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環縣問計「羊專家」 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6月25日,甘肅慶陽市環縣官方邀請21位專家教授走訪慶陽偉赫乳業毛井奶山羊養殖基地。陳飛攝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甘肅慶陽6月27日電 (侯志雄 高展)麥收時節,甘肅慶陽黃土塬上一片忙碌,梁峁交錯的環縣羊肥草美。

&nbsp&nbsp&nbsp&nbsp位於陝甘寧三省區交界的環縣是傳統的半農半牧縣,有天然草場870萬畝,紫花苜蓿留存面積100萬畝,當地村民素有種草養羊的傳統。

&nbsp&nbsp&nbsp&nbsp當日午後,在環縣毛井鎮紅土咀村恒基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化羊舍中,一場關於如何飼養羊只的「爭論」正在進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環縣邀請的專家與慶陽偉赫乳業毛井奶山羊養殖基地工作人員交流飼料配製。陳飛 攝

&nbsp&nbsp&nbsp&nbsp「這飼草中精料過多,蛋白含量過高,羊吃了後消化不良,會使羊腸道滋生大腸桿菌。」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雷趙民指著羊只投食槽中的飼料對合作社負責人楊文斌說,配料儘量用胺基酸替代粗蛋白含量。

&nbsp&nbsp&nbsp&nbsp楊文斌則不以為然,他認為給羊只餵食「精料」有利於「長膘,出欄快。」

&nbsp&nbsp&nbsp&nbsp在場的多位專家耐心地和他進行交流,「飼料精粗搭配、注重質量妥善保存、羊舍與草棚布局結構、有效防病」等一系列「新詞」讓楊文斌感覺到,「養羊不是簡單事,科學健康養殖才是關鍵。」

&nbsp&nbsp&nbsp&nbsp楊文斌7年前返鄉創業建起了合作社開始「養羊生涯」。他以「戶託社養」模式帶動160戶貧困戶一年參與分紅57萬多元,目前已經繁殖超過3000隻,戶均增收近2萬元。

&nbsp&nbsp&nbsp&nbsp25日至27日,環縣官方邀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甘肅農業大學、隴東學院、甘肅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21位專家教授通過走訪養殖專業合作社,進羊場入戶訪談了解環縣肉羊、奶山羊產業發展情況,為當地羊產業健康高效養殖進行「把脈問診」。

&nbsp&nbsp&nbsp&nbsp談及羊產業中飼草供給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陳玉林客觀地指出,環縣飼草業雖有規劃部署安排,但技術支撐尚不到位,草畜配套、飼草配送還需強化。

&nbsp&nbsp&nbsp&nbsp看到環縣多個大規模養殖場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毛楊毅說出了他的「擔心」:「要減少疫病防控的風險,養殖產業疫情防禦是重中之重。」

&nbsp&nbsp&nbsp&nbsp甘肅農業大學教授胡永浩亦有同感。他表示,「目前,養殖戶防疫意識較淡薄,對潛在疫病風險存在僥倖心理。」他建議,政府層面要出臺政策,採取有力措施,把重大疫病堅決防住,「健康養殖的關鍵是及早應對各類風險。」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現代化羊舍建設更加注重生態。圖為甘肅慶環肉制種有限公司。陳飛 攝

&nbsp&nbsp&nbsp&nbsp與此同時,專家們對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人才紛紛提出見解。

&nbsp&nbsp&nbsp&nbsp陳玉林建議,利用政府、企業、社會三類培訓學校,通過國內外專家合作,與當地技術人員的聯合把機制完善,做強本土技術隊伍,為羊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nbsp&nbsp&nbsp&nbsp從2016年起,雷趙民始終關注環縣羊產業發展,自稱對此有專業「情懷」。他的團隊為環縣羊產業養殖模式不斷提供著實操建議,見證了全產業鏈發展之路。

&nbsp&nbsp&nbsp&nbsp雷趙民介紹說,現有養殖模式的細節管理亟待完善,如繁殖母羊的高效安全管理,幼齡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抓好細節。

&nbsp&nbsp&nbsp&nbsp與此不謀而合,毛楊毅也提出建議,對於不同的養殖模式,要依靠當地資源優勢,以區域化發展為主,採取「精細化」的飼養模式。

&nbsp&nbsp&nbsp&nbsp在27日舉行的「環縣肉羊奶山羊產業健康高效養殖創新發展大會」上,此次參加環縣羊產業調研的12名專家被聘為環縣羊產業健康高效發展特聘專家。

&nbsp&nbsp&nbsp&nbsp慶陽市委常委、環縣縣委書記柴春在此間會上說,「在羊產業發展上,環縣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土洋配方』,科學養殖得到了初步推廣,但距離養得好仍有一定距離。」他說,多年的養殖實踐說明羊產業最大的風險在於防止疫病出現,少發病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此次組成的「環縣肉羊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創建健康維護技術應用專家團隊」將為環縣羊產業健康發展注入「強心劑」。

