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為人父母,不該成為惡魔。
1
有些父母,太可怕了!
你曾為孩子受傷而自責過嗎?
我有。
孩子七個月時,我帶孩子睡覺,半夜孩子突然翻身,「咚」一下掉到地上。
我嚇得一個「激靈」,急忙跳下床,看到孩子的後腦勺直接著地,心疼得不得了。
生怕會傷到孩子的大腦,暗暗擔心自責了好久。
作為一個母親,無法想像會有父母對孩子的傷毫不在意。
正因如此,在看到下面一則新聞的時候,我抑制不住地生氣。
女嬰只有四個月大,人生經歷卻「十分豐富」,這已經是她第二次墜樓。
12月6日,河北石家莊。4個月女嬰從5樓墜落受傷,父親拒絕接受治療帶孩子回家靜養。附近鄰居回憶,這個女嬰在剛出生沒幾天的時候曾墜樓過一次,這次是第二次墜樓。孩子父親稱,孩子啥事也沒有,人活著就是來受苦的。
第一次墜樓時,孩子才出生沒幾天,幸好命大沒被摔死。
這一次,孩子再次墜樓,落在一樓的金屬防護網上。
被發現時,孩子身上只兜著一片尿不溼,已經凍得全身發紫。
可當記者去採訪時,女嬰父親不見傷心、自責等等情緒。
他漠然地接受採訪,像在講一件無足輕重的事。
他避重就輕,歪理一套一套的。
「孩子不需要治療,死不了人。」
「孩子第一次墜樓啥事也沒有。」
「人活著就是來受苦的!」
反正別問,問就是巧合,孩子啥事也沒有,喝奶粉就能養好,這都不是事兒。
說得真輕巧啊!
孩子墜樓後,真能如他說的一般「安然無恙」嗎?
恰恰相反。
河北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已是二次墜樓,父親拒絕接受治療,稱養養就好了。
據醫生描述,被送往醫院時,孩子意識不清,出現了休克現象,顱內出血、腦積水、賢積水、肺部有挫傷。
醫生明確表示這情況很嚴重,最好住院觀察。
明明醫囑如此,但孩子父親一意孤行,籤署了《放棄治療協議書》,執意將孩子帶回家。
更令人乍舌的是他的理由:「作為一個人,應該惜福。你看這麼多人陪著她,我說不行,她不值。我籤字,拒絕治療。」
他還說醫院的細菌太集中,自己學過嬰兒護理,能把孩子治好。
記者跟隨其到家時,發現家裡滿是灰塵和汙漬,蒼蠅蟲子亂飛。
孩子睡的床特別髒,還發黴了。
好心人心疼孩子,想幫孩子換被子、衣服、尿不溼,孩子父親一直拒絕。
這麼冷的天,孩子也不穿衣服。
孩子爸爸的解釋是:「不給她穿沒事,孩子這麼光著身子挺好的。」
「吸收天地精華,孩子自己才會好起來。」
TM你怎麼不自己吸收天地精華?
孩子遭了多大的罪啊,他「眼瞎啊」?
其實,整件事最關鍵的,就是到底4個月的孩子為何兩次墜樓。
孩子父親表示,妻子的精神一直不大正常,有抑鬱症,經常說孩子傷害她,怎麼怎麼想殺她,家裡的門都被妻子砸得不成樣子。
鄰居告訴記者,這是第二次孩子墜樓了,孩子剛出生幾天就試過一次。
才4個月大的孩子,就已經如此遭罪了!
罪無可恕!
精神不穩定的媽媽,再加上毫無感情的爸爸,孩子的生命就這樣一再被輕賤!
有知情的鄰居爆料,女嬰之前還有一個哥哥,在6個月大時已經非正常死亡。
細思極恐!
難怪有網友說:這不就是謀殺麼?
我真的只想說一句:做個人吧!
剛出生的嬰兒,是最脆弱的。
她不會講話,沒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她不會行走,對這世界全然陌生。
在這彷徨無助的時刻,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愛與呵護。
是父母,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呵護,讓孩子產生了愛的依戀。
那是生命最初的溫度,也是孩子一生溫暖的底色。
2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是最大的謊言
韓國電影《白小姐》,是根據真實的虐童事件改編而成。
主人公白尚雅,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
父親早逝,只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但等待小尚雅的,不是母親的加倍呵護,而是一頓頓毒打。
尚雅的母親患上抑鬱症,為了緩解痛苦,她選擇了酗酒。
每次醉酒,母親就會對小尚雅各種拳打腳踢。
對母親來說,小尚雅就是自己的出氣筒。
她把對生活的無力化作了拳頭,一拳一拳砸到更弱小的孩子身上。
類似的事例,在現實中同樣殘忍。
10月底,遼寧撫順「一6歲女童慘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事件引發了全網關注。
父母離異後,6歲的童童被判給媽媽。
能和媽媽在一起,孩子一定很幸福吧?
並沒有。
童童一直被媽媽及媽媽的男友虐待,長達3個月。
孩子全身數十處骨折,受傷9天後才送醫院,曾被醫院下病危通知書。
孩子怎麼會想到,張開雙手衝向媽媽的懷抱,不是幸福的開始,而是踏入了地獄。
吃貓糧,跪著洗衣服、鉗子拔牙、打火機燒嘴、熱水淋頭、鋼針扎腿、掰碎胳膊……
這是「容嬤嬤轉世」?
