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鞋圈頹勢十分的明顯,作為籃球鞋領域的二當家阿迪自然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我們從最近的幾次熱門促銷來看,阿迪真的是太想清庫存了。阿迪全系列除了椰子以及少部分的剛發的產品,其他的鞋類產品幾乎腰斬一半,無論是旗艦款籤名鞋哈登4,還是中低端市場的殺器利拉德或者米切爾系列統統400,500帶走。
同樣這次的跳水除了新的旗艦品牌之外,還有復刻本世紀初的一些鞋型。畢竟麥迪系列,以及 PRO Model 2G,這些球鞋都已經是白菜價了。這樣的復刻與耐克的天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了這不是說耐克是多麼的黑心,而是表現阿迪的品牌影響力是多麼的差。同樣是本世紀初的產品,經過十幾年的沉澱換殼推出之後缺少這樣的一番場景,這是當時的鞋迷以及阿迪和耐克的營銷部門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阿迪現在看著耐克出來一些旗艦鞋款堆砌科技或者用心設計之外,其他的大多都在吃老本也能穩坐老大的位置,阿迪就不那麼淡定了。要比比資源阿迪在本世紀初還真沒怕過誰,加上阿迪在10年左右拿下了銳步公司,可以說阿迪完全有實力與耐克一爭。那麼阿迪是如何在這生死存亡之年與耐克殊死搏鬥的呢?
阿迪清點了旗下最有影響力的產品,發現只有哈登系列,與麥迪系列了,還有的就是銳步的資源。阿迪對於麥迪系列另有打算,於是阿迪將哈登的設計師與銳步的設計師撮合到一塊打算整出一雙可以力壓耐克的鞋款,趁著現在耐克氣血虛先出手弄他。在苦思冥想之後,哈登系列的設計師與銳步的設計師開始設計圖紙打算大幹一場。他們的思路是將哈登與銳步的人氣球星艾弗森相互聯名從而產生1+1>2的效果,就這樣艾弗森X哈登誕生了。
這雙鞋的樣式曝光之後確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畢竟這樣的聯名在耐克的復刻教學史上也沒有出現過。阿迪這次無師自通的原創確實有很大的勇氣,但其實細想也就理解了,畢竟現在的阿迪打套路拳完全不是耐克的對手還不如破罐子破摔,亂拳還可以打敗老師傅。這也看出了阿迪確實黔驢技窮了,畢竟底牌都打出來了。
這雙鞋的顏值加上這雙鞋哈登的logo,確實容易讓人感嘆到時間的飛逝。整體的鞋型與現在市場大多數的球鞋還是有較大的區分度的,科技含量在阿迪這樣的品牌下也不用太講究了。畢竟阿迪的boost與bounce的價格一直比較魔幻,因此科技在阿迪的營銷部門眼裡就是噱頭。同樣這雙鞋也不是主打科技的產品,這鞋是針對那些想要體驗一下本世紀初與本世紀20年代風格風格差異的鞋迷朋友打造的,以及對於那些想要300入阿迪的朋友準備的。
可以說阿迪現在內部是在力求變革以獲新生,但是在我看來阿迪內部的職能風格太明確了才會導致阿迪近些年的影響力下降。設計人員與營銷人員上存在較大的意見分歧,往往設計師精心採用的設計,被營銷部門「挖掘」出來的最吸引消費者的細節所替代。
如果將營銷併入設計組裡那麼相信未來阿迪的產品線會有十分明確的界限,而不是向現在這樣任由市場來發展。到那個時候恐怕市場上會很少有——我永遠愛阿迪達斯,這樣的話語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處於變革中的阿迪,同時也希望阿迪可以挺過這個難關,畢竟我永遠愛阿迪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