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經營轉型新格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廣發銀行手機銀行...

2020-12-22 大洋網

11月19日,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以「機智如你,常伴左右」為主題,對外發布手機銀行6.0年度版本暨涵蓋個人網銀3.0、微信銀行3.0、小程序2.0在內的多渠道服務矩陣。該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宗旨,將抗疫、扶貧、普惠與加快線上化、數位化經營轉型有機結合,危機中覓新機,推動建立以線上渠道為載體、以經營的線上化和線上渠道經營為兩翼、以保銀協同和數據驅動為引擎、以價值創造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一體、兩翼、雙引擎」線上化數位化經營轉型新格局。

經營「在線」,推動數位化經營轉型變革

廣發手機銀行歷經3.0體驗改版、4.0重構重建、5.0客群建設深化,6.0進一步承載傳統經營線上化數位化轉型重任。推出城市服務專區2.0,支持分支機構「線上開店」,快速部署地域性、特色化服務內容;推出客戶經理雲店,支持一線人員快速配置「線上工作室」,強化客戶經理線上化、專業化服務能力;推出在線營銷平臺2.0,活動組織部署全流程線上化,在提高經營質效的同時,讓銷售合規和普惠服務都找到了新抓手;推出分行客群專區,擴展屬地化、差異化經營優勢,有效延伸專業服務覆蓋面。據了解,目前該行各類線上化經營工具已支持自定義客戶標籤,可自由組合對目標客群開展高效且精準的服務。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粵港澳大灣區、東三省等國家重點區域的24家分行實現「線上開店」,金融服務與客戶距離更近,「想您所想」逐步成為現實,圍繞線上化、數位化轉型的體系化安排不斷完善。

保銀協同,挖潛差異化綜合金融優勢

作為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以「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保險業金融服務商」為目標,深入落實「重振國壽」戰略,挖潛綜合金融優勢。手機銀行作為連接保險、銀行、客戶的主渠道,推出國壽精選專區,集成集團保險、基金、養老保障等產品,打造集壽險、財險、養老保障、基金、年金服務、電商扶貧等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專區。升級推出「國壽聯盟」2.0版本,通過入口整合、產品聚合、視覺融合,打破服務邊界壁壘,實現「一個客戶、一個手機、全集團服務」新模式。同時,該行探索建設「分行國壽俱樂部會員專區」,為俱樂部會員客群提供量身定製服務方案,深挖線上化、差異化保銀協同潛力,千方百計化綜合金融優勢為勝勢。

「聲控」全局,致力引領線上服務新模式

隨著銀行APP功能的不斷升級豐富,對於多數客戶而言,在APP中快速找到想要的服務已成為新挑戰。廣發手機銀行近年來致力於解決這一痛點,持續構建以「聲音」為載體的新交互服務體系,推出了智能語音搜索,6.0更進一步在輸入、導航、轉帳、播報等方面推出多項創新應用,進一步升級「小智小智」全局智能語音場景化交互體驗,實現多輪語音交互,通過語音喚起小智進入AR場景,實現手機銀行與客戶,虛擬與現實之間自帶神態和動作的對話交流;部署聲紋應用,推出聲紋登錄、聲紋同名轉帳等便捷功能,配合已實現刷臉等科技應用,始終在高效辦理業務的同時,給到客戶「好看、好用、好玩、好找」的全新體驗,「零接觸」防疫服務實效不斷鞏固和深化。

數據驅動,「機智」如影隨形

廣發手機銀行持續夯實數位化運營能力建設,部署渠道數據埋點,刻畫線上用戶畫像,通過大數據個性化基礎服務應用「預知」客戶需求,結合專家經驗生成「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推薦模型;搭建線上「自助問答+智能客服+人工服務」三大梯次服務體系,自助問答、智能客服支持文字語音播報,人工客服可推送精準消息觸達客戶;建成「客戶聲音管理平臺」,多渠道收集客戶聲音,運用大數據、機器學習、語義分析等數位化工具,有針對性地推動服務改進及流程優化。圍繞「人智+機智」「 自選+智選」,廣發銀行兼顧客戶個性化自主選擇和數位化智能識別,建立了用戶和產品、服務、活動之間的智能「連接」。

內外兼修,構建雙循環服務生態

面對新冠疫情常態化考驗,廣發手機銀行在危機中積極覓新機。對內延展連接幅面,持續集成C(對私)G(政府)B(對公)等各類服務能力,推出線上中央財政非稅繳費、跨省異地交通罰款繳費、「稅銀通2.0」服務,新推的便民服務專區,支持辦理存款證明開立、電子發票、房貸報稅、醫保電子憑證、電子社保卡、稅費查詢繳納等諸多業務;全方位滿足長者客群需求,推出愛心版手機銀行,提供專屬理財、健康醫養和老年大學等專屬服務,打造優質客戶體驗;持續升級帳戶查詢、轉帳等基礎高頻服務,帳戶交易明細查詢年限延長,轉帳記錄實現收支雙向覆蓋,他行卡轉入體驗更加便捷。新增的大額預約取現、同號換卡原來只能在線下辦的業務,讓客戶足不出戶盡享便利;「掃碼存款」服務,客戶不用帶卡,只要有廣發手機銀行,就可以在網點辦理現金存款業務等。

