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幾個「駝背」的人,他們給人的印象是不夠精神,每天都很累的樣子……
而對於「駝背」的人可能最大的煩惱就是,說出自己真實的身高,永遠沒人信……
這些都是體態問題,其實駝背不僅不好看,時間長了還影響健康。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告訴你習慣性駝背背後隱藏的健康隱患。
受訪專家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科主任 溫建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 婁思權
中國康復醫學會創傷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亓雲龍
駝背,變醜只是最「輕」的懲罰
駝背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脊柱變形,往往是由於背部肌肉太弱、鬆弛無力,導致胸椎後突,引起體態改變。駝背往往還伴隨著彎腰,這兩個姿勢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01
變「胖」
日本整形醫師吉田圭吾表示,臉部的肌肉與後腦勺、頸部、後背的肌肉都是相連的。若坐著時常駝背,臉部肌肉也會隨之鬆弛,還會使代謝下降,脂肪堆積,長出雙下巴。
駝背時,後背蜷縮起來,肩膀向前伸,導致腹部肌肉鬆弛,更容易聚集脂肪,長出「小肚子」。
02
心跳加快、心慌
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約20~25釐米,駝背後會減少3~5釐米,且會出現胸骨下陷,使心臟在胸骨的擠壓下不能充分擴張,排血量減少。為了獲得足夠的養分,心跳就要更快,心慌隨之而來。
03
心肺功能受損
隨著胸廓變形、胸腔容積縮小,呼吸的活動幅度受到限制,影響肺活量和呼吸的通氣量,會使老人運動能力大大下降,限制其活動強度、頻率。
04
脊椎變形
駝背除了影響「視覺效果」,讓人看起來身高降低、顯老,還會引起疼痛。駝背易導致脊椎畸形,壓迫神經,引起下背疼痛。
05
便秘
駝背會影響消化,因腹腔容量變化,易引起便秘。嚴重的駝背還可能引起內臟移位,影響血液循環。
06
頸肩、背部、胸骨部疼痛
駝背後,頭頸部和胸前部肌肉緊張,脊柱後凸,腰背肌受到牽拉,易發生勞損。因此,當人坐、站時間稍長,就會感到背部甚至腰腿酸痛。
07
頭暈和手臂麻痛
這與頸椎曲度變小,嚴重時壓迫穿行於頸椎之間的椎動脈,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關。
兩種駝背很危險
引起駝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年齡增長
年齡增長會導致脊柱退化和椎體骨質改變,使脊柱向前彎曲。
背部肌肉力量和彈性下降
體內的性激素影響著肌肉的力量彈性,更年期以後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的強度和彈性均變差。
當背部肌肉鬆弛,沒辦法向後牽拉時,脊柱整體向前彎曲,人就逐漸駝背、變矮,長期如此甚至可發展為嚴重的脊柱前傾彎曲。
骨質疏鬆
女性停經後激素分泌減少,鈣流失增加,更易出現骨質疏鬆。因此,相比同齡男性,中老年女性更易駝背。
穿高跟鞋
有些女性因為穿高跟鞋重心前移,走路的時候有含胸的習慣,這也會導致駝背。
此外,長期不良的睡姿、坐姿也會引起駝背。
很多人隨著年齡增長,腰逐漸變彎,背也慢慢變駝,其實中老年人的駝背並非正常,可能是疾病徵兆:
帕金森前兆
帕金森病會讓老人出現彎腰駝背、關節僵硬、肢體麻木等症狀,由於人們對帕金森病認識不夠,造成很多老人未能在早期及時就診和接受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一旦出現彎腰駝背等症狀,最好儘早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家人平時也要細心觀察老人的情況。帕金森病可能表現為:
坐著或行走時駝背嚴重,平臥時完全消失;
行走時常伴有小碎步,或者越走越快,向前衝,停不下來;
轉身時需要走幾步才能轉過來;
走路時一隻腳像黏在地上一樣,抬腳高低不一致,擺臂動作不自然等。
日常活動也會受到影響,如穿衣、系紐扣或鞋帶時動作笨拙等。帕金森病起病隱匿,還有一些前驅症狀,如嗅覺減退,夜間惡夢驚醒,或在床上拳打腳踢,甚至墜床。
骨松引起的駝背
骨質疏鬆是「無聲殺手」。輕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無任何不適,人們感覺不到骨質的慢慢流失;較重者常常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呈瀰漫性,沒有固定的部位,勞累後加重,亦常常被忽視。
駝背也是骨質疏鬆的表現之一:椎體前部多為松質骨組成,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
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採取積極的預治措施,可以避免骨質疏鬆惡化。
如何科學矯正駝背?
為改善駝背、圓肩等不良體態,很多人選擇了市場上火爆的「駝背矯正帶」「矯姿帶」,它真的有用嗎?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溫建民表示,各式各樣的「矯正帶」都是通過外力來矯正,要看年齡和病因,不能一概而論。
長時間閱讀、看手機、看電腦保持低頭姿勢很容易引起兒童脊柱彎曲。溫建民認為,兒童在生長期骨骼可塑性較強,發生脊柱側彎後,「矯姿帶」可作為支具矯正。
久坐辦公室的人,短時間佩戴可以糾正不良坐姿,起到輔助、提醒的作用,然而長期依靠矯姿帶,會造成背闊肌和斜方肌萎縮。
對於小關節紊亂或者先天脊柱發育畸形,這些情況沒有辦法通過外力矯正。因此,矯正帶並不是萬能帶,戴上它治標不治本,不能一勞永逸。
想要改善不良體態,必須加強鍛鍊,最佳鍛鍊方式就是增強頸背部的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等肌肉的力量。
兒童、青少年
如果是身體骨骼還未完全長成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駝背,可以選擇靠牆站,讓後背貼著牆;坐位時,挺胸抬頭,將脊柱支起。
或者選擇小燕飛的動作:趴在床上,手放在頭上方,腿後伸,矯正胸椎曲線。
此外,蛙泳也有較好的矯正駝背效果。
成年人
日常可以選擇俯臥位來鍛鍊,下肢放鬆併攏,深呼吸,同時緩慢抬頭、挺胸,直到感覺頸背部肌肉緊張、酸脹,持續3~5秒後再恢復原位。
重複此動作,每天80~100次。前期次數不要太多,後期逐漸增加次數。此方法可以有效利用頸背部的肌肉拉力,將駝背狀態牽拉回正常狀態。
此外,駝背患者休息時可以去掉枕頭,平臥硬板床。
老年人
駝背的老人往往是由於重度骨質疏鬆導致的。老人腰椎及胸椎椎體前方變扁,所以駝背矯正比較困難,要先治療骨質疏鬆。
對於已經成型的駝背,很難保守治療,只能儘量站直往後挺、仰。特別嚴重的「剃刀背」,側彎、後凸等情況,可以做手術改善。▲
本期編輯:鄧玉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石筱璇
等等,右下角點個贊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