&nbsp&nbsp&nbsp&nbsp柴春表示,要樹立抗風險意識,推進肉羊產業組織化建設,鞏固好企業、合作社、農戶之間的對接關係,防範一些不確定因素對產業發展的衝擊,把群眾的養羊積極性調動起來,打造肉羊全產業鏈,讓更多群眾享受到羊產業帶來的實惠。(完)

相關焦點

  • 環縣肉羊奶山羊健康高效養殖創新發展大會召開
    環縣肉羊奶山羊健康高效養殖創新發展大會召開每日甘肅網6月30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陳飛)6月27日,環縣肉羊奶山羊健康高效養殖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21名專家教授為環縣羊產業發展把脈問診,指出該縣羊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短板,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可行性意見和建議。
  • 天津「羊專家」為阿旺綿羊「把脈」
    本報記者 張立攝 「咱天津的『羊專家』這回都來了,就為了幫扶天津援藏的阿旺綿羊養殖項目,讓更多農牧民因此富起來。」日前記者在西藏昌都市貢覺縣阿旺綿羊擴繁基地採訪時,天津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宜民對記者說道。隨著天津專家科技幫扶的發力,以及阿旺綿羊胚胎中心的正式使用,西藏「領頭羊」阿旺綿羊養殖產業迎來新篇章。
  • 市科技局為寶福香業發展「把脈問診」
    (婁底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紹華到漣源寶福香業有限公司調研,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香業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要有種植、加工、成品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4月8日下午,婁底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紹華到漣源寶福香業有限公司調研,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在加工車間第一線,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工人們正在製作線香。配料、攪拌、切割、晾曬、包裝,工作井然有序。
  • 多領域專家建言獻策 為昆明「十四五」發展把脈問診
    專家圍繞總體規劃、重構產業體系、城鎮化戰略、國土空間布局、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共同為昆明「十四五」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注重保護滇池、做大滇中,打造生活之城、綠色消費之城;重塑昆明的產業體系發展,完善花卉、旅遊等傳統優勢產業,適度培育創新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打造生態+大健康產業試點城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背景下,進一步拓展南亞東南亞市場,同時,向國內的西南地區拓展,做西部發展的先行者。要注重引進人才,打造城市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業的良性模式,提升本地高等教育實力。
  • 天津「羊專家」為阿旺綿羊「把脈」|農牧民|阿旺綿羊|天津|王宜民|...
    本報記者 張立攝「咱天津的『羊專家』這回都來了,就為了幫扶天津援藏的阿旺綿羊養殖項目,讓更多農牧民因此富起來。」日前記者在西藏昌都市貢覺縣阿旺綿羊擴繁基地採訪時,天津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宜民對記者說道。隨著天津專家科技幫扶的發力,以及阿旺綿羊胚胎中心的正式使用,西藏「領頭羊」阿旺綿羊養殖產業迎來新篇章。
  • 入企把脈問診,科技助力產業發展!浙江工業大學專家教授在蘭開展...
    入企把脈問診,科技助力產業發展!昨天,浙江工業大學專家教授在蘭溪開展科技對接活動,並舉行了高分子材料學術報告會,進一步促進浙江工業大學與蘭溪材料行業緊密聯繫,加快光學膜、塑料高分子材料等產業發展。
  • 甘肅:稅務賦能,扶貧產業加速復工復產
    環縣中盛羊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甘肅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帶動2.5萬貧困戶通過發展肉羊產業實現穩定脫貧。公司總經理李志勇沒有想到,短短十幾天,企業生產銷售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他說,公司決定復工,是因為稅務局的一個電話。
  • 新密市:把脈問診美麗鄉村建設 明確今後發展方向
    12月14日-15日,新密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召開新密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座談會,邀請北京市5位產業、金融、文旅、規劃、教育等方面的專家對新密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把脈問診,對今後新密市的美麗鄉村建設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
  • 環縣:「羊企業」引領羊產業闊步前行
    環縣:「羊企業」引領羊產業闊步前行 每日甘肅網10月23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解天文)近日,走進環縣毛井鎮高家窪村慶陽偉赫乳業奶山羊繁育基地,進口擠奶機讓人眼前一亮,負責擠奶的工人趙燕寧說:「每天早晨五點是公司集中給羊擠奶的時間
  • 專家把脈問診 助推新優質學校發展-崇明區教育局召開新優質學校...
    專家把脈問診 助推新優質學校發展-崇明區教育局召開新優質學校專家現場指導會時間:2021/1/10 1:15:11 來源:崇明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1月6日下午,崇明區教育局在明珠小學召開新優質學校專家現場指導會,邀請市教科院普教所原所長胡興宏、市新優質學校研究所副所長馮明
