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冷兵器

2020-12-11 人文擷英

兵器起源於生產工具。冷兵器是相對火器(火藥武器)而言的,它主要依靠武器本身的鋒刃來殺傷敵人。我國從原始社會後期到唐末,戰爭中所用的兵器部是冷兵器。五代以後,火器開始進入實戰,是為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直到清末,冷兵器基本退出實戰,讓位於火器為止,冷兵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與交化。

從製作質料上說,夏以前是石兵器,商周春秋時代主要是銅兵器,戰國以後主要是鐵兵器,從類型和形制上來說,則是經歷了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演變發展過程。

我國古代的進攻性武器可分為短兵器、長兵器和射遠器三大類,分別擔任近距、中距和遠距離的殺傷任務。

我國古代的主要進攻性武器有:

一、長兵器

《周禮·考工記》裡雲長兵器最長不超過人的身長三倍,但短長之間究竟如何劃分,沒有具體說明和標準。古代的長兵器主要有:

1,戈,它是一種脫胎於生產工具石鐮的兵器。主要依靠內刃的勾割,外刃的推杵和刃尖的啄擊殺傷對方,因而古代稱之為「勾兵」或「啄兵」。戈主要用於車戰。

2,矛,亦稱椸、鏦、鈹,是一種直而尖形的兵器,它主要依靠矛頭的雙鋒來刺殺對方,所以古代稱之為「刺兵」。《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善使丈八長矛,有一個固定的名稱叫矟。

3、戟,又叫孑、鏝、鏔、匽。它出現於商周時代,是由矛和戈組合而成的一種可勾可刺的兵器。《三國演義》的典韋就是以善使戟而聞名。

4、槍,槍和矛一樣,也是刺兵。早期的槍,就是頭部削尖的竹、木棒。後來,頭部改用金屬包裹或乾脆裝上金屬槍頭。唐以後有「百器之王」的稱呼。

5、刀,原為短兵,從東漢始,出現了安有長柄的大刀,從此刀進入了長兵器的行列。

6、殳,又叫杵、杖、棒等,是一種打擊兵器。形制簡單,將竹木棒的一端削成稜形即成,後來的棍棒之類都是其演變。

7、钂鈀,這是明代創始的一種多刃兵器,其形狀有點類似於叉。它既可叉又可刺,《武備志》稱它為「軍中最利者」。

二.短兵器

我國古代的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兩者的區別在於:刀是單刃,主要用於砍殺;劍是雙刃,除砍外,還有刺殺的功能。

1、刀,它是由原始時代的生產工具直接改作兵器的。早期的萬,刀身較短,到西漢時,出現了一種專用劈砍的短柄長刀,通長1米左右,分戰鬥的和專供官吏佩帶的兩種。魏晉時,它已成為軍隊的主要武器了。元以後,由於日本長刀的大量輸入,中國軍隊所用的短刀中也出現了仿日本式的刀。清代的短柄刀有佩刀形、劍形、大刀形三種類型。

2、劍,是由「刺兵」——矛演化而來的。開始形制較短,隨身佩帶,以作近戰防身之用,即今所謂的 「匕首」,後來逐漸加長。傳說中的著名寶劍如幹將、莫邪、湛盧、魚腸、太阿、龍泉等,大多是春秋時代以後的產品。

