並不建議她走藝術道路,但她仍舊敢於嘗試了。雖然考取了地方大學的影視學院,也試著做了幾次導演,最終魏敏芝還是沒能在影視行業中闖出一方天地。
在眾多「謀女郎」的挑選過程中,最具傳奇性的就是周冬雨和倪妮被選拔的過程。
一方面,「靜秋」和「玉墨」作為當代文學史上很特別的知名角色在角色特性的把握上非同小可;另一方面,影片上映前的「飢餓營銷」在當年還特別新鮮。
周冬雨在電影預告發布前,只有兩張模糊不清的偷拍,張藝謀甚至在影片拍攝後將周冬雨和男主角竇驍送到國外以防被發現。
而倪妮在被曝光前的宣傳陣勢就更是跌宕起伏,先是出了包括「醜女無敵」李欣汝在內的四位女演員走露培訓照片的開除事件。
再是在國際雜誌上的劇照一點一點讓玉墨從背影轉到側面再轉到正面局部,直到公映宣傳前一周才正式放出正面劇照和姓名,賺足了關注度。
原因在於,當年還是張藝謀和張偉平的合作時代,二人的關係一直是電影界的傳奇。
張偉平負責為張藝謀排除電影創作以外所有的困難,包括製作、費用、宣傳等等,他的新畫面電影公司完全是為了出品張藝謀電影而存在的,從1996年張藝謀停止與鞏俐合作後的《有話好好說》開始,直到2011年的《金陵十三釵》止,兩人合作了11部電影。
要知道張藝謀的靈魂繆斯鞏俐才不過出演了九部張藝謀的作品。
而張偉平則幾乎經歷了所有「謀女郎」的選拔與推廣過程,可以說,張藝謀的作品為她們提供了介紹給大眾的媒介,那麼呈現她們的平臺,則是張偉平搭好的。
周冬雨的挑選過程則相對來說簡單許多。首先,因為《山楂樹之戀》的籌備期與拍攝期都很短,並沒有像《金陵十三釵》這樣大規模地篩選與培訓,周冬雨是在南京藝考時被選角團隊挑中錄了一段視頻,然而初篩並沒有被張藝謀挑中。
我們都知道他看中的是誰啦!
負責選角的副導演又找到周冬雨拍了一段試戲視頻才被張藝謀從八千個候選人中篩了出來,又經歷過幾次面試後,才最終脫穎而出。
而選中後就立刻進組,邊拍邊學習如何在鏡頭前表演,新人的青澀感反而讓觀眾瞬間記住了周冬雨。
在這眾多女孩當中,「玉墨」是那個推廣過程最精彩的。
而有關於倪妮被選定的過程,則在眾多「謀女郎」的選拔過程中,最具有傳奇性。
彼時,張藝謀剛剛結束《山楂樹之戀》的全部工作,所有人都知道他籌備多年的根據嚴歌苓同名原著改編的、劍指奧斯卡外語片獎的、一部講述南京大屠殺背景下有關宗教、救贖、貞節道德觀的《金陵十三釵》終於要正式啟動了。
而當時這部電影的演員所引人注目的,就是張藝謀要選出來十四位「風塵女子」。
在選拔清純代名詞「靜秋」時,張偉平就打造出娛樂圈沒有絕對清純來為周冬雨造勢。
在選拔「趙玉墨」時,又搬出來了風塵比清純更難尋覓的論調來吊人胃口。
舊社會的「長三堂子」「書寓倌人」,向來是文人騷客們熱衷於吹捧的風雅典範,而秦淮河作為明末李香君、董小宛等著名人物的駐紮點,在這裡做事的女孩就更屬於行業標杆。
那麼《金陵十三釵》中所需要的這些女生,一方面外形條件要足夠有亮點,同時需要有標準地道的南京口音,而「玉墨」的扮演者需要跟好萊塢巨星克裡斯蒂安·貝爾搭戲,還需要能講一口能直接上好萊塢宣傳的流利英語。
而符合這一切標準的倪妮,當時並不是主動參與選拔的。
張藝謀當年的選角團隊,把南京各大院校以及初高中藝術班、各大藝術院校南京籍的學生,人口普查式地摸了個底兒掉,估計有近萬人參與了挑選,總共要挑選十四位風塵女子和十四位教堂女學生。
倪妮當年還是中傳南廣學院一名普通的高職播音生,人生理想是畢業後憑英語實力和出眾的氣質進個好公司當白領,然而班主任把電話號碼和資料交給了負責選角的副導演後,她的人生改變了。