  • 南安市詩山鎮:專家上門為「病害」房屋「把脈問診」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泉州市復工復產安全生產部署,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隱患。泉州市南安市詩山鎮全鎮上下握指成拳,合力開展多輪排查房屋安全隱患,為房屋把脈問診。詩山鎮嚴格落實網格化作戰,以鎮為主體、村為單位、自然村為小組,全方位、無死角開展拉網式、地毯式大排查,確保不漏一棟、不落一戶。全鎮累計排查21426棟房屋。其中人員密集場所784棟,發現存在隱患41棟。組織技術人員,開展督導檢查詩山鎮組織大量專業技術人員下沉一線,走村入戶。
  • 甘肅環縣二中老師暴力毆打7名女生視頻曝光(圖)
    近日,一段名為「甘肅環縣二中老師用暴力毆打學生」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視頻中,一名男子在教室內採用扯頭髮、扇耳光和腳踢等方式先後當眾毆打多名女生。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視頻中的情景是3月22日早晨發生於甘肅省環縣第二中學的一幕。經該校團委書記周治平證實,視頻中施暴的男子是該校八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馬亞峰,事發當日已經被停職。
  • 「羊」眉吐氣奔小康——產業扶貧看甘肅系列報導之二
    現在,布楞溝村有28戶村民,在馬大五德的合作社的帶動下,發展起了規模養殖,僅2019年,合作社就出欄羊8000隻。每戶收益少則幾萬元,多的有十幾萬元。規模化帶來收益,收益促進規模化的形成。目前,我省形成了三大羊產業帶:以臨夏為核心的農牧交錯肉羊產業帶,以環縣、靖遠、會寧為核心的隴中隴東肉羊產業帶,以涼州、民勤、金塔為核心的河西肉羊產業帶。
  • 保定市60名律師為120家企業把脈問診
    「『司企共建·法治護航』專項行動很及時也很有必要,這是對企業的關心和愛護,企業只有學法懂法才能更好發展,此舉也有利於企業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河北四正北方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煥弟說。9月1日,保定市司法局、市工商聯、市律師協會、市企業家協會聯合開展「司企共建·法治護航」專項行動推進會,保定市60名律師為120家企業從法律角度「望聞問切」把脈問診,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
  • 特克斯縣:設施農業培訓 為蔬菜種植「問診把脈」
    近年來,特克斯縣按照「發展設施農業,培訓必須先行」的要求,把種植戶培訓工作作為發展設施農業的有效措施來抓,解決種植戶在果蔬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設施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 專家學者「把脈」當陽 共謀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陽,陳宏方,中國...
    嘉賓進行主題演講,為當陽「把脈」。  當天,「轉型跨越·綠色當陽」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一體板分會秘書長王剛,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趙述淼,富士康科技集團工會常務副主席陳宏方三位嘉賓分別進行主題演講,為當陽經濟社會發展問診把脈、出謀劃策。
  • 「院士專家運城行」為運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把脈開方
    院士專家團隊先後走進聞喜縣、芮城縣、永濟市,重點就運城農業產業、新能源示範項目、風電、光伏以及電機等領域進行深入調研,就遇到的問題把脈問診,就產業發展方向以及技術難點進行專業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聞喜縣山楂產業園區為農民群眾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此次活動旨在全面落實市委「五抓一促一優」經濟工作總抓手,充分發揮科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管理超脫等優勢,最大限度地為運城柔性引進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做好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的前奏。
  • 「甘肅生態環保媒體行」慶陽環縣:紮實推進「河長制」 守護環江高...
    環江流域河道 馬蓉 攝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馬蓉)「三年前,這裡沒有這麼綠,風一吹黃土特別多,現在綠化環境好多了,河道垃圾少了很多,我們也願意來環江邊上散步遊玩。」環縣居民白蘭蘭說。6月7日上午,「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工作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抵達環縣,實地採訪當地河道清理情況。記者在這裡看到,「生態環縣 美麗環江」的標語格外醒目,河道水質清澈,周圍植物鬱鬱蔥蔥,生機盎然,河道治理的成效顯而易見,環江流域的「顏值」明顯提升,這正是「河長制」發揮出的作用。
  • 運城市垣曲丨為紀檢機關消防安全「把脈問診」
    為切實做好元旦節前火災防控工作,消除轄區火災隱患,確保轄區消防安全形勢穩定。12月28日,垣曲縣消防救援大隊主動做好消防技術服務指導工作,為縣紀委辦公大樓的消防安全「把脈問診」,進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
  • 澳大利亞博士甘肅做「羊倌」:帶動高科技肉羊制種
    " 甘肅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特聘外國專家戴維德博士說,自己已與甘肅羊產業發展和扶貧助困緊密連接、無法分離。環縣位於陝甘寧三省區交界,是革命老區縣,屬於典型的半農半牧地區。850 多萬畝天然草原的地利優勢,以及富含礦物質的飲水,還有草原上生長著可供羊食用的 100 多種 " 中藥草 ",造就了環縣羊肉的獨特品質。(圖為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境內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