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去別人家做客,也不想別人來你家玩耍,通常是這4種心態的人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朋友、親戚、同事之間的來往,少不了會聚在一起吃飯。尤其當幾個朋友家庭之間關係很老友,孩子們也玩得來的,自然就會相約到某個朋友家裡做客玩耍。

自古以來,我國都是禮儀之邦,奉承好客之道,古語有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有緣來相聚,我們都會熱情好客地招待他們。上至親戚之間互相走動,下至朋友同事之間互相拜訪,我們都進行著人情往來,促進彼此的感情維繫。

但是,放在今天,我們大部分人的交友思想發生了變化。大部分尤其年輕一代人不喜歡社交,甚至會恐懼社交,情願一個人待在家裡打遊戲也不想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節奏,也不會主動去敲開別人家的門。

當出現以上這種情況時,這類人無非就是有這4種心態的,看看你自己是不是。

1、不想改變生活節奏去迎合別人

朋友琳琳曾說:她不害怕獨處,只是害怕別人突然來訪

琳琳畢業後在大城市裡打拼,在城中村租了一間一房二廳的小公寓。平日周末在家時,怎麼舒服怎麼來,亂糟糟的頭髮,滿臉油光,她都是簡單洗漱後就開始抱著波斯貓在看書。到了飯點就簡單下個雞蛋面,一邊看電影一邊吃,吃完隨手一放就完事,連洗碗的衝勁都沒有,只想躺在床上擼貓看電影。

寧靜舒服的周末輕鬆自在地過去了。但是,最讓琳琳頭疼的是,難得周末放假卻有朋友來訪

琳琳在周五晚上收到朋友阿莉要過來做客的消息後,心裡一直想著這件事,甚至連周六也在惦記朋友要來做客的事。直到周日一大早,她美美地洗了頭,換了一身正式的衣服,還把每個角落都打掃乾乾淨淨。從早上一直看著時鐘等待朋友阿莉的到來,誰料阿莉臨時有事,需要推遲2小時過來。對於琳琳來說更是折磨,她整天忐忑不安,既不能做自己的事,生怕朋友突然來了,又不想白白浪費周末在家休息的時間,左右為難。

用琳琳的話來說,根本不想別人到我家做客,尤其在周末,難得自我放鬆的時間和私密空間裡,又要打扮一番來迎合朋友的到來,那種心情比起上班更累。

2、不想做客套寒暄的表面功夫

每當朋友來你家做客,你自然就會做出主人家應有的模樣。斟茶遞水,洗好水果端上來,跟客人噓寒問暖等等。

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要說些什麼,生怕這個話題結束後,找不到別的話題會讓空氣瞬間凝固,引發雙方的尷尬。也怕自己照顧不周到,讓客人感到備受怠慢了,總之有客人到訪就會時時刻刻都提起心眼,渾身不自在。

周末表姨到訪家裡,周婷被媽媽從房間裡拉出來應酬。周婷跟表姨不熟,但是長輩來拜訪,怎麼說都要出來接待一下。

周婷坐在沙發上,聽著媽媽和表姨的交談,她根本聽不進去,但也不好意思低頭玩手機,這顯得多沒禮貌啊。偶爾表姨關懷地問周婷的工作情況時,周婷也只能客套地回應。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有這種經歷,面對不熟悉的人到訪,也要假裝熱情地寒暄幾句,家人會收斂一切壞脾氣,壞習慣,在客人面前表現出最好的一面。當客人走後,又會恢復到原貌,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做表面的功夫。

3、擔心自己的家寒酸,怕別人笑話

記得在我高中那年暑假,我到好閨蜜的家裡做客。當時是臨時起意,我在她家附近購物,順便約閨蜜出來喝奶茶,閨蜜直接邀我上去家坐坐。

來到閨蜜家,她爸爸坐在沙發裡看報紙,閨蜜在廚房裡倒茶,我打了招呼後一屁股地坐在另外一個獨坐沙發上,結果我大喊一聲「哎呀」,原來沙發是壞掉的,底座的木框已經斷了,表面沒什麼問題,坐下去就會整個人都陷進去。