倪妮的面試很簡單,跳了個舞,進行了幾句英文對話後,就結束了。
等她見到導演張藝謀時,張藝謀和團隊內心裡就已經決定她是未來的衝奧大片女主角了。
然而倪妮此時以為自己只是幸運地要在電影中出演一個小配角,她和眾多進入培訓階段的演員一樣並不知曉自己會被分配到什麼樣的角色。
《金陵十三釵》的培訓非常漫長,與其他劇組至多數月的培訓不同,《金陵十三釵》幾乎進行了一年多的培訓,除了給新人上基礎的表演課程以外,需要扮演風塵女子的女孩們還要進行老式南京話、走路模式、穿衣打扮、傳統曲藝、麻將等等諸多方面的沉浸式訓練,務必讓這些女孩從頭到腳化走入近百年前的秦淮河水裡。
直到給她們做了復古大波浪卷、裹上旗袍、抹上飛入鬢角的眉眼、欲滴的紅唇,倪妮才知道,她將要成為那個萬眾矚目的「謀女郎」了。
再進入更辛苦的拍攝階段,再到2011年底影片正式公映,此時距離她雀屏中選,已有三年的光景了。
然而,「玉墨」自此並沒有衝向國際,而是出道即巔峰。
在許多年後,「謀女郎」們經過起起伏伏,鞏俐仍高居華語女演員巔峰;章子怡在《藝伎回憶錄》奧提失利、醜聞頻出沉寂數年後依靠《一代宗師》翻身娘娘寶座,現在又成了育兒專家;
周冬雨雖然毀譽參半但好歹成了同年齡段女演員中演技獎項成就最好的一位;劉天池成了不錯的導師;李曼還在電視劇圈摸爬滾打;張歆怡考取了中戲導演系開始臺前幕後兩手抓;張慧雯則開始嘗試各種類型的角色,尋找符合自己的戲路。
而倪妮,雖然如今貴為票房毒藥和湖南衛視收視谷底,但是依舊氣質超群,即將通過《流金歲月》與劉詩詩展開人生新篇章。
而張藝謀,在經歷了這麼多位「謀女郎」和佳作與糟爛交織的作品後,寶刀不老仍舊為華語電影貢獻著新的力量。他在《一秒鐘》後的《懸崖之上》同樣與新晉「謀女郎」劉浩存合作,時刻為「謀女郎」故事的新篇章準備著。
每一位新的謀女郎誕生總會伴隨諸多質疑,諸如家世不凡、帶資進組等等。
劉浩存便被diss得體無完膚,很多人也批評她平平無奇,表演生硬,給前輩們提鞋都不配,見仁見智吧。
無法否認的是,在短視頻、流媒體網紅頻出的當下,「謀女郎」的神秘感與巨星時代一樣一去不返,無論是如今周冬雨的曲線翻身還是倪妮的女明星道路,對於新一代「謀女郎」或者是其他的「某女郎」來說,也已然不適用了。
不過我還是想說,華語電影圈再沒有比「謀女郎」更公開透明的選角了。
當下的選角,愛豆、星二代、富二代,已然充斥了銀幕螢屏小屏幕,我們很少再看到一個純粹的新人被瞬間推到全國觀眾的眼前,而關於選角,依靠人脈建立起來的關係網也常常讓人疑惑:怎麼是他,為什麼是她,他們根本不合適!
「謀女郎」縱有諸多的爭議,但至少是非常貼合角色的。
好的選角,既能讓作品本身增光添彩,也能讓演員依靠合適的角色立住腳跟。從87版《紅樓夢》的全國甄選所誕生的一堂金陵十二釵,再到李少紅版《紅樓夢》選秀之後關係戶充斥的一臺鬧劇,足以說明問題。
作為演員,如果你是一條大黃魚的料,就不要強行去做烤鴨。
無論是《金陵十三釵》還是「金陵十二釵」,一部戲你被選中只能讓你獲得一塊娛樂圈的敲門磚,踏實且完全公平的選角可遇不可求,觀眾也會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定你往後的路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一秒鐘」就消失無「影」。
設計/視覺:SaiBO XiaOsI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