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駛進,變的是那份歲月,不變的是那份永恆的足跡。
中途島失敗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大勢已去,面對比自己強大數倍的美國海軍,日本航空艦隊指揮官西龍治郎炮製出了臭名昭著的「神風特別攻擊隊」。他提議讓特攻機撞美國軍艦「一機換一艦」,於是許多十六七歲青少年組成的自殺性質的敢死隊,成為了日本法西斯的炮灰。圖為一群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少年,臨死前面帶微笑。
然而,神風敢死隊的成員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自願執行自殺任務,許多人是迫於無奈,尤其是那些久經沙場的老飛行員,他們深知這一套自殺戰術的效果,「一機換一艦」壓根行不通,只能拖慢美軍前進的腳步。圖為日軍的「神風敢死隊」成員在執行任務前的遺照,拍完就要踏上沒有返航的死亡之路。
當然,日本海軍高層也不傻,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費用遠超飛機本身的價值,很少要求老飛行員執行自殺任務,執行自殺任務的也多數是學生兵,老飛行員多用來教學生兵開飛機,課程也非常簡單,就連最基本的降落也不用學,因為他們根本用不上。
這是日本本州島的高中女生正在捧著花束歡送前去「玉碎」的神風敢死隊飛行員的場景,些飛行員或許就是她們的同學友或是親人,這些年輕人更容易被「洗腦」,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狂熱到了極點。
圖為被「神風敢死隊」撞擊的美國軍艦,在一開始,美軍對這種大規模「自殺式攻擊」感到震驚,雖然給造成美軍不少的壓力和損失,但無法改變必敗的局面。
圖為「神風敢死隊」撞擊過後的美軍航母,甲板被撞出一個大洞並繞捎著熊熊大火,艦上的損管小隊正在全力熄滅。
圖為被「神風敢死隊」撞出大洞的飛行甲板。曾經經歷過這段戰爭的美國海軍老兵回憶:當數架飛機正在向我們的艦船俯衝而來,要麼我們將飛機擊落,要麼飛機就將摧毀我們。
戰爭尾末,美軍為了減少自身傷亡,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而製造「神風敢死隊」的罪魁禍首大西瀧治郎切腹自殺,逃過了戰後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