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操守自持,守廉明恥」的歐陽修為何在政治上建樹不多?

2020-12-16 文史不假

提起歐陽修,可謂是如雷貫耳,他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開創了宋代文風的新氣象。通過「古文運動」,把文字的意義和精髓都展現得淋漓盡致,無愧於文壇領袖的讚譽,更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一同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而且,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以外,宋代在歐陽修之後的其餘五位,都是直接或間接出自他的門下。可見,歐陽修當時在文學和思想領域的造詣都是非常精深的。

歐陽修(1007年8月——1072年9月),字永叔,號醉翁,生於綿州(今屬四川省綿陽)。雖然自號「醉翁」,但在廉潔自律方面卻「從來不醉」,據他的《廉恥說》記載:

廉恥,士君子之大節。若士君子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為,則天下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者乎。

歐陽修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他輾轉於各地任職,除了必要的飲食和衣物外,不曾購置一物,更不曾收受一物,為當時和現代都樹立了典範。

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歐陽修的這種精神得到了大力彰顯,甚至於中紀委和國家監察委都官方稱讚歐陽修「操守自持,守廉明恥」。

不過,歐陽修在文學成就斐然和為官品行廉潔的同時,他在政治領域卻建樹甚少,甚至顯得有些「天真」和「稚嫩」,推行的一系列主張和參與的一系列變法大都以失敗告終。接下來,我們重點聊一聊歐陽修在政治領域的舉措。

慶曆年間,範仲淹、富弼和韓琦等人深得宋仁宗器重,他們為了消除存在已久的「三冗現象」而除弊革新,共同上奏《答手詔條陳十事疏》。經仁宗下旨後,北宋開始推行以「明黜陟、均公田、精貢舉、強軍備、整吏治、減賦役」等為主的改革,史稱為「慶曆新政」。

作為言官,歐陽修的身份比較尷尬。按理說,應該以遵從祖制和謹慎持重為主,但卻非常贊同進行變法革新。一句話,他雖不是這次改革的主要發起者,可也是堅定的支持者。

隨著慶曆新政的開始,一些成績和矛盾也都逐漸凸顯了出來。歐陽修以整頓吏治作為自己的著力點,向仁宗皇帝多次上奏進言。但是,其中的一份奏疏卻給他和新政都帶來了波折,因為一句「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

很快,朝中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在守舊派的鼓動下,原先的觀望派們也加入反對陣營,開始對新政挑刺和找茬。而其中,反對聲音最高者竟是本不堅決反對新政的參知政事賈昌朝和御史中丞王拱辰。

為何?因為「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而賈昌朝和王拱辰分別是御史臺的前任大夫和現任大夫。於是,在他二人的帶領下,整個御史臺的官員都不幹了,大家紛紛擼起袖子反擊歐陽修,反擊新政。

因為歐陽修本人非常抗打擊,不僅個人品行端正,而且還深受仁宗信任,因此反對者們只好採取了迂迴戰術,開始尋找新政的其他支持者們下手。於是,遠在京外的許多新政支持者就成了目標,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歐陽修和範仲淹的好友滕子京。

滕子京在西北擔任涇州知州期間,違規使用軍費去犒賞了士兵。其實,這種情況在當時非常普遍,大家都見怪不怪,但他的確是違反了朝廷的律例。如今,言官們翻出此事來,就是為了打擊新政的支持者。

雖然,範仲淹、歐陽修等人都力保滕子京,使得他免於罷官奪職的處罰,但還是被貶往了巴陵郡任職。在這種背景下,範仲淹寫下了他的代表作《嶽陽樓記》,在文章的開篇就是: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在新政推行過程中,範仲淹、富弼等變法派和夏竦、王拱辰等反對派成了涇渭分明的兩股勢力。而魄力不足的仁宗皇帝,也逐漸產生了一絲的隱憂,擔心朝臣結黨亂政。於是,他在朝會後提了一句:「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眾卿都是君子,難道會結黨?」

宋仁宗此言並沒有明確的所指,至多也就是敲打敲打群臣而已。但是,歐陽修卻想多了,他回家後竟洋洋灑灑寫下了一篇足以堪比範仲淹《嶽陽樓記》的《朋黨論》。

結果,歐陽修再一次引爆了北宋政壇,據《宋史》記載:

