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和君諮詢師王潤
裝備製造業是工業中技術密集度較高、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裝備製造業在推動中國工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製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在2013年時,我國裝備製造業產值規模已突破20萬億元,位居世界首位。
作為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大連市自建國以來形成了雄厚的裝備製造業基礎。近幾年來,大連市依託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優勢,通過自主創新、產品結構調整,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實現了先進裝備製造業品牌逐步向高端產品、高端市場突破。同時,也面臨著缺乏知名品牌、核心部件國產化率低依賴進口、大多數產品處於中低端等問題。
按照國家統計口徑劃分,裝備製造業包括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
一、大連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歷程
大連裝備製造業在近140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了起步期、蓄勢待發期、快速發展期和增長乏力期的四個主要發展時期。歷經滄桑、幾經起伏,終與歲月一起,鋪陳山海大連。
起步期(1949年之前)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
1897年沙俄侵佔旅大地區,為了達到掠奪東北資源的目的,著手進行建設港口和鐵路。日俄戰爭後,日本再次侵佔大連地區,同樣是出於掠奪資源需要,加強了港口碼頭、鐵路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港口建設作用日益顯現和影響下,大連市裝備製造業開始發展起來,造船行業(1898年)、機車行業(1901年)、重型礦山機械行業(1917年)和軸承行業(1938年)等從無到有,並逐步發展壯大。1911年大連工廠數為165個,1932年工廠數為487個,1943年工廠數激增為1825個。
抗戰結束時,東北地區的GDP佔全國85%,在1945年甚至超過日本成為亞洲第一經濟體。此時,全國的重工業更是有90%以上在東北,大連裝備製造業更是在全國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脫胎於偽滿時期的大連裝備製造業日後湧現出了一批全國知名的企業。
這一時期,大連市裝備製造業從無到有,並且成為國內重要的工業基地,為新中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在大連建立的是輸出型和掠奪性經濟體系,裝備製造業大多數是以修理裝配和半成品加工為主,產業結構畸形。
蓄勢待發期(1949-1978)
花滿來時路,揚帆正當時
建國後,遼寧省的GDP也長期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上繳中央的利稅長期佔中央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這其中大連裝備製造業貢獻了重要力量。1949年當年,大連機車廠全年新造貨車973輛,佔同年全國新造貨車總產量70.35%。大連機械製作所(今大連重型集團)組裝的彈體生產線為解放戰爭、韓戰的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幾個五年計劃建設和蘇聯工業援建,大連裝備製造業經歷了從修造、仿製到自主設計製造的幾個階段,裝備的品類大幅增多、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和規模不斷擴大。已經能向國家提供萬噸以上大型船舶、內燃機車、橡膠機械、起重設備、大型製冷設備和組合工具機等裝備。大連造船廠、大連重型機械廠、大連起重機廠、大連機車廠、瓦房店軸承廠、大連叉車廠、大連工具機廠、大連橡膠塑料機械廠和大連冷凍機廠等裝備製造業企業已發展成為全國的知名企業、各行業的龍頭企業。七十年代後期,大連工具機廠成為全國組合工具機的最大生產企業,組合工具機數量佔全國組合工具機總量的80%以上。大連機車廠自主研製的東風4型內燃機車在全國同行業中屬排頭產品。
在支援三線建設過程中,大連裝備製造業做出了較大貢獻。大連專用設備廠的炮彈體加工車間全部遷往湘西建設中口徑炮彈體廠,部分設備遷往甘肅建設專用設備廠;大連汽輪機廠的部分設備以及壓縮機研究所逾千名研究人員一併遷往貴州,生產核物理試驗設備及中頻電機。大連機車研究所的車輛和工藝部分分別遷往青島、常州,成立鐵道部四方車輛研究所和鐵道部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
這一時期,大連裝備製造業實力雄厚,在全國知名的企業眾多,為新中國的裝備製造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大連市工業結構中,重工業佔比達到70%左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經濟結構的失衡。
快速發展期(1978-2000)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80年代初,大連市政府開始工業體制改革試點,撤銷了市機械工業局,組建了6個公司、5個總廠和4個企業。80年代末時,大連造船業、軌交業和軸承業等裝備製造業已發展成為均為國家支柱產業,大連工業年產值達202億元。
90年代大連市提出「經營城市"的創新理念,大力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方面,大連市實行「退二進三」的產業政策,將市內重工業企業外遷,在市內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外遷和政策支持減少對大連裝備製造業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並未完全爆發,但對後來的發展埋下了較大的隱患。
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大連市裝備製造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 大連船舶工業累計造船401.3萬噸,其中總計建造出口船舶256.2萬噸,佔同期造船噸位的63.8% ,為國家出口創匯10億多美元,居全國機電行業之首。90年代中期已實現30萬噸級船塢和5萬噸級船的建造。大連地區已成為世界公認的重要船舶出口基地之一。
■ 大連機車廠自主研發的東風4B型內燃機車經過多次升級改進後,在80年代中期實現批量生產,時至今日已成為產量最大、運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內燃機車車型之一,並摘取我國內燃機車產品迄今唯一的一塊國優金牌。90年代,東風4B型內燃機車走出國門,實現了中國內燃機車在國際市場上零的突破。
■ 90年代中期,以大連工具機廠為核心合併了大連市工具機工具行業的主要企業,組建成的大連工具機集團,歷經數年發展並成為全國最大的組合工具機、柔性製造系統及自動化成套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製造基地,產品深受東南亞市場歡迎,並打入美國市場。
■ 90年代初,大連冷凍機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對大連裝備製造業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起到了帶動作用。
■ 伴隨著「神舟第一開發區」設立,一批外資裝備製造業集團到大連投資建廠,先後成立萬寶至馬達、歐姆龍、斯大精密、下田電機、三洋等一大批外資或合資企業。
