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聯賽至今已經有26年的歷史,在這並不長久的聯賽中,我們往往只記住了最終的冠軍,而忘記了亞軍的獲得者。早期的聯賽一直都是連滬爭霸,大連8冠王也來源於此,而在這期間,申花也在累積自己的亞軍次數。截止到目前,申花是中國職業化以來,頂級聯賽亞軍獲得次數最多的球隊,一共8次拿到亞軍,比北京國安的5次要多。
而今年剛剛加盟八冠王的廣州恆大居然就是首屆聯賽亞軍的獲得者。
1994年,中國職業化聯賽成立。第一年的冠軍被90年代初才從次級聯賽升級的大連拿到,這一年的聯賽亞軍屬於廣州太陽神,也就是後來的廣州恆大。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冠軍居然是大連足球崛起的開始,而這個亞軍同樣是廣州隊一直到2017年所獲得的唯一一個亞軍。
歷史往往就是這樣的巧合,冠軍往往被幾支球隊包攬,獲得亞軍隊伍也不多,截止到2019賽季,一共10支隊伍拿到過亞軍。
那些冠軍拿得多的球隊,亞軍往往並不多。恆大一直到2018賽季才收穫自己第二個聯賽亞軍,而大連一直到解散以及它的後來者大連一方,都沒有獲得過一個亞軍。
截止到2019賽季結束,中超以及甲A一共舉辦了26屆。除了被取消冠亞軍成績的2003賽季,總共誕生了25個聯賽亞軍。
其中深圳的亞軍最為特殊,2002賽季規則,如果排名相同將看兩支隊伍的成績,如果再次相同就用抽籤決定名次。這是因為,2002賽季與2003賽季的成績作為中超聯賽的資格,但這樣的規則沒有考慮到排名靠前球隊的利益,深圳也好,國安也好,成績放在那裡,他們肯定會進入中超聯賽,抽籤決定排名也成為了當時的奇葩之一。
結果深圳與國安同積52分,抽籤結果深圳第二,國安第三。當然,深圳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幸運,因為核算淨勝球的時候,他們剛好比國安多一個。
除了深圳的亞軍外,其他一次亞軍獲得的球隊中,天津泰達的亞軍來自2010賽季。遼寧的亞軍來自1999賽季,他們差點成為了中國的凱澤斯勞滕。長春亞泰的亞軍來自2009賽季,也就是國安唯一一次獲得冠軍的年份。
恆大的2次亞軍分別出自1994賽季和2018賽季,山東魯能的兩次亞軍來自2004賽季和2013賽季,蘇寧的亞軍來自2012賽季和2016賽季,上港的亞軍來自2015和2017賽季。
國安的亞軍分別產生於1995賽季,2007賽季,2011賽季,2014賽季和2019賽季。
申花的亞軍來自1996賽季,1997賽季,1998賽季,2000賽季,2001賽季,2005賽季,2006賽季和2008賽季。
有人說,國安亞軍比申花多,那是因為這些年輕的球迷沒有觀看過以往甲A的聯賽。與目前恆大幅度領先拿到冠軍不同,申花早年的亞軍輸得有些冤枉。如1996年,徐根寶和他的弟子遭遇7連平,衛冕失敗。
早年的聯賽倒敘排陣,聯賽第二將先於聯賽第一挑戰強敵,而在第一循環中,聯賽第一將主場迎戰聯賽第二。這也就是為何,申花可以在與大連直接交手中佔據一些優勢,但積分上很難追上對手。由於倒摘牌的存在,聯賽第一和第二除了外援外基本購買不到像樣的國內球員,球隊完全靠自己青訓。在青訓上,當年的大連明顯強於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