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不爆炸,床都不會下,地球不重啟,我就不早起。
冬天來了,萬物冬眠,鴨老師又到了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氣的季節了。
傳統的鬧鐘已經不起作用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鬧鐘APP吸引了鴨老師的注意。
比如說,要先做對一道算術題才能關掉的鬧鐘,要給綿羊餵草的鬧鐘,還有的鬧鐘要求你在睡前設定一張照片作為鬧鐘的解除方式,可以是家裡的角落,可以是你家樓下的設施。當鬧鐘響起時,需要拍一張同樣的照片才能解除鬧鐘。
如果這些鬧鐘都不能拯救你,或許還可以試試個性化定製的叫早服務。
在某寶上輸入「叫醒」「早安」等關鍵詞,就會跳出一些提供叫醒服務的產品,價格在10~20元不等,還能包周、包月、包年,可以說是考研黨和考證黨的福音了。
月銷量最高的能達到7000筆,超過2000筆的店家也不在少數。
這些叫早員又叫「陪陪」,蘿莉音、正太音、御姐音,你想要的音色,ta們都有。
叫醒服務的流程是這樣的:第一次電話確保讓你睜開眼,和你道早安、督促洗漱,確保客戶離開被窩。在五、六分鐘之後,叫早員會打來第二通電話,確認完成徹底「叫醒」,服務才算結束。
叫早還分為「標準」和「強勢」兩種模式。普通叫早10元/次,強力叫早20元/次,強勢模式呼叫次數能多達15次,用「電話轟炸」確保把你從床上拉起來。
看似只有一句早安,「陪陪」要做的準備工作其實不少。比如,有的叫早員會提前查好天氣情況,有的會跟你聊學習和工作的進展,不僅要溫柔耐心,還得找話題、會聊天、不冷場。
這些店家不僅提供叫你起床的服務,還能催睡、哄睡。
其實這些叫早服務,和近年來「萬物皆可虛擬」的趨勢密不可分。從一開始興起的「虛擬男友/女友」,到今年走紅的「七夕青蛙」,還有遊戲陪練、語音連麥,各式各樣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民政局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已達2.4億,陪伴需求成為年輕群體一大重要訴求。有溫度的聲音能給人帶來陪伴感,這些虛擬服務的興起,實際上給孤獨、焦慮、壓力大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傾訴的渠道。
說回叫早服務,鴨老師覺得吧,要想早起,早睡才是王道。睡飽了才能有力氣搬磚不是?
同是起床困難戶的你,今天早上起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