閨蜜的爸爸顯得十分緊張,他招呼我坐另外的椅子,隨後移開沙發。閨蜜笑著走出來,開玩笑地怪責我坐壞了她家的沙發,要我賠錢。只見他爸爸很尷尬,隨後還把家裡一些破舊的東西都藏好,不讓我看到。

其實,聽閨蜜說,她爸爸不太喜歡別人來家做客,因為家裡不是很富裕,壞家私、壞風扇、80年代的舊式電視機等等,自己一家人使用是得心應手的,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有客人來做客時,這些東西都是一個丟人現眼的,讓人覺得很寒酸。

同理,她說爸爸也不愛去別人家做客,免得看到別人家裝修富麗堂皇,連一個擺件都是昂貴的,怕孩子心裡會有對比。所以,他爸爸不想向別人暴露自己的缺點,也不稀罕看到別人家的奢侈,用他爸爸的話來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過好自己生活就行,無必要互相打攪。

4、擔心給別人添麻煩

鄰居家的孩子喜歡來我家做客,我孩子喜歡跟這個哥哥玩,我也很樂意。但是,自從孩子們玩熟了,就開始肆無忌憚。一開始我會客氣地拿雪糕、餅乾、牛奶給小朋友們吃,久而久之,男孩覺得太熟了,就開始自作主張地翻查我家的櫃筒。

好幾次,我發現自己雜物房的儲物箱打開了,裡面的物品都翻出來了。我心裡是有些不滿意,但也不會多說什麼。接下來,每次男孩來玩耍,他媽媽都會來做客,為了盡地主之誼,我會熱情招呼。男孩的母親也是一個不客氣的人,嘗過我做的甜品後,她想讓我給些原材料她回家做。看到我家有準備扔掉的東西,她都會拿回家。

還有一點,孩子之間玩耍磕磕碰碰是有的,在我家弄傷別家的孩子真的會過意不去。同時,我也擔心孩子去別人家玩耍,搗亂別人家的東西就不太好了。而且我們去朋友家做客,別人也要客氣招呼你,十分不好意思。

現在的社交方式多樣化,很多人也不願意面對面交流,更不願意去打擾別人的生活。總的來說,不想去別人家做客,也不願意別人來你家玩耍的人並不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大家相處好就可以了。