這一時期,大連裝備製造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取得了較多優異的成果,在利用外資投資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同時,由於大連市的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大連裝備製造業未來發展埋下了較大的諸多隱患。
增長乏力期(2000年至今)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在21世紀初期,大連市裝備製造業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在全國裝備製造業的多個領域內佔有較大份額,外資投資態勢較好,多家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隨後,由於產業結構調整不及時、城市產業政策轉變和市場外部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大連市裝備製造業發展勢頭減緩,整體發展方向不清晰,部分企業的發展面臨較大困境。
進入21世紀以來,大連裝備製造業取得的一定的成績,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 21世紀初,大連裝備製造業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大連經濟研究文集(2003-2005年度)、和君諮詢整理
■ 大橡塑等多家裝備製造業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 大連充分利用地緣等方面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逐步發展成為日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重要地區。在大連的日本電產、歐姆龍、佳能等外資裝備製造業企業實現年度營收超10億元,莫萊克斯、柯尼卡美能達精密光學、大森數控技術、富士發英、萬寶至馬達、東陶機器、日本微型電機、丸佑工業、北村閥門、賽德隆國際電器等外資企業實現年度營收超億元。
■ 歷經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大連裝備製造業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大連工具機再次破產重組,被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託管;大橡塑搬遷改造投入較大、主營業務經營困難,被迫「賣殼」;瓦軸集團在2014年、2015年間嚴重虧損,在B股被ST過去,後經過資產處置、政府補貼才扭虧為盈。大連機車廠在內燃機、電氣機車時代的國內軌交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動車、高鐵時代,被中車旗下的長客、青島和唐山等公司甩在身後。
這一時期,大連裝備製造業高開未能高走,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些的困難。大連裝備製造業的國資力量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而民營力量相對單薄未能起到接力作用。
二、大連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產業的集群程度、產值規模和增加值增速的三個維度對大連裝備製造業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產業的集群效應代表著城市產業發展規劃、產業協同情況;行業的產值代表著城市裝備製造業的生產總規模、總水平和總成果;行業增加值代表著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是衡量裝備製造業在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的重要指標。
從產業集聚情況的維度看大連裝備製造業
大連裝備製造業集聚程度相對較好
產業集群內本地配套率的高低,代表著本地產業鏈結構是否完整、產業內生動力是否強大。
由於大連的裝備製造業發展跨度時間較長等原因,大連裝備製造業的空間布局相對分散。近些年來,大連市政府加大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的力度,逐漸的形成了一系列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有旅順口區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營城子工業產業集群、金普新區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開發區的汽車產業集群、大連灣的臨港裝備製造業集群、高新園區的電子通信裝備產業集群、瓦房店軸承產業集群等,其中外資的裝備製造業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市的汽車產業、軸承產業和船舶等產業本地配套率相對較高,產業鏈結構相對完整、產業內生動力強,產業集群效應已初步顯現。
從產值維度看大連裝備製造業
大連裝備製造業規模近年來下滑嚴重
通過對比歷年大連裝備製造業的產值,可以了解到大連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整體趨勢。
2017年,大連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裝備製造業產值為2285.5億元,同比下降11.6%,增速方面已是連續4年負增長。2015年、2016年受大連經濟擠水分影響,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產值由2014年的4412.7億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2285.5億,2015年的增速更是大幅下滑到-30.6%。
2012年至2017年的六年間,大連裝備製造業規模大幅下降,降幅近50%。
高端裝備引領大連裝備製造業發展
2017年,大連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產值構成中,汽車製造業佔比26%,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佔比21%,為大連市裝備製造業的兩大支柱產業。傳統的金屬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佔比相對較少,而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合計佔比達60%,表明大連高端裝備製造業引領著裝備製造業發展。
■ 現階段大連市汽車製造業產值主要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貢獻,整車貢獻相對較少。
大連汽車零部件領域基礎雄厚。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大眾一汽發動機與德國工廠採用統一技術和生產標準,在燃燒效率、環保、經濟性等方面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博格華納聯合傳動公司的自動變速箱技術國際領先;松下汽車電子公司、阿爾派汽車電子公司的汽車電子技術國內領先;大連固特異輪胎公司是固特異在亞洲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工廠,是「固特異全球最佳工廠」。
大連汽車整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藉助雄厚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未來有望藉助本地雄厚的零部件產業基礎實現較快的提升;大連市重點引進了奇瑞、東風和華晨等整車企業。預計在未來短期內,東風日產將年產15萬輛車,產值規模達300億。奇瑞將年產17萬輛車,產值規模170億左右。有望帶動大連市汽車產業突破千億規模。
