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
我是趣看博物館的研究員館小趣
有一個好消息
小趣忍不住分享給大家
那就是
2020年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最令人矚目的一場展覽
「拉斐爾,1520-1483」
終於在6月2日回歸啦
展覽名稱:《拉斐爾1520-1483,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喬Raffaello Sanzio逝世500周年特展》
展期:2020/6/02 - 2020/8/30
地點: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
小趣說:展覽籌備了三年之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拉斐爾回顧展,也是整個藝術界在2020年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一個展覽。此次大展將向公眾呈現來自全球52家博物館的逾200件展品(油畫、素描和對比作品,其中超過100件為拉斐爾作品)。
羅馬是拉斐爾的功成名就之地,身後葬在羅馬的萬神廟,此次展覽的博物館坐落在羅馬七座山丘中最高的奎裡納勒山上,相當有紀念意義。
文藝復興運動盛行於15到16世紀的歐洲,其提倡的人文主義精神核心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傅雷曾這樣評價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的深,米開朗基羅的大,拉斐爾的明媚,支撐起了文藝復興這個光華璀璨的時代。
從左至右依次是「全能怪人」達文西,」天才大叔「米開朗基羅,「文雅少年」拉斐爾。
相比於其他兩位,拉斐爾是文藝復興三傑裡最年輕的一個。他比達文西小了31歲,比米開朗琪羅小了8歲。
50後的達文西幾乎以一己之力涉足了當時所有的科學藝術領域,70後的米開朗基羅則在雕刻和繪畫上顯示了他的雄心和偉大,而80後拉斐爾只是一個因早年喪母而略顯憂鬱的翩翩美少年,而他卻被後人奉為文藝復興繪畫藝術的集大成者。
作為一個年紀輕輕就已經被稱為大師的人
誕生和離世都在同一天
只活了37歲的短命天才
拉斐爾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海綿寶寶+亞平寧複印機
1483年4月6日,拉斐爾生於義大利小鎮烏爾比諾。小時候跟同為畫家的爸爸學畫畫。
很快老爸就發現自己那幾招已經罩不住兒子了,急忙把不到十歲的拉斐爾送到了佩魯賈,師從達文西的同門師兄、著名畫家——佩魯吉諾。
拉斐爾父親作品(左);少年拉斐爾作品(右)
同樣沒過幾年,佩魯吉奧也發現他的這位高徒畫出的畫籤上自己的大名根本沒人認得出來,於是只好讓學生趕緊畢業。
17歲那年,他已擁有了獨自接稿的能力,還跟老師同畫了一幅畫,高下立現。
左為拉斐爾所畫,右為佩魯吉諾所畫
在拉斐爾這幅《聖母的婚禮》中,不光人物的臉部,肢體的線條更加細膩生動,遠處的建築也更具有透視感和立體效果。而這也是拉斐爾學習了達文西人物肖像的畫中的構圖和透視法。
左:達·文西,《巖間聖母》,約1483-1485年
右: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1507年
後來到了羅馬,與米開朗基羅同為教皇畫壁畫,他半夜潛入米開朗基羅的工地偷師。被老米宏偉的作品嚇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語,但沒過多久,烏爾比諾二世的籤字廳,在拉斐爾的筆下,也出現了米氏風格的人體和肌肉,氣得米開朗基羅跳腳大罵他是無恥的剽竊。
西斯廷天頂畫,米開朗琪羅(左)
波爾哥的火災,拉斐爾(右)
藝術評論家瓦薩裡說:「拉斐爾無疑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優雅的用色,細膩豐富的表情描繪,很多人看來這些都是米開朗基羅不具備的。拉斐爾在繪畫上可以與米開朗基羅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了他」。
這就是這位天才第一個過人之處:驚人地模仿和學習能力,簡直就是海綿寶寶+亞平寧複印機。拉斐爾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和汲取養分的機會,而他身處的時代,也讓他如魚得水。
但這種學習絕不僅僅是技法上的。早期拉斐爾最為擅長的題材是聖母像和人物肖像,而真正讓他揚名立萬,進入文藝復興三傑之列的卻是他在羅馬為教皇服務的十年裡,完成的整個籤字廳的巨幅壁畫和十幾幅巨型氈幕的草圖繪製,題材從希臘哲學到基督教教義,氣勢磅礴,構圖富麗。
《雅典學院》拉斐爾,壁畫,1509
這幅畫取材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辦的雅典學院的故事,打破時空界限,把代表著哲學、數學、音樂、天文等不同學科領域的文化名人會聚一堂,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裡面都有誰哦~)
《聖體爭辯》 拉斐爾 壁畫,1510-1511
《捕魚奇蹟》 拉斐爾 氈幕畫稿 1515年
那時候的拉斐爾僅僅只有三十歲,他沒有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那種精神生活,更像一個青春的享樂派,而他所具有的是超越常人的感受能力,在文藝才俊輩出的羅馬,他無時不刻不在汲取周圍人的思想和精神。而拉斐爾更大的功績在於,他把感應來的思想,賦予了一個形式,給抽象的理論以具體的造型美。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小趣也曾講過梵谷,他的落魄讓人意難平。我們的人生似乎也是如此,起起落落,但是這不適用於年紀輕輕就已經名滿天下的拉斐爾。
