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8月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暨「三大賽事」動員大會上,成都發布了《世界賽事名城基礎設施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辦好大運會、世乒賽、世運會「三大賽」為中心任務,充分把握大型國際賽事帶來的發展機遇,成都將提升體育場館、公共設施、城市功能形態、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成都正加快推進重大賽事場館體系建設,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布局合理、契合城市特質、滿足賽事名城建設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體育場館。
春節過後,隨著防疫控疫工作的全面展開,成都大運會12個新建場館以及37個場館改造提升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紅星新聞了解到,截至2月17日,包括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城北體育館、市射擊運動學校、猛追灣遊泳場等大運會場館建設項目已悉數復工。儘管建設項目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在上上下下共同努力之下,成都大運會場館建設再次駛入「快車道」。
49個場館建設改造
世界賽事名城添翼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首次在中國西部地區舉行的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也是成都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第一次舉辦的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為了充分展現國際標準、中國風格、巴蜀特色,提出將高質量建設大運會開閉幕式主場館和改造提升大運會各類比賽場館。場館設施建設方面,2021年4月前完成49處場館建設改造工作,包括高品質建成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體育中心、香城體育中心、簡陽文體中心、龍泉中學體育館、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體育館、溫江CBA賽事中心等12處新建場館,改造提升城北體育館、市射擊運動學校、現代五項賽事中心、雙流體育中心、郫都體育中心等37處現有場館。
以成都大運會為契機,12個新建場館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37個場館改造提升工作已經啟動。春節剛過,東安湖體育公園已經復工,鳳凰山體育公園、新都香城體育中心、成都市射擊射箭學校、成都大運村等項目,目前都在積極部署防疫工作,積極準備復工計劃。可以想見,在不遠的將來,這座城市將會有更多的健康運動新場景呈現在人們面前,而市民們將既可以在那裡觀看欣賞高水平國際賽事,也可以在那裡盡情地燃燒卡路裡。
「三級三類」
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新理念
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以體育賽事為媒,加強國際交往交流,提升成都全球影響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讓成都體育迎來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同時也為成都城市發展帶來新的產業引擎。紅星新聞從成都市體育局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作為體育行政部門,市體育局在深入探索和研究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路徑和措施的同時,委託了專業機構對世界知名體育城市發展經驗進行比較研究,形成了《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行動計劃》,會同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編制完善《成都市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2016-2035)》。
據了解,成都體育基礎設施規劃思路和理念,以及全市「三級三類」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規劃的原則目的等,規劃思路和理念都是圍繞體現新發展理念來進行。在規劃構建的「三級三類」公共體育設施體系中,「三級」為市級、區級、社區(公服圈)三個層級的體育設施,「三類」為賽事體育、群眾體育、競訓體育三種類型的體育設施,整體形成完善的公共體育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即滿足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功能需求,又實現群眾體育設施均衡覆蓋,全面提升全市體育服務水平,同時擁有專業化的人才培訓培養陣地,從而滿足體育事業發展和市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
在成都市體育局直屬單位場館中,以少體校為典型,在僅有17畝用地的情況下,承載了多個協會的功能,兼顧專業訓練及社會培訓,成為受市民喜愛的全民健身場所。此外,以賽惠民,大型場館為全民健身提供新場景。在區(市)縣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中,以龍泉驛區東安湖體育公園、金牛區鳳凰山體育公園等重點項目及周邊配套建設為典型。重點突出大型場館的全民健身功能以及大賽後如何利用。而市體校、市射擊學校、市乒校、猛追灣遊泳場、城北體育館的改造也讓成都體育「黃埔軍校」提檔升級,其中將擔著大運會的重要比賽任務的四個市屬場館改造(猛追灣、城北體育館、市乒校、市射校),不僅大大提升了青少年競訓的硬體設施水平,也為廣大市民健身提供了更好的場所,將來給市民帶來更好的健身體驗。
席位數4000座
城北體育館年底全新亮相
2019年12月31日,成都市大運會場館改造提升項目開工儀式在城北體育館改造工地舉辦,城北體育館大運會場館改造提升項目正式啟動。
成都市城北體育館成立於1973年,系成都市體育局直屬事業單位,地處成都市花圃北路9號,佔地近30畝,體育場館建築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曾有武術館、跆拳道館、桌球館、綜合館、保齡球館、遊泳池、網球場、五人制足球場等體育設施。為響應市委「恢復體育場館,還館於民」的號召,該館於2016年3月完成了體育館內電子商城所有商家的清退工作。2019年,成都市城北體育館被定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武術比賽、訓練場館,改建的場館按照大運會比賽、訓練的高要求和高標準來規劃設計。
"城北體育館是成都唯一一個位於一環路中心城北的體育館,在改建完成後,將是北門區域內的一個體育地標。」成都市城北體育館主任徐遠倫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說,「場館設計最高可容納4000人,可承接籃球、桌球、羽毛球、武術、體育舞蹈等國際賽事,助力世界賽事名城的建設。同時也可以舉辦文藝演出等文化活動,實現文化體育的融合發展。此外,也將是成都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場地,為廣大市民提供參與全民健身的場所。」
據了解,城北體育館改造項目工程項目位於成都市金牛區花圃北路9號,城北體育館改造項目包括主體育館改造、體育館附屬樓外立面改造以及總平附屬工程三部分內容。其中:主體育館改造主要為拆除現有四層營業用房建築,保留主體承重框架和懸鎖屋蓋,恢復體育館使用功能,改造後主體育館為地上三層體育館,建築面積5926.22m2,看臺席位數為3605座(加上活動席可達到4000座)。此外,項目還包括訓練場館、熱身場館以及新建83年標準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項目代建業主單位、興城建管公司房建部副經理魏旭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說:「應對目前的疫情,我們制定了防疫措施,應急預案,復工方案,在嚴控疫情的前提下,城北體育館改造提升項目已於16日正式復工,目前正在有序安排施工進度,爭取按照計劃於2020年年底完工。」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 孟武斌
由城北體育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