■ 大連在軌道交通和船舶裝備領域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但是在航空、航天方面產業基礎較為薄弱。
中車大連機車廠為代表的大連軌道交通業年產值約150億。在內燃機時代,大連軌道交通產業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創下多個行業記錄。但在電氣機車、動車時代起,大連軌道交通行業轉型緩慢,逐漸與青島、長春、株洲等城市拉開差距,掉出國內第一梯隊。
以大連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大連中遠船務、大連中遠川崎等企業為代表的大連船舶製造業,總造船量超過1000萬載重噸,是國際上主要造船基地之一。第一艘航母、第一艘國產航母、國際先進的A5000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均由大連基地改、建造。
大連裝備製造業規模已遠落後於主要對標城市
大連市與對標城市的比較上可以看到,大連市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產值要顯著低於國內主要的對標城市,與和國內主要對標城市成都、青島和煙臺等的差距較大,與東北主要城市瀋陽、長春等比較也差距明顯。大連裝備製造業曾經輝煌無比,如今產業不僅沒有得到持續發展,反而逐漸萎縮,已被國內其他主要城市遠遠的甩在身後。
從增加值增速維度看大連裝備製造業
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是指,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增速代表著行業創造價值的速度,是GDP增速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低迷後,大連裝備製造業出現復甦勢頭
大連市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兩年大幅高於遼寧省和全國的增速,表現出強勁的復甦態勢。近十年來,全國的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顯示出我國的裝備製造業處在一個較為景氣的發展時期。而遼寧省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經歷了2013-2016年的低迷後,逐漸走向較快的發展時期。
2012-2015年間,大連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顯著低於遼寧乃至全國的增速,2016年之後才逐漸走向復甦。
近兩年,裝備製造業已成為大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8年,大連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為24%,較上年增長2.9個百分點,已連續兩年較高速增長。同時,大連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要高於2018年大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大連市GDP的增速。呈現較快的發展勢頭,逐步的擺脫了2015年前後的低迷狀態。
三、大連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建議
加快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建設
大連裝備製造業的規模已落後於國內主要對標城市,行業影響力已遠不如之前。大連市應將裝備製造業作為支柱產業,重點扶持、精心打造。力爭經過十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裝備製造產業體系,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
加大裝備產業基地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的引進、開工或投產,發揮產業基地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
大連市應充分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培育特色裝備製造基地,如軌道交通產業集群、船舶裝備產業集群、軸承產業集群等。重點優化裝備製造業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鏈配套、協同能力。
推進裝備製造業逐步走向高端、智能
大連裝備製造業應逐步淘汰低端裝備製造業,加速布局高端裝備製造業。加快推進現有較好基礎的軌道交通、數控工具機、船舶裝備、軸承等高端裝備產業做強、做大。打造一批高端裝備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推進一批高端裝備製造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通過招商和孵化等方式,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機器人等產業。
充分利用大連化物所等科研機構在新能源領域的基礎,重點孵化鋰電池、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產業。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整車製造企業,推進整車製造業和新能源電池產業高度融合。
通過招商等方式,引進日本機器人產業的龍頭企業,重點布局機器人本體和上遊核心部件,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本體和核心部件產業集群;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孵化和吸引一批具有活力的國內機器人領域初創企業。
重點布局核心部件
在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歷程中,核心部件牢牢把控了產業發展的「喉嚨」。在一些領域,核心部件國產化率低已經嚴重的制約了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比如航空發動機、機器人減速器、高鐵的制動器等。
大連裝備製造業多為系統集成,核心部件本地化率較低。大連市應重點布局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部件,形成具有國內影響了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部件基地。
通過招商、投資等方式,吸引全世界的高端裝備領域的核心部件企業到大連市落戶,建成以研發為驅動的各類核心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核心部件成為大連市裝備製造產業鏈中的主要經濟增長點。
加大金融支持
大連市應加快創業引導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的建設。通過引導基金的建設,撬動社會資本的,實現對大連市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支持。
通過設立創業引導基金,吸引國內外的知名創投機構,撬動社會資本、引入外部產業資源,支持裝備製造業領域初創企業快速發展。
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支持對國際知名企業的招商引進、大連地區成熟企業的發展和重大項目的建設等工作。
RECOMMEND
和君觀大連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