三、射遠器

我國古代的射遠器主要是弓箭,它通過機械彈射裝置(弓),將有殺傷力的器具(箭)射向遠方,擔負遠距離的殺傷任務。弓箭遠在石器時代就有了。弓箭成為兵器後,一直是主要的射遠武器,它幾乎統治了整個古代,直到近代才被火藥武器所代替。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冷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講解: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 古代歷史上冷兵器排行榜,第一名被稱為冷兵器之王,你知道嗎?
    在古時候的冷兵器最開始是由農作工具改良以後誕生的武器,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冷兵器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各種各樣的冷兵器也是因為戰爭而慢慢誕生出來的產物。通過對古代遺蹟的考古發現,冷兵器最早出現在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此也拉開了冷兵器在戰場上的應用。那麼古代冷兵器最厲害的五個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 中國古代最牛兵器:第2最兇悍,比冷兵器之王「血滴子」還霸道
    導語:中國古代最牛兵器:第2最兇悍,比冷兵器之王「血滴子」還霸道眾所周知,在冷兵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古代的冷兵器造詣是最高的。比如我們的唐刀就是最經典之作,後來日本的武士刀都是在唐刀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受到影視劇和評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總是會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成錯誤的印象。比如身披重甲的士兵十分不堪一擊,他們的甲冑似乎就像擺設一般,隨隨便便被砍一刀就死了。
  • 古代一種冷兵器,影響中國兩千年,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人類的冷兵器時代,是世界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頭戲。在幾千年的時光裡,人類都是在用冷兵器廝殺,創造或者摧毀一個又一個文明。古代中國無疑是冷兵器十分豐富的國家,要想數清楚我們有多少冷兵器,那還真是件麻煩事。或許你沒有想到的是,有一種早已被人們遺忘的冷兵器,竟然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它還跟我們每個人有密切的聯繫。這種神秘的冷兵器就是「戈」。早在四千年前,古人們就發明了這樣一種兵器,它的頭是彎曲的,刃是橫著的,看上起就像是一把大點的鐮刀。它就是「戈」。「戈」在一開始是一種禮器,後來才發展成兵器。在青銅時代,人類的冷兵器並不夠堅韌鋒利,很難造出青銅刀劍。
  • 中國古代最強的冷兵器,方天畫戟只能排行第二,第一無人能及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冷兵器鍛造方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先輩就發現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當時各國所使用的兵器大都是青銅器,可這個技術發現之後,其餘各國紛紛使用鐵器為生產工具
  • 中國古代最強兵器:第1殺手殺敵必備,第2被譽為「冷兵器之王」
    導語:中國古代最強兵器:第1殺手殺敵必備,第2被譽為「冷兵器之王」古代要說打造冷兵器造詣最高的國家,我們稱第二沒有敢稱第一,在上千年的文化底蘊裡,冷兵器儼然也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設計者的不同,使得冷兵器的數量極其的龐大,而在這裡面真正能夠稱得上強悍的屈指可數
  • 古代最精密複雜的冷兵器,採用「模塊化」設計,外形精美無比
    導語:古代最精密複雜的冷兵器,採用「模塊化」設計,外形精美無比冷兵器一般指在戰場上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就能實現直接殺敵和防禦的作戰武器,比如石頭、斧頭、刀劍、鋤頭、鐵棍等等也都是冷兵器的範疇。
  • 古代奇特冷兵器:諸葛連弩還不是最厲害的,第1被譽「冷兵器之王」
    導語:古代奇特冷兵器:諸葛連弩還不是最厲害的,第1被譽「冷兵器之王」 我們都知道,冷兵器不管在怎樣的戰場都適用,哪怕是現在這樣的熱兵器盛行的時代。
  •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王,名將的最愛神鬼莫測
    2021-01-04 07:45:02 來源: 寄史閒賦 舉報   中國古代的兵器各種各樣
  • 【夜讀】青海古代冷兵器鑑賞