該行還及時在手機銀行等移動端推出防疫專區,協同集團其他成員單位推出「脫貧攻堅」等專項服務,支持「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商品銷售,把金融央企服務疫情防控、助推脫貧攻堅等任務落到實處。

渠道聯動,布局多層次服務矩陣

廣發銀行本次隨手機銀行6.0一併推出的還有個人網上銀行3.0、微信銀行3.0和微信小程序2.0。其中,個人網銀實現了頁面布局UI、重點功能交互、入口引流3大板塊的全面提升。同時強化與手機銀行互動,掃一掃網銀頁面即可通過手機銀行便捷購買產品、參與活動;微信銀行3.0新推服務大廳,聚合對客服務輕應用;理財、保險、基金、存款等欄目全新改版,新推分行專區,支持本地化經營服務;微信小程序2.0,作為輕量級便捷服務窗口,推出理財頻道及各類快捷服務,專屬海報分享功能,對接數位化基礎能力。廣發銀行以手機銀行為主,渠道之間互相導流,各渠道協同的線上渠道矩陣框架業已形成。

「智慧、無界、普惠」,廣發銀行不斷深化線上渠道「保銀協同,搞建設,提質量,創價值」建設宗旨,積極引領移動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持續探索銀行線上化數位化轉型發展路徑。目前該行線上渠道銷售佔比已超九成,手機銀行、個人網銀服務客戶雙雙接近5000萬戶,手機銀行已成為該行主要對客服務和銷售渠道,為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有益探索。

(資訊)

