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裡滿大街跑的都是豐田、本田、三菱,但是依然會時不時地在某條大街看到那親切的漢語。
婷姐說在泰國會英語的年輕人很好找工作,但是會中文的年輕人工資更高。在泰國招聘群裡面看到一私立小學招募中文老師,開價30000泰銖/月(折合人民幣6000多元),雙休、包吃住,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心動了?這些事實無時無刻在提醒我,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新年到了,見慣了鋪天蓋地的蝌蚪文和滿大街的「薩瓦迪卡」,我想去尋找一下中國特色,這一刻我深深地思念我的祖國和家人。
依然是15分鐘一趟的公交車為首選交通工具,因為便宜啊,到哪都是8泰銖。
從考山路(文藝青年聚集地)到唐人街,差不多3公裡的距離。百度地圖不懂事似的地讓我步行過去,好在我平時徒步爬山比較多,在志玲姐姐的引導下一路走走停停,這次百度沒有把我引進黑乎乎的小胡同。
到達唐人街時太陽已經要睡覺了,黃色的面孔越來越多。
頭頂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紅燈籠,就像到了縣城裡面的集市一樣,人群中時不時地傳來一句熟悉的普通話。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個炒板慄的攤位或是一家賣燕窩的商鋪或者一家金店,據說很多廣東人在這邊做生意。
在曼谷沒有步行街,除非機動車進不來,在行人如織的馬路上,汽車、摩託車來回穿梭即使這樣,這裡的大街小巷都被擺地攤的商販佔滿了,活脫脫的一個線下淘寶市場。
在這裡泰國人將土地的利用率精確到了平方釐米,狹小的人行道,每隔一米距離就能看到一地的商品。路過一個賣二手手機的商販,他將手機像砌房子一樣地摞在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部華為手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促使我我拿起了這部手機(其實是因為我的新款華為手機不支持谷歌系列軟體),搗騰半天找不到中文語言設置在哪裡,商販是個衣著普通甚至有些破舊的中年男人,我有點意外他能聽懂英語,他說2000泰銖,另外一部成色較新的三星手機他開價3000泰銖。
這個價格著實不將人民幣放在眼裡,我直接跟他說拜拜了。
街上響起了敲鑼的聲音,是一隻舞獅隊在「巡邏」,我以為是華人為中國春節準備的特別節目,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家金店開業。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不遠處響起了鄧麗君經典的《甜蜜蜜》,像回到了80年代的香港(我沒去過80年代的香港,不知道判斷的對不對)。鄧麗君在泰國很受歡迎,看到了好幾個賣她專輯的攤位,不知道是不是泰國人講話的口音跟鄧麗君一樣溫柔的緣故。
各種水果、小吃整齊劃一地在主幹道上一字展開,食物的熱氣映襯著暖黃的燈光,煙火氣十足。穿著旗袍的女人在攝影師的指引下一會兒左手叉腰,一會兒輕撫秀髮,頗有民國女子風範。
在眾多還算熟悉的小吃當中我發現了一種東南亞特有的小吃,張明說:「旅行,重在體驗」,但是我卻沒有興致去嘗試它。
放大看,你能看到幾種動物?
因為春節的緣故唐人街周邊的小廣場被暖黃色的串燈裝飾得分外好看,為了中國新年,還特意搭建了表演的舞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國年。
大年初一,跟蘭天一起去了曼谷傳說中最奢侈的商圈——暹羅廣場,三個大商超連在一起,各種英文名字的品牌名稱都不認識我,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據說這裡有華人春節晚會。
吃過晚飯,廣場上響起了神秘園樂隊創作的《You raise me up》。舞臺被一群亞洲面孔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擠不進去,只好仰頭看著大屏幕。
漢服、舞獅、舞龍、中國武術,輪流上陣,好像近距離地看了一場CCTV國際頻道的春晚。
蘭天也是做活動的,看到幾十米的長龍被幾十個人撐著在廣場轉圈圈,我們相視一笑,「這得花多少錢呀」。
不少擠不進去的民眾在外面紅光閃閃的許願樹旁合影,我兩非常識相地加入了隊伍,雖然不少合影的人都是男女一對一對的,但是絲毫不妨礙我拍別人的女朋友。
樹上掛滿了寫有「福」、「緣」、「喜」幾個在敲鑼打鼓時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漢字,為了拍一張「福」的照片,我繞著樹轉了好幾圈,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在變著角度偷拍別人的女朋友。
這個春節沒有團年飯、沒有貼對聯、沒有放鞭炮,但是為了過節還是要有儀式感啦不是。拍完」福「,便決定要辭舊迎新,去體驗一下泰國土豪的購物感受,畢竟好幾年沒穿新衣服過年了。
註:需要我拍」許願字「送祝福的朋友可以留言,拍什麼有什麼,折扣價。
下篇預告
一個遊客的一天(部分攻略)
你在聽什麼
一起分享世界的聲音
微信公眾號ID :L-L1205
願你能見到夢想成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