人視之如仇。

宋仁宗僅僅為了警示朝臣要提防朋黨,可歐陽修卻通過《朋黨論》上綱上線,甚至還敢宣稱「偽朋不可取,真朋可取。只有真朋,方能天下大治。」以他看來,自己和範仲淹、富弼等人屬於「真朋」,而其他人則屬於「偽朋」。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與變法派決裂,彈劾疏像雪片一樣飛來,指責範仲淹、富弼、歐陽修、韓琦等人以變法之名結黨亂朝。就這樣,歐陽修通過自己「精湛的文筆」,成功實現了變法派與所有人的割裂,以至於宋仁宗都難以保住他們。

面對群臣的憤怒,宋仁宗只得選擇息事寧人,索性以朋黨的名義罷黜了變法派的大臣,比如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被相繼排擠出了朝廷。而《朋黨論》的始作者歐陽修,也以朋黨的名義被貶職。

在此之後,慶曆新政宣告失敗,就連之前已經推行的許多措施也都被逐漸廢止,北宋失去了一次中興的機會。

當然,慶曆新政失敗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如果單純將這個「黑鍋」由範仲淹或歐陽修等人來背,顯然是不合適的。不過,有一點卻是明確的,歐陽修在政治上的造詣遠不如他在文學上的造詣。