    青海人幾乎都知道坐落於西寧市馬坊鄉小橋村的沈那遺址,而知道從遺址中出土的「圓銎寬葉倒勾青銅矛」的人就不多了,至於它是我國最大的古代軍禮器之一、堪稱「中國矛王」的,知之者就更少了。冶銅與熔鑄技術是齊家文化手工業的突出成就,實屬西陲之地古代文明中的典範之作。它與歐亞草原阿爾泰山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同類器極為相似,其文脈傳承關係,尚待研究考證。至少表明4000年前西寧地區與歐亞廊道有所接觸。1996年,其經國家文物鑑定小組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古代4大暗器,第1是中國冷兵器之王,第2伸手就能殺敵
    導語:古代4大暗器,第1是中國冷兵器之王,第2伸手就能殺敵暗器是冷兵器的一個類型,具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通常十分的小巧,攜帶起來很方便,藏在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古代殺手很喜歡用來執行任務,隱藏在暗處之後,掏出暗器一擊必殺,過程行雲流水,且還能夠順利的逃走,除此之外有些還可以進行投擲,整個過程悄聲無息,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強4大暗器。1. 血滴子:有「冷兵器之王」稱號的血滴子,造型設計很怪異,內置鋒利的刀刃,屬於是投擲類暗器,最大距離達到30米,套中頭部之後輕輕一拉即可斬首,威力超乎想像。
  • 古代冷兵器排行解密,槍竟然比矛靠後,第一與第二都很強勢!
    說到冷兵器,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比我國古代的兵器種類還要多的國家了,哪怕把其他地區的冷兵器都算上,或許也很難和我國古代的冷兵器數量進行抗衡。曾經有一種說法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實這裡說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指的卻是十八般兵器,可見在我國古代,冷兵器的種類實在太過於繁多了。
  • 古代哪種冷兵器實用性最高,理由是什麼?
    一說到古代的冷兵器那真是太多了,常見的近程武器有刀、槍、劍、戟等,遠程的有弓、弩、投石車等。這些都是歷史上所常見的冷兵器,還有更多在此之上比較特殊的兵器,就先不討論了,只說大家常見基本都見過和用過的。要說其中哪種武器的實用性最高,它至少要符合下面的這幾個條件:也就是操作簡單、製造容易、價格實惠,那還是得首推遠程的武器弩,它是當時冷兵器裡面劃時代的佳作,因為它基本符合了上面所說的幾種特性,所以在古代大規模的戰事中應用的比較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為什麼它的實用性最高:
  • 龍泉寶劍丨中國古代冷兵器之巔
    龍泉劍,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以其誠信高潔之劍性為世代中國文人俠客所鍾愛。而生產於吳越龍泉地區的龍泉寶劍,在中國冷兵器戰爭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龍泉劍也是封建王朝皇帝賜給愛臣的「尚方寶劍」。那麼,龍泉劍的鑄劍工藝又有何獨到之處,它的存在又銘記了多少名士的塵封記憶呢?
  • 中國古代殺傷力最大的冷兵器,可一刀斬斷馬首,卻為何神秘失傳?
    現代冷兵器愛好者自己製作的陌刀 關於陌刀的戰鬥力,史籍用「如牆而進,人馬俱碎」這八個字來形容,這是什麼意思呢? 唐刀刀劍製作工藝繁瑣,而一把陌刀的製作成本也是極大,唐朝之後的五代宋代都是常年戰爭,軍備製造跟不上消耗,宋朝時,中國冷兵器有了較大的變革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
  • 我國古代幾款成雙成對的冷兵器:「八斬刀」詠春門派獨有
    在二戰中,我們見識到了德國的重炮之利,空軍的致命打擊後,有人會不會對古代冷兵器產生好奇?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悠久,在漫長的歷史迴廊中,就誕生了形形色色的冷兵器,每一把冷兵器都敘說著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今天就來盤點一些「成雙成對」的冷兵器。
  • 古代一件冷兵器的使用年限能有多長?
    冷兵器中日本武士刀是比較出名的,但武士刀的使用壽命與其殺傷力成反比。1864年,日本幕府末期的武士團體新選組,在池田屋的旅館與尊攘派志士發生械鬥,這場械鬥中共有九人被砍死。《新選組巔末記》中記載了這一次械鬥的裝備損耗情況,每一把武士刀都賦予了名號,也都擁有著不同的命運。
  • 流落日本的中國冷兵器瑰寶——唐刀
    中國唐朝,一個代表著中國繁華、鼎盛的朝代。
  • 冷兵器進化史速知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和熱動力機械系統,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的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從出土的石兵器判斷,中國最古老的兵器是古代猿人採集石英石、砂巖、煌石等原料,經過敲打、磨製而成的。有扁、圓、方、關各種不規則形,有帶刀的,有呈校狀的。到舊石器時代末期,人們已能製造出可安裝竹木桶的石矛、標槍、石斧等 兵器石鐮,這些石兵器多採用迷石、矽質石炭巖、千層巖等石料,經過精心敲打、琢磨、鑽鑿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