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聯合會創新分會執行會長紅建軍帶來題為《全國商業地產現狀及趨勢分析》的行業報告,簡要分析了2020年商業地產行業復甦情況以及未來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一、購物中心市場環境分析
據贏商大數據監測統計,第三季度全國新開業購物中心84個,新增開業面積達到795萬m2。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控制以及消費的加速復甦,一二季度被壓制的開業需求在三季度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
市級、區域級商圈日漸飽和,次級商圈承接核心區域商業外溢需求,三季度新開項目中,86%的項目分布在非商圈區域;所有84家新開項目中,產品線項目佔據了57%。
截至到2020年9月底,全國購物中心存量4671家,體量為4.22億平。根據前九個月存量數據,全國購物中心在2020年1-9月存量體量和數量均同比增長了8.45%,這是購物中心存量增速首次跌入10%區間,預計4季度有200個購物中心面世,商業的開發面世越來越謹慎。
二、購物中心客流復甦情況
嬴商大數據監測的全國一二三四線城市1715個購物中心(商業面積≥3萬㎡)數據看,至9月底,樣本項目客流均值恢復程度超100%。
分線級城市來看,2-6月份,二線城市購物中心的客流恢復程度仍低於三四線城市。6月份,二線城市購物中心的客流已恢復至疫前水平的94.5%,三四線城市則為95.9%,二者的差距在縮小。
分檔次來看,疫情之下,高檔購物中心成了客流迅速復甦的一枝獨秀,9月的客流恢復程度超120%。例如,南京德基廣場一期9月客流恢復超230%,二期超160%,可見國內消費活力正在爆發。
分不同開業年限來看,開業3年內的項目恢復速度較快,9月客流恢復已超120%。這些項目多為「網紅」,更容易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三、場內營銷活動偏好分析
以2020年2月為分界點,將營銷活動劃分疫情前、疫情後(含2月)兩類,對比發現:2020年2-4月,受疫情連鎖反應影響,該段時間商場營銷活動舉辦頻次大幅下降。5月起,僵局「反轉」,後續各月商場營銷活動舉辦頻次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為了促進客流恢復、抓住補償性消費,商場迫切通過更多的營銷活動來刺激消費者。疫後,SP活動更熱了,社群活動、巡遊/演出冷了。SP活動作為「數量之冠」從未被超越,而疫情後最顯著的變化是,SP活動更熱了,從23%提升至近40%水平。這類活動能以最短的時間、較低的投入,給商場帶來最直接的收益。
四、品牌調整偏好分析
新開店量大的典型品牌中,運動裝居主導地位。新關店量大的品牌中,則以女裝為主。
運動服飾由於高普適性,受性別、年齡、場景的限制較小,單品牌天花板較高,疊加後疫情時代大眾運動健康意識增強,對具備健康屬性的運動品類消費意願增強,客戶基礎持續擴大。
一二線外出就餐目的中,各種類型社交佔比超60%。火鍋、燒烤/鐵板燒具備較強的社交屬性,開店率微高於關店率。其中,火鍋在7月份就以高達98%的復工率,成為餐飲復甦的品類「先鋒」。複合餐飲、輕餐開店率遠高於關店率,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能。
童裝/童鞋、兒童玩具等零售品類呈現「雙高」趨勢:開店量高,關店量也高。預計未來幾年兒童鞋服行業還將加速擴張,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與行業整體快速增長對應的,是中國兒童服飾過於分散、集中程度低等現狀,這意味著行業還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間。
從三季度文體娛各細分品類新開關店率來看,文化藝術關店率遠高於開店率,整體下行趨勢較為明顯。一方面,疫情期間,書店、展館/展覽、DIY手工等體驗業態大規模關店;另一方面,教育培訓等實用型、自我投資型消費呈現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