以上4種心態的人,看你是不是?歡迎分享你的看法,評論區見。

我是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不想去別人家做客,也不想別人來你家玩,通常都是這4種心態的人
    但是,放在今天,我們大部分人的交友思想發生了變化。大部分尤其年輕一代人不喜歡社交,甚至會恐懼社交,情願一個人待在家裡打遊戲也不想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節奏,也不會主動去敲開別人家的門。當出現以上這種情況時,這類人無非就是有這4種心態的,看看你自己是不是。
  •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忽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都很久沒有去別人家了,也沒有親戚朋友來自己家了,也懶得去串門了。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往往是這幾種心態。對於人際交往,看得越來越透了,也真的看淡了。1.「互不打擾」的心態,不想麻煩別人,也不想別人麻煩自己。同事麗珍說:「昨天,我表姑帶著孫子來我家,到處都被翻了一遍,亂糟糟的。
  • 如果你不想工作,也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多半是這幾種心態
    如果你不想工作,也不想和別人打交道了,多半是這幾種心態。一邊是生活的無奈,一邊是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壓力,想要逃脫,但是無處可逃,活得很累。1.工作很累,但收入太少,越來越厭倦這份工作。你為什麼要工作?如果不是為了賺錢,你肯定不會去工作。
  • 如今你還願意讓「別人來你家做客」嗎?
    過去,許多人每逢過節都會邀請其他人回家以與鄰居保持聯繫。每個人彼此見面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讓「別人來家裡做客"下面我們來聽聽她們的說法.陳女士:我不太願意讓別人來家裡做客。因為家是最溫暖的。
  •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父母怎麼處理好?有些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對自己的物品很有佔有欲,有時去有這種孩子的家庭做客,小孩就對我們很有敵意,可能覺得寶寶小不想帶他一起玩,還有種趕我們走的意思,反正看情緒讓我們覺得很不舒服,作為寶寶的媽媽,有時覺得心裡很替寶寶委屈,還不能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有什麼好的方式來處理嗎?
  • 人到中年,不想與人打交道了,大概是這幾種心態!
    沉默,不是不想說,不是沒了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而是沒了與人逢場作戲的興趣,懂得了,人活著,還是要忠於自己的內心,從心而活。人到中年,不想與人打交道了,大概是這幾種心態,不知道你是否也這樣。靠自己,不再期望,也不再指望別人,你就不會有失望了,你就能更好地活出自己。2、順其自然的心態,一切看淡,一切隨緣人到中年,漸漸明白了,有些事,不是自己能決定的,無須過於執著;有些圈子,根本不適合自己,沒必要強融;有些人,再強求也沒用,還不如順其自然的好。
  • 被別人說「沒教養」的孩子,通常有4種特徵,查查你家孩子有嗎?
    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會願意聽到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說成「沒教養」,但現實生活中沒有教養的「熊孩子」非常多,他們大多有下面4種特徵,查查你家孩子有沒有。1、唯我獨尊:很多沒教養的孩子,都是「唯我獨尊」的性格,他們不會為任何人考慮問題,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稍有不順心就會發脾氣、打罵他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請別人來家裡做客?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請別人來家裡做客?三個女人告訴你真相導語:過去人們很喜歡將自己的朋友專門請到家裡來聊聊天,大家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吃飯,是很溫馨的事情。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請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了,這背後也透露出許多社會現狀問題,為什麼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請別人來家裡做客?三個女人告訴你真相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請別人來家裡做客?三個女人告訴你真相導語:過去人們很喜歡將自己的朋友專門請到家裡來聊聊天,大家坐在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吃飯,是很溫馨的事情。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請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了,這背後也透露出許多社會現狀問題,為什麼這個現象越來越普遍呢?三個女人說出了真相。