歡迎關注@文史不假,我們一起學習歷史。

相關焦點

  • 鄭向東:明大德以忠 守公德以勤 嚴私德以廉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
  • 歐陽修范文瀾等人憑什麼罵馮道是「無廉恥者」?
    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共十個皇帝,拜相二十餘年,人稱 「不倒翁」。馮道德政治生涯開始於後唐,後唐末年他在劉守光手下做參軍,後來投靠張承業。張承業把馮道推薦給李克用。到公元923年,後唐莊宗李存勖即位,馮道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明宗李亶時,任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其間上書明宗徽號,寫文三章,「其文渾然,非流俗之體,舉朝服焉!」
  • 中國傳統之治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
    討論道德操守所涉及的八個德目,有助於認識和理解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也能有益於從總體上把握中華民族傳統倫理思想的未來發展。《孝經》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被儒家視為整個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發點和基石。先秦以來,孝被廣泛用於維繫家庭倫理和社會秩序,被視為天經地義的公理。
  • 吉安市永豐縣被譽為歐董名鄉,歐是歐陽修家族,董是哪個家族?
    永豐縣有個永叔公園,永叔公園裡面有座歐陽修紀念館,還有一座狀元樓。永豐縣原本是吉水縣的永豐鄉,1054年與吉水縣分家,升級為永豐縣。永豐縣在歷史上有兩大望族,一個是瀧岡歐陽氏,一個是流坑董氏。圖為永叔公園,拍攝于吉安市永豐縣。
  • 禮、儀、廉、恥的恥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教育孩子或做人做事都喜歡用禮義廉恥這四個字,但真正懂得的人卻不多!禮義廉恥的意思是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指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關於義,通常都會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是指用殘暴或陰毒的方式傷害別人必定最終失去性命!關公的為人可以用義薄雲天來形容!就在於他對劉備的忠心和對人的仁義!即使曹操用最好的條件來厚待他,他也沒有失去信義,反叛劉備,投奔曹操!而曹操為了戲弄他,故意安排他和劉備的妻子一起住,他卻堅守男女有別,輩份尊卑而寧願自己在門口獨守崗位!此為義!
  • 不知道要做什麼時,不妨讀讀歐陽修吧
    就在今天,小編完成了早上的工作,枯坐在電腦前一個多小時。昨日列好的百家號文章提綱,明明昨日覺得熱血澎湃,今日卻一個字也寫不出。昨日計劃好的今日行程,卻提不出半點興趣。女兒在隔壁房間裡還睡著,自己卻不想看看她天使般的面容。
  • 【全國兩會大家談】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鍛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鍛造優良黨風政風提出新要求,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為整個社會道德建設樹立風向標。
  • 領導幹部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
  •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作者: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社長 王金海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並特別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
  • 歐陽修為何被稱為千古伯樂?唐宋八大家,他一個人推薦了其中5位
    但是歐陽修接二連三地選中人才,這絕對不是什麼偶然的事情了。三蘇都是歐陽修推薦給朝廷的。三蘇指的就是蘇洵和他的倆兒子蘇軾與蘇轍,這三個人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實在是高得不像話了。尤其是蘇軾,在文化界,幾乎是登峰造極的人物。唐朝因為李白而自豪,那麼宋朝便是因為有蘇軾而驕傲。
  •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把立政德擺在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
    明大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優勢。我們黨之所以能克服千難萬險,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一個又一個勝利,大步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就在於廣大黨員、幹部始終胸懷大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黨性,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清楚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可見,明大德是領導幹部政德建設的首要任務。  公德是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基本操守。
  •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大河網
    習近平強調,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恆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
  • 吉安先賢:文天祥的嶽父歐陽守道,跟歐陽修是什麼關係?
    歐陽修是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瀧岡村人,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母親鄭氏皆歸葬於沙溪鎮瀧岡村鳳凰山。 南宋時期,瀧岡村歐陽修的後人,重修了歐陽文忠祠。當時的廬陵歐陽家族代表人物歐陽守道,撰寫了《重修六一先生祠堂記》。
  • 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民政黨員領導幹部現場感悟政德精神
    全體學員跟隨講解員學習了「中共特工王」李克農、「喜松柏之氣概,念四化之早成」的聶榮臻元帥、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帥孟奇等革命先輩明大德的故事,「人民公僕」陳雲、具有「駱駝精神」的任弼時等革命先輩守公德的故事,「表老」張瀾、中共「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等革命先輩嚴私德的故事,深刻理解了「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真正內涵,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輩的高尚情操和政德精神。
  • 不守廉不守志,「留守處」守得住什麼?
    顯然,「留守留守」「留」是存在的形式,「守」是工作的目的。受組織委派擔任留守處負責人的文力,理應明白自己的職責職守,應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留人留心、守廉守志、盡職盡責,做好「留守」工作。孰料,文力卻反其道而行之,謀求「鞏固自身權力、獲取個人利益」,以致頻頻失守於廉、志,最終因「其法紀意識淡薄,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走上不歸路,教訓深刻。
  • 一個天才首席的操守
    荀彧是名士,有政治理想的名士。荀彧是謀士,有靈魂堅守與道德操守的謀士。匡扶天下,不爭名位,君子之道。這政治理想,與道德操守,是他名垂青史的根源,也是悲愴赴死的根源。 作為謀士,一個宏觀和策略分析師(二者集於一身),荀彧的專業能力是頂級的。
  • 歐陽修不僅是大文豪,也是一位「平生以獎進賢材為己任」的伯樂
    不止如此,細查其《文集奏議集》,屬於他推薦人才的奏議就有將近三十折,人數達四十多,除上列五人外,歐陽修推薦過的著名人物還有程顳、張載、司馬光、梅堯臣、宋敏求、劉羲叟、呂惠卿、富弼等。做為一個前輩,他「獎引後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
  •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是什麼關係?
    他要是能活到90多歲,都能親眼見到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擄,北宋滅亡,南宋偏安一隅開朝建國。 綜上所述,這五人的輩分就是:範仲淹和歐陽修是一代人,司馬光和王安石是一代人,蘇軾是前面四個人的後輩。你以為這就完了?他們就這點關係?錯,大錯特錯! 範仲淹和歐陽修兩人之間關係極好,是好哥們,範仲淹作為大哥,對歐陽修多有照顧。
  • 歐陽修駁斥莊子觀點,證實聖人之言多有謬誤,告訴你不可人云亦云
    拜託了,別跟著人云亦云了,要知道,這些"大神"的學說和理論僅代表他們的個人觀點而已,有點有腦子好不好,文化這東西一直在變,隨著歷史的步伐和社會的發展在不斷改變,文化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民族現象,地域文化的發展少不了民族認知局限,是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他們觀點只是一個時代,一個地域或者說是一個民族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