相關焦點

  • 「未來銀行」廣發銀行王兵:踐行科技賦能促發展,構築「數字廣發...
    來源:金融界網站疫情期間,銀行的「非接觸式服務」需求凸顯,去人工化的全在線業務及智能化的業務模式促使傳統銀行向數位化銀行轉型,而疫情顯然成為銀行線上業務的推手,催生銀行服務的技術變革。 在數字經濟浪潮背景下,金融界對話廣發銀行副行長王兵,共同探討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之路。
  • 銀行媒體融合,打造發展新格局
    N海都記者 陳晉 包華 文/圖12月17日,光大銀行福州分行與海峽都市報社在福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孵化「媒體+金融+網際網路」的數字產業新生態。光大銀行福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高名安,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饒新冬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 廣發銀行的獨具匠"新":解讀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主題
    積極踐行國家政策,助力構建新開放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
  • 廣發銀行手機銀行榮獲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2020年度傑出手機銀行」
    12月16日,由和訊網主辦的2020年財經中國年會暨第十八屆財經風雲榜銀行峰會在京召開,會上重磅揭曉第十八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之銀行業評選結果,廣發銀行手機銀行獲評"2020年度傑出手機銀行"。  獲獎理由:  廣發銀行深耕"線上化經營轉型",手機銀行客戶規模實現三年翻番,新增客戶轉化率超九成,客戶AUM資產佔比近九成,渠道銷售佔比逾八成,線上全渠道銷售佔比高達95%
  • 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赴廣發銀行調研
    7月31日,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赴廣發銀行調研。  調研會上,王濱肯定了廣發銀行上半年工作成績。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廣發銀行沉著應對、頑強拼搏,緊緊圍繞「重振國壽」戰略和「三步走」目標,為「重振國壽」縱深推進貢獻了廣發力量。
  • 廣發銀行信用卡開啟汽車金融發展新時代
    據了解,今年年初,廣發銀行打造了的全新汽車金融生態體系,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並構建了以5000萬客戶量級APP「發現精彩」2000萬用戶規模官微小程序三位一體平臺,形成了客戶選車買車與用車養車的服務鏈條,對接行業頂級供應商及車企,通過網際網路化的模式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從而打造出巨大的成長空間與收益。
  • 廣東華興銀行全力助推 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中,廣東華興銀行「立足珠三角核心區、協同沿海經濟帶實體經濟發展、助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生態農業」,積極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建設,扶小助微、支持實體經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廣東華興銀行推出了包括信貸資源精準投放、打通快速審批通道、推出風險緩釋措施、加大線上支持力度、落實落細減費讓利、加快金融產品創新等內容的「華興六條」,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 風正揚帆時 奮進譜新——贛州銀行邁向高質量發展
    「20年來,一代又一代贛銀人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的本源,推進合規與發展和諧共生,推動改革與創新齊頭並進,為贛州銀行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全體贛銀人定當牢記囑託,感恩奮進,開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站在時代發展的風口浪尖,贛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相發如是說。
  • 2020金融界未來銀行年會 聚焦數位化轉型 共話資管新發展_銀行業內...
    尤其是自2020年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經濟遭受重創,一方面,銀行業信貸需求下降,線上化、非接觸式服務需求飆升,同時,尚在適應資管新規、處於艱難轉型階段的資管業務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關鍵節點,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業如何開啟發展金融科技,實現數位化轉型成為重中之重。
  • 2021銀行轉型四大趨勢
    零售化:消費需求持續升級,零售轉型發展可期雙循環格局驅動消費需求升級,銀行零售轉型前景可期。在需求側三駕馬車中,消費已自2014年起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背景下,擴大內需將成為重要抓手之一,我們預計銀行業消費信貸規模有望受政策端、需求端和網際網路發展的共同驅動,保持較快增長。
  • 構建「未來銀行」 興業銀行智慧網點轉型全面提速
    這些「黑科技」背後,是興業銀行從「數據治理、客戶分層經營、流程管理、產品管理」四方面破題入手、致力系統性解決問題,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的不懈努力。客戶進門時,人臉識別系統通過數據交互定位客戶,基於該行已構建完成的零售客戶標籤體系,提供「千人千面」的精準服務。
  • 張芳副秘書長在村鎮銀行助力普惠金融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
    完成村鎮銀行行業發展報告、「防範化解風險」調研報告、「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調研報告等,充分展現村鎮銀行在落實國家戰略和監管要求,服務縣域實體經濟的突出作為;總結經驗成果,引領村鎮銀行防控風險、少走彎路,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努力,村鎮銀行在構建我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農村普惠金融體系,助力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 細品銀行「2021新年賀詞」 看清各家數位化布局重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數位化智能化是時代的最強音,要堅持創新驅動,把握數字經濟脈搏,加強數位化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和資源投入,從全集團、全鏈條視角,推動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業務創新重構,掌握新格局下市場競爭的戰略主動,鍛造制勝「新賽道」的硬核能力,跑出創新突圍的「加速度」。
  • 棗莊農商銀行:念好「四字經」 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棗莊農商銀行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組織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黨員集中學習等形式,深刻學習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念好新、精、優、強「四字經」,著力實現農商銀行高質量融合發展。
  • 廣東華興銀行服務大灣區發展新時代
    在此背景下,廣東華興銀行「立足珠三角核心區、協同沿海經濟帶實體經濟發展、助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生態農業」,積極參與「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建設,扶小助微,支持實體經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激發大灣區「基因」促進大灣區金融融合廣東華興銀行是一家紮根於大灣區的混合所有制商業銀行,具有鮮明的「大灣區」基因。
  • 2020金融界未來銀行年會——聚焦數位化轉型 共話資管新發展
    尤其是自2020年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經濟遭受重創,一方面,銀行業信貸需求下降,線上化、非接觸式服務需求飆升,同時,尚在適應資管新規、處於艱難轉型階段的資管業務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關鍵節點,中國銀行業如何開啟發展金融科技,實現數位化轉型成為重中之重。
  • 魏曉明與廣發銀行合肥分行王家銘一行座談
    8月11日上午,市委書記魏曉明會見了廣發銀行合肥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家銘一行,雙方就深化務實合作進行座談交流。市領導張君毅、胡紅兵參加。魏曉明指出,近年來,安慶著力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基本消除,產業結構重塑格局正在形成,中心城市承載力和集聚效應持續增強,對外開放優勢日益凸顯,安慶發展站在了新的平臺和起點上。
  • 廣發銀行科技賦能「智慧轉型」 首家5G+智能網點聚焦五大觸點
    《投資者網》曹璐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線上業務的不斷拓展和延伸,銀行業也在積極擁抱金融科技,不斷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作為業內最早開始智能化網點布局的銀行之一,廣發銀行顯然在這一方面頗有經驗。日前,《投資者網》走訪了廣發銀行在廣州天河區海月路的首家5G+智能網點。
  • ...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訪徽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學民
    近年來,徽商銀行紮根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積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請您談談徽商銀行這些年來所取得的成績?  吳學民:徽商銀行是經原中國銀監會批准,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
  • 招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追本溯源面對「四期疊加」(宏觀經濟增速下行、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異業競爭),2014年招商銀行系統提出加快實現「二次轉型」,打造「輕型銀行」的戰略轉型目標,本質是指以更少的資本消耗、更集約的經營方式、更靈巧的應發能力實現更高效的發展和更豐厚的價值回報,具體體現在「輕資產、輕經營、輕管理、輕文化」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