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6日息,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維吾爾族老奶奶阿麗米罕·色依提(Almihan Seyiti)迎來自己的134歲生日。
阿麗米罕出生於1886年(光緒十二年)。她17歲時結婚,90歲時老伴去世。目前,阿麗米罕除了走路有點困難外,能聽能看,身體狀況很健康。
6月25日,村裡為阿麗米罕舉辦了生日慶典,她一生經歷了3個世紀,平時喜歡唱歌和彈奏樂器。
2013年,當阿麗米罕127歲時,她成為當時中國最長壽的人。阿麗米罕沒有申報金氏世界紀錄,但位於倫敦的「世界扛旗記錄」( Carrying the Flag World Records)和「中國大上海記錄」( Shanghai China Records)都認可阿麗米罕為「世界最長壽老人」。這也意味著,阿麗米罕比目前吉尼斯記錄認可的健在最長壽老人——日本的田中力子(Kana Tanaka)——還要年長27歲。田中力子在今年1月度過了自己117歲的生日。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目前有記載的壽命最長的人是法國女性讓娜·路易絲·卡爾芒(Jeanne Louise Calment),她於1997年去世,享年122歲零164 天。
阿麗米罕雖然未得到「吉尼斯認證」,但不妨礙她慶祝自己的生日,祝這位中國第一壽星生日快樂。
採訪阿麗米罕
4年前,記者對她進行過專門採訪。記者趕到老人家裡時,看到老人正和左鄰右舍前來送祝福的人高興地聊天,看到記者和住村幹部前來賀壽,老人高興的起身讓座,並請記者品嘗剛從自家地裡摘來的甜瓜。
「快吃吧,這以後就叫『長壽瓜』,要收費的,現在不要錢」,老人說完露出開心的笑容。村民阿布都克熱木•肉孜見記者不懂「雙語」,趕緊將老人的話翻譯出來,引起圍觀群眾的陣陣笑聲。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老人精神狀態還好,從今年初開始,老人起身要有子女在身邊照顧,主要擔心她摔倒。但是老人性格很倔強,不樂意別人攙扶,喜歡自食其力,過無拘無束的生活。她每天依舊坐在坑上休息或是躺著睡覺,夏天天氣炎熱時,老人最喜歡的還是喝自家小院的井水,但是老人喜歡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新鮮水,老人告訴子女這樣的水甘甜凜冽而且對腸胃好。老人的生活依舊保持著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生活簡單從不生悶氣,每天按時吃飯,不管身體再不舒服,也要下地活動鍛鍊身體,狀態好的時侯還可以坐在坑邊做點農活。即使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老人也保持著以前樸素的生活習慣,她最愛玉米糊糊、剛烤的熱饢、剛成熟的瓜果,老人偶爾會要求吃一次拉麵,但是不喜歡有肉,自從牙齒脫落後,最喜歡在拉麵裡放點土豆塊,好嚼好消化。
當問到老人的長壽秘決時,她開心的說,自己最大的秘決就是:性格好,不生氣,喜歡孩子,閒不下來,愛唱情歌,還愛跳舞。老人說,如果記者早點來,可以品嘗自家門前的桑葚。現在因為村裡道路改造,門前的桑葚樹被砍掉了,後來老樹發芽又長成參天大樹了,這些鄉村土特產有延年益壽的作用。聽村幹部說老人最近編織過蓆子,記者想一看究竟,老人爽快的答應,並現場演示給記者看,編織蓆子時,她一邊不停的忙碌著,一邊哼唱著維吾爾族的傳統歌曲。
阿麗米罕•色依提是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拍昆吾伊拉(11)村人,從2010年起,她已經連續6年榮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的全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一名,是經歷了三個世紀,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國際標準對「長壽之鄉」的規定是平均每10萬人中有25位百歲壽星,而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的26203人中,就有8個百歲老人,遠遠超過國際長壽鄉的標準。第六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將喀什地區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列為「中國長壽之鄉」,並宣布剛剛度過130歲的阿麗米罕•色依提老人成為中國第一壽星,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新疆喀什疏勒縣「長壽之鄉」旅遊項目破土動工,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阿麗米罕•色依提的事跡被報導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並被國內數十家媒體轉載刊發。在庫木西力克鄉,前來慰問和看望老人的愛心人士絡繹不絕。