小趣的人生
拉斐爾的人生
拉斐爾另一個風聲水起的原因在於他相對溫婉的個性,加上面目清秀,比起那個「你再催稿就把你畫成猶大」的達文西,和把教皇氣得朝他扔拐棍,「你再不下來我就找人把梯子抽了把你翻下來」 的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簡直像個天使。他不但從來不會拒絕甲方的要求,還會主動為人物增加美顏濾鏡,堪稱業界良心。
也因此拉斐爾生意不斷,在30歲之前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成為真正的「高富帥」。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既勤奮產出,又秉持著「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難怪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堪稱文藝復興史上最著名的「拉斐爾升職記」。
拉斐爾以肖像畫起家,他學習了達文西在處理皮膚上的「統合法」。用漸變的色調來隱去物體的邊界線,同時又用提亮色彩的方式避免因模糊造成的飽和度不足,所以拉斐爾筆下的女子,皮膚柔和明媚,明眸善睞。
《披紗巾的少女》拉斐爾,油畫,1515-1516
蒙娜麗莎雖然神秘莫測,但作為畫中人,誰不想是那位皮膚明豔雙眸閃動的披紗少女呢,這簡直是美倫美奐的大師級美顏濾鏡。
加上性格溫和,對客戶有求必應,拉斐爾聲名鵲起,甚至成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寵兒。
《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像》拉斐爾,油畫,1511年
教皇看了拉斐爾的一張草圖,便立刻解僱了幾乎所有之前的畫家,讓拉斐爾負責教皇居室旁的四間大廳,幾乎與西斯廷天頂不相上下的一片巨大空間,由此,拉斐爾半隻腳跨入了大師的行列,一幹就是十年。
當人們談到拉斐爾時,常常會提到和米開朗基羅的軼事,有三個比較有名。第一個就是之前提到的,拉斐爾夜潛禮拜堂偷師米開朗基羅,被老米大罵抄襲。
第二件事是拉斐爾給教皇繪製的《雅典學院》裡竟然有出現了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臉,大家紛紛稱讚拉斐爾的謙遜和寬厚,但這位被畫成米開朗基羅的哲學家叫赫拉克利特,性格孤僻怪異難於交往。
第三件事是關於《拉奧孔和兒子們》雕像手臂曲直的爭論,雕像挖出來後右臂缺失,米開朗基羅說是彎的,拉斐爾說是直的。要知道老米是雕塑主業,而小拉只會畫畫,然而大家全站拉斐爾,手臂被修復成了直的,後來原裝手臂被發現了,原來是彎的。
反正米開朗基羅一輩子都在鬧心也不差這一次,不過由此也可見拉斐爾確實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拉奧孔和兒子們》古希臘雕塑,公元前一世紀
永恆的美,是腦中浮現的某種思念
儘管三十多歲的拉斐爾已經可以駕馭宏大的宗教壁畫,但他最難以割捨的仍然是聖母題材,有人猜測這跟拉斐爾八歲時母親過世有些關係,他二十四歲就畫出了《美麗女園丁》。
《美麗女園丁》拉斐爾 油畫,1507年
拉斐爾早期的聖母有種田園牧歌式的唯美,他的畫中人物的手,足,幾乎都用了縮短的形式表現,應用的非常巧妙。此時,拉斐爾二十四歲,這正是一個人喜歡炫技的年紀。改良了前人畫作中稍顯呆滯的鵝蛋臉和嘴,他參照波提切利的女肖像,把鵝蛋臉稍微拉長,嘴唇也更加細膩,眼睛雖然低垂,但仍能射出強烈的光彩.
拉斐爾曾說自己往往會丟開活人的模型,只憑腦中的回憶去作畫,在這種回憶和思念中,再努力賦予藝術的價值。
拉斐爾筆下的聖母的容貌也在隨著他認識的提高而悄然發生著變化,拉斐爾三十三歲畫出了登峰造極之作:《西斯廷聖母》。
《西斯廷聖母》 拉斐爾 油畫,1513-1514
西斯廷聖母中,聖母腳踏著瀰漫的白雲,左右各有一位聖者在向她致敬,這是兩殉教者。這幅畫中再也沒有之前田園牧歌式的平靜氣息,聖母與小耶穌的唇邊都刻著悲哀的皺痕。她抱著未來的救世主向世界走去,一副農家女人的相貌,這是天國的母親,她的憂鬱是哀悼人類的悲苦。
1507年的拉斐爾,還是一個青年,夢想著超人的美與恬靜的魅力,畫那些天國的人物與風景,使我們遠離人世。1516年的拉斐爾,已經是在人類社會和哲學思想中成熟的畫家,他已經感到了一切天才作家的淡漠的哀愁,這使得《西斯廷聖母》成為藝術史上最動人的作品。在這幅畫中,含有了之前沒有的「人的」氣氛。
這個形象是如此經典,以至於成為此後幾百年,人們眼中聖母「唯一」的形象。當時的人們甚至用拉斐爾畫的聖母來稱讚女孩子的容貌:"你長得和拉斐爾的聖母一樣。」
很難想像如果能像達文西那樣活到60多歲,或者像米開朗基羅活到快90歲,他將創作出怎樣的作品,亦或才華用盡庸碌半生?
但上帝只給了他37年,他的生命停止在他才華橫溢,功成名就之時。拉斐爾義大利語的意思就是天使,而天使從來不肯逗留人間。
他生於4月6日,亦死於4月6日。這一天,是西方人的耶穌受難日。死後,他被安葬在羅馬萬神殿,紅衣主教彼得羅·本博親自為他題寫墓志銘,上面刻著:
「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敗北的恐懼;當他溘然長逝,大自然又唯恐自己也將死去」。
圖/網絡
文/館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