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鯨漫君
近年來,一個奇特的現象開始在日本漫畫界流行,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作品原作者已經不再親自繪製了,改由助手或者出版社招募來的合作畫師進行延續性創作,而且越大牌的作品往往越是如此。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龍珠》啟用同人誌界年輕人畫續篇
少年漫畫的巔峰神作《龍珠》正傳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該完結了,當年作者鳥山明考慮到JUMP雜誌編輯部多年來的辛苦栽培之情,於是從最佳完結章節「沙魯篇」硬是撐到了「魔人布歐篇」,其用意就是讓一幹《龍珠》周邊開發企業,萬代、集英社、東映動畫、富士電視臺等會社賺得盆滿缽盤。不過,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便是耗盡了鳥山明對《龍珠》這個故事的熱情。
十多年後,當集英社、東映動畫扯起「龍珠」的大旗,想再大大地幹一票,收割新世代年輕讀者和觀眾時,鳥叔說什麼也提不起幹勁了。於是,集英社的JUMP編輯們想出了招募合作畫師創作續篇的主意,這便有了後來《龍珠超》的漫畫。
現今看到的《龍珠超》動畫的劇情首先來自同名漫畫版,這一版漫畫由鳥山明提供原案、人物,說穿了就是只擔當編劇,並不實際繪製,轉而交由JUMP雜誌招募來的一位因繪製漫畫同人誌《龍珠AF》而廣受龍珠粉好評的年輕作者Toyble(中文名:豐太郎)來繼續開拓「龍珠宇宙」的故事。
目前看,新漫畫雖不免仍被老粉絲有所詬病不如鳥叔本人的風格,但至少還是能看下去的,年輕作者的幹勁也終於可以讓那些幕後企業大佬們鬆了一口氣,《龍珠》的生意想來至少還能再幹它十年吧……(噗)
《聖鬥士》竟有四位漫畫家替車田大佬開車繪續作
《聖鬥士星矢》這部熱血王道漫畫也如故事中的「不死的五小強」命運一樣,從上個世紀撐到了如今的公元2018年,二十多年間居然煥發了好幾度活躍春光!然而,原作者車田正美老師其實早就已經不畫了,不過多年來仍然有多部《聖鬥士》同名漫畫問世,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這部漫畫的正傳從1986年初開始連載,至1990年便已經完結了。但是隨著動畫版在世界各地的熱映,作品以火箭般的速度成為了那個年代裡少年少女們口口相傳的爆款神作,以至於車田都宣布完結了,但在同人界卻被喜歡得不要不要的年輕畫師們畫得熱火朝天,一度制霸同人界,最要命的是喜歡這部作品,以及畫得最來勁兒的竟然以——女!畫(粉)!師(絲)!居!多!
在一旁看得實在饑渴難耐的出版社們後來找到車田正美,請他再繪製下去,不過車田大佬表示自己還是有節操牌坊的,堅決不(親自)搞狗尾續貂的事——要開車,你們請別人,我只表示默默支持……
於是,在秋田書店的策劃下,以《SHADOW SKILL》(中文名:影技)漫畫聞名的漫畫家岡田芽武從2002年12月起開始在秋田社月刊《Champion RED》上連載講述「聖鬥士VS泰坦神族」的故事《聖鬥士星矢EPISODE.G》漫畫,後來總計出了20冊單行本,成為了出版界十分成功的一次合作案例。可以這樣說,車田正美是真正開創了「授權創作模式」的第一人,吃到了最肥美的一口螃蟹。若干年後,這也啟示了JUMP社和鳥山明老師,放手讓年輕人對《龍珠》推陳出新。
在《聖鬥士EPISODE.G》以後,又相繼推出了《聖鬥士NEXT DIMENSION~冥王神話》(該作掛名車田,但畫風卻不似出自車田本人,其助手繪製偏多)、《聖鬥士THE LOST CANVAS~冥王神話》、《聖鬥士~聖鬥少女翔》,以及一部混合了包括聖鬥士和車田正美創作過的《風魔小次郎》、《拳王創世紀》等人物集合的番外作品《車田水滸傳》。而參與的漫畫家,則是清一色同人界出道的女漫畫家——手代木史織、久織知槙、高河弓。
2018年初,有些技癢難耐的車田正美難得親自繪製了一個外傳短篇《聖鬥士星矢EPISODE ZERO》刷了下存在感。不過,未來《聖鬥士》漫畫的火種仍將會在年輕漫畫家手上傳承,畢竟1953年生人的車田老師如今已經65歲了,身體不再允許他創作長篇大劇情了。
《機器貓》以動畫方式譜寫新章
科幻喜劇漫畫《機器貓》(哆啦A夢》想必是大多數80、90後童年必讀的經典,然而我們也知道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老先生早在1996年就因病去世了,從而留下諸多遺憾,譬如:最有名的討厭便是《機器貓》到底該不該有個正式的結局?