長壽老人愛唱歌阿麗米罕·色依提仍保持著多年養成的習慣,生活簡單,每天早起,按時吃飯、午飯後休息一會兒,午休是她多年以來養成的習慣。自今年4月份以來,她身體有些不太好,即使是這樣,她不喜歡總是呆在一個地方,太陽暖和的時候,孫子穆沙江·努爾就扶著她在院子裡走走,曬曬太陽。以前,她特別喜歡光腳在地上走,春秋季也不例外。老人的孫子穆沙江說,這是她多年養成的習慣,以前她的腿腳很健康,喜歡走路。冬季,她每天都在院子裡曬上幾個小時的太陽,和鄰居聊聊天,她的聽力很好,思維清晰。
農忙季節,阿麗米罕還要安排家裡人下地幹活,她的女兒塔吉古麗·吐爾地說,阿麗米罕是一個樂觀的人,是一大家人的大管家,家裡的大小事情她都要管一管,自去年起老人一直都在幫忙照看重孫子們。
阿麗米罕老人喜歡飲食偏清談,喜歡素食如拉麵、玉米糊、白米粥等,喜歡西紅柿、青菜等各種菜做成的燉菜。老人家的院子裡有一口壓水井,近三四年,老人習慣於喝涼井水,但從不拉肚子。除了性格開朗、樂觀外,規律的飲食習慣也是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平時,唱歌是阿麗米罕老人的樂趣,她的嘴裡總是哼著維吾爾族特有節奏的曲調。每當家裡來了客人,她都會熱情地招呼,有時還會擺弄幾個舞蹈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她天生對音樂有特殊的愛好,喜歡聽歡快的曲子,以前她經常一個人彈著都塔爾,嘴裡哼著歌曲。」
阿麗米罕老人的孫子輩至今已有40人之多,8個孫子孫女都是由老人一手帶大,孩子們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
以素食為主 愛吃乾果據新疆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自治區百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1433人。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地區。其中喀什地區618人,和田地區260人,阿克蘇地區121人, 伊犁地區139人,塔城地區25人,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47人,阿勒泰地區26人,昌吉回族自治州34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31人,烏魯木齊市47人,克拉瑪依地區5人,吐魯番地區16人,巴音郭楞州蒙古自治州58人,哈密地區6人。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新疆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新疆,平均每1.5萬人中就有一位百歲老人,而喀什與和田兩地的百歲老人達848人,佔新疆百歲老人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喀什地區為490人 ,每7980人中有一位百歲老人;和田地區為358位,每5600人中有一位百歲老人。
新疆老齡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長壽老人的食物結構比較單一,但是營養卻很豐富,他們很少吃肉,多以素食為主,且少食多餐,多吃乾果、水果,喜歡喝茶。有95%的百歲老人生活在農牧區 ,長年從事體力勞動。雖年過百歲,但大多數老人身體仍然健康,生活可自理。除此之外,當地地理與生活環境也很重要,蔥鬱的草木、無汙染的水源等原生態生活環境,也是老人長壽的原因 。
《新疆和田地區60歲以上及長壽老人營養狀況調查》一文曾對和田三個縣638名60歲以上老人及長壽老人進行調查顯示,該地老人攝入粗糧多於麵食,玉米最多。玉米中含有50%以上的亞油酸, 還含有穀類醇、卵磷脂、維生素等高級營養素,可以防治細胞衰老以及多種老年病。
此外60歲以上長壽老人和長壽老人膳食規律,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少食多餐。此外老人們喜歡食用乾果比如核桃、巴旦木、葡萄乾、蜂蜜等,他們還喜飲自製茶,加入黑白胡椒和紅花等, 不吃煙燻食品和鹹菜。
長壽老人每人每日新鮮蘋果、葡萄、梨子的攝入量較大,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D可以增加機體抵抗力、預防疾病,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膽固醇代謝、防止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