  • 為什麼有的人,非常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01-家,是安靜的,溫暖的,更是每個人在心裡唯一的淨土。家是一個放鬆的地方,讓人心情舒暢,怡然自得。家淨人安,福氣自來。別人周末都睡一個懶覺,好好休息一下,或是陪陪孩子。然而他們家裡的兩個人一到周末就喜歡讓人來家裡做客。因為這件事,妍妍和老公,還有婆婆沒少鬧過矛盾。讓妍妍委屈的是,婆婆和老公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從不體諒妍妍伺候一桌子人,過後還要洗碗收拾屋子的辛苦。
  • 人越長大,越喜歡獨處,不想說話,通常就是這3種心態的人
    雖然說人是群居動物,要想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生存,就必須懂得與人打交道。尤其是在年輕時期,喜歡熱鬧繁華的夜市街頭、喜歡激情澎湃的酒吧酷炫音樂、喜歡成群結隊去露營、喜歡一群好友喝酒到天亮。這種精力仿佛跟年紀和心智是成正比的,人越是年輕,越有資本去揮霍。但是,不得不說,當我們年紀越大,這種心態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別人給你檳榔,你不想嚼怎麼辦?別直接拒絕,聰明人這樣做
    別人給你檳榔,你不想嚼怎麼辦?別直接拒絕,聰明人這樣做檳榔這種東西,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吃過,或者是說嘗試過,初嚼的時候有一種辛辣感還有一些較為濃烈的氣息,越往後嚼,甘味就從檳榔中迸發了出來,充斥在口腔當中,並一直進行蔓延。
  • 4種方法去鞋臭,去別人家脫鞋不尷尬,簡單好用!
    腳氣除了奇癢難耐,最尷尬的還是感染腳氣的人多半會有腳臭。而且這種皮膚病很難根除,稍不注意腳上的真菌沾染到其他人的衣物鞋襪上還會傳染給別人。常見的腳氣病一般表現為腳丫子癢,脫皮,並且伴有少許粘液。嚴重的還會引起腳指甲病變。夏天穿涼鞋的時候十分難看。有腳氣的人最怕的就是去別人家進門就要脫鞋。要是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他們寧願不進門,一脫鞋整個人就變得非常尷尬,生怕別人聞到異味。
  • 我不想再被安慰,也不想要安慰別人了
    我不是孩子了,所以受了委屈後不想大哭大鬧讓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沒人知道就不會再有人來安慰我。人嘛,就是越活越憋屈的。我們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哭著告訴大家自己餓了、渴了、累了,然後就會有很多的人來安慰我們。
  • 妻子哭訴:「對,我就是不想回你家,更不想跟你父母一起過年」
    然而,自己每天忙個不停,卻沒有人體諒她,還總找茬、挑刺。嫌棄曉楠做飯不好吃,不符合他們口味;說曉楠拖地不乾淨,婆婆甚至要求她蹲在地上一點點擦;家裡來了親戚,兩大桌十幾口人的飯,都是曉楠一個人張羅、忙活,別人吃飯、聊天、打麻將,她卻忙著端茶倒水、做飯,然後收拾桌子,洗碗。
  • 別人請你參加聚餐,不想去,別說「我有事」,聚餐師傅都這樣
    別人約你參加飯局,不想去別說「我有事」,飯局高人這樣做對於別人邀請你參加飯局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本身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參加的,一個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懶的原因,覺得答應他的話,就要浪費自己的一些時間。用這些吃飯的時間,還不如在家裡面看看手機,睡睡懶覺之類的。
  • 人到中年,不要再讓這3類人來家做客,小心你家的「福運」被奪走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生活中有很多人對待客人都是很熱情的,無論對方是富裕還是貧窮,既然你來我家了,那麼來者即是客,自然要好酒好肉的招待你。話雖如此,但是你也得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到中年,不要再讓這3類人來家做客,小心你家的「福運」被奪走,不要覺得太功利,經歷過的人都懂,不信的話你接著往下看。一、蹭吃蹭喝的人。
  •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交軟體開始迅速流行。很多人開始用社交軟體來發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去哪裡玩,我們就會開始選擇照片來發朋友圈來分享自己的心情。當我們出去吃大餐,會給菜品拍一個美美的照片,通過把照片發送到朋友圈來分享自己一天的好心情。但是也會有一些與此截然相反的情況。比如說在你的身邊其中也會有一些人,他們不怎麼發朋友圈,在朋友圈裡面幾乎看不到他們的蹤影,甚至他們也不會去看別人的朋友圈,也不會為他們的朋友圈分享點讚。那麼不發朋友圈的人究竟是那幾種人呢?
  • 易經:人到四十九,這三類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深意的
    易經建議: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可久留,是有含義的人一但到中年,絕大部分男人會感到十分困惑,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敢於與天地抗爭的毛頭小子了,想說的話不能說,想做的事不能做,人生中有太多的顧忌,也有太多的遺憾。
  • 熊孩子去舅舅家做客,一直保持「坐立難安」狀態,背後原因太搞笑
    如果有親戚正好是孩子的老師,那麼孩子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位親戚呢?最近有一個小男孩的表現笑翻了一眾小夥伴。熊孩子去舅舅家做客,一直保持「坐立難安」狀態今天的主角是個小男孩,在原先的時候他是非常喜歡去舅舅家做客的,自從舅媽成了自己的班主任之後,他就一改原先的風格,不再想要去舅舅家了。這不,媽媽又帶著他來到了舅舅家,而恰巧舅媽也在家,也就是小男孩的班主任也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