不過,縱然原作者早已不在人間,但《機器貓》的受歡迎程度多年來仍然居高不下,於是為了延續「哆啦A夢」與「野比大雄」的友誼長情故事,由藤子-F-不二雄生前創立,如今由其家人管理的製作公司,至今依然在勤勤懇懇地推出著《機器貓》的故事。
與上面兩位在世者漫畫家不同的是,《機器貓》的生命力延續並沒有以漫畫方式來展現,而是改由直接推出新番動畫和劇場電影方式來開發新章。截至2018年初,《機器貓》的單元故事已經達到了500餘話之多,最新一部劇場版電影則是依然在日本上映中的《哆啦A夢:大雄的寶島》。
除了以上案例外,現在許多日本漫畫家都在嘗試採用授權合作方式,來使已完結的舊作再次煥發活力,使那些經典角色和情節仿佛存在於另一個平行宇宙中那樣,故事永不完結!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青山剛昌的名作《名偵探柯南》首次出現了青山監製,合作漫畫家新井隆廣繪製外傳性質的作品《零的日常》(以近期柯南電影《零的執行人》主角安室透為主角視野)的事例。雖說新井隆廣繪製的著名文學《悲慘世界》改編漫畫相當有名,但由他接手創作《柯南》系列人物番外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則是《JUMP》系的岸本齊史的《火影忍者》,2015年《火影》完結一周年之際,在岸本的監製下,昔日的漫畫助手池本幹雄推出了《火影忍者~博人傳》漫畫,講述主角漩渦鳴人之子漩渦博人的新時代忍者傳奇。漫畫從2016年連載至今未斷,動畫、小說版也相繼問世,在替舊作保持人氣的同時,繼續收割新一代千禧後出生的讀者。
此外,武論尊與原哲夫的《北鬥神拳》後來在德間書店的牽線下由加治佐修繪畫了一部搞笑版的《DD北鬥之拳》,並在其後推出了共26話的同名泡麵番動畫。
2009年,著名的童言無忌耍寶娃《蠟筆小新》之父臼井儀人逝世後,其作品也未選擇就此完結,而是在出版方雙葉社的安排下,以「臼井儀人 & UY工作室」的漫畫家團體方式繼續創作,從而使小新得以活躍至今。
以上種種日本漫畫界的現象,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兩大原因——
1.商業經濟利益考慮:以《龍珠》、《名偵探柯南》為例,兩部日漫頂級作品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反應在集英社、東映動畫、小學館、萬代、富士電視臺等一大票關聯企業所推出的各種書籍、卡牌、遊戲軟體、模型手辦周邊、聯名活動產品的銷量上,甚至會左右公司的股價(90年代《龍珠》宣布停更後,東映公司股票一度重挫),因此唯有永不停歇地推出吸引人氣的故事,對各個利益方才是最具正面經濟效益的表現。
2.原作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或是厭倦了重複:漫畫家也是普通人,因此身體總有承受極限,日本兩大最受歡迎的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和藤子-F-不二雄幾乎同時在60歲和62歲之際病逝,這反映了漫畫家這一職業不眠不休,高強度的「用透支生命的方式創作」終將帶來不可挽回的負面效應。也因此,比起老一輩漫畫家,有覺悟的新一代漫畫家們會通過休刊方式來調節身心,譬如:富堅義博由於腰背不好,無法久坐創作,於是常年休刊……
在鯨漫君看來,未來日本漫畫家們會逐步採用美式漫畫企業「漫威」與「DC」的工作室模式,初始漫畫家創作的經典漫畫作品會在若干年後,或因身體年事,或因商業利益考慮,轉而交由認可(招募)的合作漫畫家進行續作化創作新傳故事。而作品版權的管理與再開發,則由原作者成立的工作室化企業進行版權管理與再開發。考慮到日本的文化國情,漫畫家們多半會採用小型家族企業的方式來管理作品版權吧。
一部喜愛多年的漫畫有一天突然換了一個作者一種風格繪製,無論你是否習慣,這都將是大勢所趨,畢竟並不是所有漫畫作品都能原汁原味地陪伴我們度過這一生(比如《龍珠》)……對此日漫現象,各位讀者,你是否能接受呢?
【鯨娛動漫】最懂你的二次元宇宙
關注小鯨百家號,訂閱鯨選二次元內容。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喜歡就請點讚、分享、收藏,期待各位大神留下神點評,讓更多人為你的情懷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