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晚報全媒體 記者 黃敏 通訊員 何克勤 鄧費慧
8月8日,由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海南博鰲縣域醫療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嶽陽市一人民醫院承辦的「後疫情時代公立醫院管理與發展」院長論壇在嶽陽召開。
湖南省衛健委副主任、黨組成員祝益民,嶽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文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院長柴湘平,嶽陽市城區公立醫院、各縣(市區)人民醫院、市一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專家共計80餘人參加。會議由市一醫院院長張壯軍主持。
市一醫院黨委書記曾強致開幕詞,向與會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開幕式上,嶽陽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文亮指出,目前社會生產恢復正常,此次院長論壇,時機恰到好處、主題貼合實際,希望全市各級醫院管理者藉助論壇平臺,總結經驗、交流做法,探討如何化危為機、迎難而上,為建設健康嶽陽貢獻力量。
隨後,省內外專家、縣市區醫院院長就論壇主題進行精彩分享,引發思考探討,現場氣氛高漲。
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祝益民教授:提煉出「一條主線、兩項機制、三個關鍵、四大措施、五項創新」的中國經驗與「應急響應快、防控措施嚴、救治方案優、資源配備準」的湖南特色;後期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重品質、重人才、重技術、重團隊,把準醫院發展定位,精心服務、精準醫療、精細管理,推進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建設創新型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孫暉副書記:武漢江漢方艙醫院通過「布局、破局、成局、謀局」,積極完善組織架構,形成三大協同機制,全面築牢保障體系,形成獨有的「方艙文化」,建造生命方舟,將中國方艙模式做出世界典範。
湘雅二醫院副院長柴湘平教授:醫院要藉助健康中國政策,順勢而為,把好疫情常態化防控關卡,在規範醫療行為、創新醫院管理、提升運行效率方面下大力氣,化挑戰為機遇,實現長足發展。
市一醫院黨委書記曾強博士:以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與發展進行交流。網際網路醫院的發展與普及是民心所向、醫改所系、疫情所逼,經過不斷探索、逐步深化,市一醫院明確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醫療質量安全為保障、以醫改要求為目標的建設原則,逐步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全流程服務更便捷、高效,最終改變患者就醫模式,真正建成惠民便民的網際網路醫院。
市一醫院張壯軍院長:醫院堅持領導重視、科學布局、分類管理、以人為本、創新引領、政策激勵等六大學科建設策略,形成「一院三址、差異發展、同質管理」的格局,心血管內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骨科、兒科等省級重點專科、核心診療技術達到省內領先,後期將常抓不懈做好學科建設,挖掘內生動力。
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皮楊德院長:醫共體改革是整合醫療資源、推進分級診療,規範醫療行為的創新之舉,運行以來總體平穩,但也還存在一些困惑和問題,亟需集全縣之力破解困局。
臨湘市人民醫院餘興院長:醫院要從大處著眼、找準發展方向,從小處著手、築牢發展基礎,從實處著力、邁開發展步伐,多措並舉做好健康促進,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提升康復服務能力。
嶽陽市四人民醫院張曉明院長: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實施區域內醫院集團化管理,統籌安排醫療防控體系為發展思路,踏上新徵程。
會議期間,市一醫院對18家緊密型醫聯體進行了授牌,各級醫院就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市一醫院重點建設學科重症醫學、精準醫學、胸痛中心分別作了簡短匯報。
本次院長論壇時間緊湊、內容充實,專家學者們在思想碰撞與理念交流中進一步釐清思路,找準強化醫院管理、加快技術創新、破解發展困局的新方法、新途徑,為後疫情時代公立醫院的管理與發展提供新方向。
【來源:嶽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