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南京最繁華的新街口地段迎來了一家兩層高、超過5000平米的潮流中心實體店——YOHO!STORE。
在這裡,挑選服飾將變得更有趣。你不僅能通過衣架旁的電子屏幕掃碼,快速獲取手中這件外套一切你關心的信息,還能在逛累了的時候,直接去一樓的咖啡廳休息,或是買些綠植回家。
當然還有更多的新體驗,它們都是YOHO!做出的新零售嘗試。
YOHO!在大眾眼裡並不陌生。它創立於2005年,是一個潮流文化傳播平臺。4年後,YOHO!BUY(下稱「有貨」)依託於YOHO!社區應運而生,成為一家面向全球年輕人的潮流品牌B2C電商。據YOHO!集團副總裁鈕叢笑介紹,有貨App目前用戶規模達1500萬,以16-35歲人群為主,其日活為30萬,月營收為3個億,毛利率在30%。
事實上有貨早就已經把目光放到了線下。2013年, 第一屆YO'HOOD全球潮流嘉年華在上海舉辦,吸引了數萬年輕人的聚集。鈕叢笑表示,他在那時感覺到年輕人對潮流文化的熱情,認為需要一個線下場所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
3年後,這個想法成為現實。
YOHO!STORE南京店
有貨在線上有1200多個合作品牌,因此在線下店有限的選品上,YOHO!集團助理副總裁靳曲會花更多的心思。一樓最重要的就是當月的主題賣場,YOHO!根據每年12個月定下的不同主題來更換品牌和款式,比如5月的「滑板」、6月的「世界盃」、7月的「花卉」,也會與線上品牌進行定製合作。
二樓是更高端的區域。YOHO!會在此陳列國外引進的獨家品牌,或是精心挑選的設計師品牌。而二樓整體更高的潮流格調,也會幫助YOHO!完成更多高端品牌的入駐。
靳曲告訴界面記者,目前店內賣得最好的除了Adidas、Vans等大品牌,還包括Stussy、BOY LONDON,以及明星品牌中餘文樂的Madness。
對於潮流品牌來說,線上與線下的差別也許比一般服飾更大。
「線下可以更好幫助線上,很多偏傳統的、或者很大型的國際集團,他們會考慮很多限量發售,他們不喜歡放在線上,大家感受不到這種熱潮。」靳曲表示,「就是把很精英的東西要放到線下,真正抓住線下才能看到消費者的畫像,大家都穿得特別潮的去線下排隊買,他們也需要這個。」
YOHO!STORE南京店二層
要捕捉靳曲所言的「線下消費者畫像」,最需要的是打通線上線下的技術與運營。有貨在這一過程中完成了「六個統一」,包括會員、庫存、價格、銷售、結算以及售後服務。
其中在會員方面,用戶的有貨App優惠券在線下也能使用。而除了購買服飾,會員的積分和打折也都適用於店內的咖啡廳、綠植、造型理髮、攝影等服務。沒有安裝過App的顧客,可通過現場店員手中的iPad完成付款。
據鈕叢笑表示,營業期間YOHO!STORE的新客佔比65%。參考美國同業線上線下2:8的比例,他認為線下其實還存在著大量新客,未來這個比例還可能繼續擴大。為此,他們將在一年內365天舉辦200場線下活動,譬如邀請代言人餘文樂來做籤售。同時,地下一層也在完善修建工作,預計今年9月開放,將引入更大眾化的潮牌。
YOHO!成立了近140人的技術團隊,獨立開發了基於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前後端系統,比如結合RFID智能貨架系統。
當顧客在店內拿起一件單品,衣架上方的顯示屏便會顯示其詳細的商品信息,以及線上消費者關於該商品的評價和試穿照片,並通過銷售大數據,計算出更適合搭配的單品進行同步推薦,提供線下消費者直觀的消費建議。
而這些衣架提取到購買的比例,也將與線上的數據一起用於商品吸引力評判乃至推薦系統的優化。
此外,當消費者選定商品進入試衣間,試衣鏡上將會顯示其帶進房間的每一件貨品詳情和評價,在試衣過程中,如發生尺碼不符或想換個顏色的情況,可點擊鏡面上的服務按鈕,呼叫店員提供換色/換碼服務。
鈕叢笑介紹,有貨有專門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I的技術部門。如果顧客手機裡面裝了有貨App,每個人的訪問界面看到的商品是不一樣的。而他們未來一年內追求的是「一對一」營銷,比如為習慣滿減的用戶送優惠券,為更喜歡包郵的用戶提供相應活動。
據YOHO!方面提供的數據,YOHO!STORE近期每日客流量約5000人,平均客單價在1000-1500元,月流水大概300萬。鈕叢笑表示,這家店如果做到每月600萬收入即可達到盈虧平衡。
YOHO!目前已經確定了著眼於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的擴張計劃,下一家YOHO!STORE也許就開在三裡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