媽媽恐嚇她:「要是說了就死定了,姥姥姥爺都死定了,全家都死定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何況人吶?
可憐的孩子,明明什麼都沒做錯啊!
可偏偏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手握生殺大權,可以隨意打罵孩子。
稍有不如意,就拿孩子出氣。
好像眼前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的「仇人」。
像這些把孩子推向地獄的,真的不配稱之為父母。
這樣的父母竟然不是少數!
8月,陝西寶雞,一男子憤怒地大力把2歲半兒子高高舉起,重重摔向沙發。
一次不夠,再來一次。
孩子在撕心裂肺的痛哭中,經搶救無效死亡。
而這名父親之所以要摔孩子,是因為酒後與女友(也是孩子媽媽)因為孩子的撫養問題發生爭執。
只因一時之憤,把孩子當成撒氣的對象。
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中,竟還硬生生地把親生兒子摔死。
如此殘忍,旁人僅僅聽到都覺得心痛至極,絲毫無法理解在親生父親心目中,這個孩子到底算什麼!?
6月,四川成都一名1歲多孩子被親媽打進ICU。
1歲多,已經學會了喊媽媽,最喜歡的可能就是跟著媽媽的屁股後面轉。
可這樣「愛的表達」,落在年輕媽媽的眼裡,就變成了「吵鬧、煩人」。
孩子單純的愛,換來的卻是媽媽的暴打,換來的竟是遍體鱗傷。
送到醫院時,孩子渾身都是傷痕,已經抽搐兩個小時了,不得不轉到ICU。
那些孩子,可能想不通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對他,或許還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才讓爸爸媽媽生氣的吧。
他可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變得異常地乖巧懂事,不敢有分毫的脾氣。
可事實上,父母這樣做可能只是因為一時激動、心情不好、沒有耐心……
總之,孩子成為父母情緒的發洩口。
本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卻活成了孩子一生的噩夢。
有的父母,是把孩子推進地獄深淵的兇手,就是真實存在的、無處可躲的惡魔。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世間最大的謊言。
生而不養,養而不善,就是枉為父母。
3
幼年的傷,一輩子淌血
知乎有一個話題:小時候被家暴的孩子,現在還好嗎?
上千個答案,全都充斥著「自卑」、「害怕」、「驚慌」的字眼。
當年的小孩如今已經長大了,事情也已經過去很多年,但內心的傷口還是汩汩冒血。
有的孩子被虐打後,智商明顯下降,行為十分遲鈍。
有的孩子內心極度敏感,沒有安全感,人際關係存在明顯障礙。
有的孩子因為沒有經歷過正常的家庭生活,對親密關係無所適從,不敢組建家庭。
科學研究表明:虐待會讓兒童在神經發育、情緒調節、自我觀念、社交與依戀等方面,都產生難以修復的傷害。
紀錄片《「消失」的孩子們——無法傳出的求救聲》中,有一個小女孩叫奈美。
她自小就被父母關在家裡,有時還會被綁上手腳,晚上被扔到衣櫃。
一天最多一頓飯,至少要5個月才洗一次澡。
「感覺她是把我當成畜生在養。」
慘無人道的生活她過了18年,最後她從家裡逃出來,並順利被解救了。
按說,再沒有父母虐待她,她應該過得很好吧。
並沒有。
她努力想活在現在,卻逃不出過去的陰影。
她沒有辦法對人產生信任,不敢與人接觸。
聽到「媽媽」兩個字都會害怕到哭,心底的不安全感一直跟隨著她。
她不會笑,不知道應該怎樣活著。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生命之初,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和信任,是很深的絕望。
家暴打擊的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肉體,還可以摧毀一個人的自信,摧殘一個人的精神,扭曲一個人的人生觀。
聽過很扎心的一句話:「你傷害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但他會放棄愛自己。」
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孩子,要怎麼面對以後的人生?
缺失的安全感誰能還給他們?
他們還敢相信誰?
他們什麼時候能真正擺脫過去,開始新的生活?
沒有人知道。
04
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雖然為人父母不用考試,但在決定生孩子時,每一對夫妻都應該問問自己:
我將以如何的方式來教育我的孩子?我能提供怎樣的榜樣?我願意付出怎樣的犧牲?
孩子不是玩具,你想丟就丟。
孩子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因你才降臨到這個世界。
你要對此負責。
孩子18歲以前,你就是他的監護人,責無旁貸。
如果沒有做好養育的準備,就請不經輕易生孩子。
放過孩子吧!
已經為人父母的,你可以不完美,但至少要合格。
別讓孩子為你們的不幸買單!
誠然,2020年不容易。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很難很苦的時候。
但再苦再難,都不是欺負孩子的理由。
鄭重重申一遍:虐待孩子是犯罪!
對待這宗罪,我們0容忍!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願所有孩子都能在愛裡出生,在陽光下長大,帶著一張沒被父母欺負過的臉。
願我們都不負這一生最美的遇見。
END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轉載請聯繫爸媽研究所。作者:醉光陰。
▶部分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慄子
原諒孕期出軌後他偷腥六年
孩子偷偷把出軌證據發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