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記者,北京 陳靖)訊,隨著「春季行情」疊加年報預期,券商調倉換股的需求不減,需要進一步甄選優質且具潛力的標的,各大機構再次掀起了調研熱潮。
雖然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下,券商相關的線下交流已大面積叫停,但線上的遠程服務和對接越來越成趨勢。券商的調研步伐並未減緩,並以「雲調研」、研究所千人電話會議等方式取代。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自2月3日開市以來,已有近100家證券公司(含券商資管)對14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其中,有11券商調研上市公司15次以上,調研熱情火爆。
從個股方面看,華策影視、東方盛虹、冀東水泥、神州信息、華菱鋼鐵、雙塔食品、三七互娛、環球印務等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次數超100次,最多的是華策影視,高達467次。
從行業方面看,應用軟體、生物科技、醫藥等行業的上市公司調研非常火熱。
展望後市,多家券商分析師指出,疫情短期衝擊不改中期慢牛趨勢,可逢低擇優布局結構性機會,預計全年機會或聚焦於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5G技術、文體娛休閒服務、養老醫療大健康板塊等行業板塊。
券商開啟「雲調研」,中信廣發天風最為勤奮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據wind金融終端顯示,自2月3日開市,共有100家證券公司(包括海外證券機構)對14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雲調研。其中,有11家券商調研上市公司超15次。顯而易見,線下交流活動全面叫停,但是卻激起線上調研熱情。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數據顯示,在眾多類型的調研機構中,券商依舊是最繁忙的群體。
其中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天風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成最為勤奮,調研總次數分別以29次、27次、24次、20次、20次居前五位,平均每天要調研2~3家上市公司。
光大證券、西南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國盛證券居第六至十位,同時方正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東吳證券、東北證券、國金證券調研次數均超過十次。
與此同時,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從行業領域細分來看,2月開市後券商調研的上市公司類型主要為計算機、醫藥生物兩大熱門行業。其中,計算機行業最受機構喜愛,創業慧康、美亞柏科、浩雲科技等12家計算機行業的上市公司接受券商調研;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熱度緊隨其後,博雅生物、邁瑞醫療、海普瑞等11家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也紛紛接受了券商調研。
值得關注的是,2月份以來,中小板和創業板依舊是券商調研的重點。在券商調研上市公司總次數中,主板佔了63次,中小板181次,創業板佔317次。中小板中,周大生、拓維信息被券商調研次數最多,而創業板的博雅生物、邁瑞醫療也備受券商關注。主板中,京東方A、深天馬A被券商密集調研。
瞄上科技、醫療上市公司,後市如何布局?
機構調研被認為是投資風向標,也是A股上市公司信息公開、價值挖掘的重要途徑之一。
記者梳理發現,與疫情相關的話題是當前券商最為關心的,包括公司業務受到疫情多大影響、相關醫療產品價格變化、公司復產復工情況等。疫情導致線上教育、雲辦公需求暴漲,一些公司未來在教育領域布局也成券商詢問熱點。
例如,以血液製品業務為主的博雅生物被問及血製品價格趨勢。對此公司表示,疫情期間公司不會漲價;疫情過後,市場原則佔主導地位。從整體情況來看預計會有一定的上漲,但最終價格還是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
中長期看,券商資管對於後市信心普遍較足。
國君資管權益團隊表示,目前明顯的投資機會是受益於疫情的部分醫藥板塊等主題性機會。後續被市場恐慌情緒錯殺的投資標的將更值得關注,比如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銀行地產這類短期業績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上市公司。
財通證券資管權益團隊近日稱,中期來看,雖然疫情會導致上市公司業績復甦周期延後,但對衝政策發力大概率將帶來流動性環境的改善。配置方面,隨著生產經營的恢復,中期可關注高景氣度延續的板塊,如半導體、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等;長期來看,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除,可關注需求有望快速恢復增長的行業,包括可選消費中的家電、食品飲料和休閒服務等。
招商證券表示,如果疫情緩和,穩增長預期下,受政策影響較大的金融、地產、建築、汽車等板塊關注度提升;TMT中5G建設相關通信領域將會佔優,前期受衝擊較大的航空、酒店等板塊也有望迎來布局。從中長期來看,5G技術加持和信息化需求的增加將帶領科技板塊成為未來幾個季度持續景氣向上的方向;穩增長政策下金融、地產、建築、汽車等低估值板塊也需要逐漸加大關注。
華創證券認為,行情將沿三階段展開:第一階段是風險偏好受衝擊的階段,醫藥、口罩、防護用品等相關板塊表現強勢,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大數據、遊戲、軍工等表現搶眼。第二階段是疫情防控進入轉折,科技板塊可能繼續維持強勢,與經濟企穩相關的非強周期品有望迎來補漲。在疫情平息階段,政策寬鬆預期升溫到兌現,對於周期品當中行業集中度好,具有政策催化的板塊,市場輪動下有望獲得青睞。
業內人士提醒,機構調研既有扎紮實實的調研走訪,也有流於形式的走馬觀花,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不過總體而言,調研仍是機構發現機會、排除風險的重要方法,機構調研的熱門個股是當下市場值得關注的標的。
相關券商分析師士表示,醫藥行業目前增長前景較為明確。從短期來看,面臨經濟周期壓力和外圍市場擾動,醫藥板塊防禦功能顯著。從長期來看,創新藥成為製藥工業長期主線的趨勢進一步加強,醫療行業迎來消費升級等利好也將令行業迎來新一輪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