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修訂印發了《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表示,首輪學位授權點周期性合格評估於2014年啟動,2020年結束並發布評估結果,本次評估對現有學位授權點進行了全面「體檢」,打破學位授權點終身制,推動了學位授予單位建立自我評估制度,保證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基本質量。
該負責人表示,在2292個抽評點中,2251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合格」,8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不合格」,33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限期整改」。「但是在評估工作組織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程序性、操作性問題,如自我評估階段對學位授權點質量狀態和自評工作缺乏監督、合格評估與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銜接不足、評估程序性要求不夠具體等,亟待對《辦法》作出修訂完善。」
如何體現合格評估對學位授權點的底線要求?該負責人表示,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是學位授權審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位授權是有一定期限的辦學資格,而非獲得授權後一勞永逸。學位授權點要時刻繃緊質量之弦,不得突破底線要求。
該負責人指出,周期性合格評估中,以啟動該輪次評估時正在執行的學位授權點申請基本條件為底線;專項合格評估中,受評學位授權點達到合格的底線標準,是其獲得授權時所執行的學位授權點申請基本條件,確保學位授權點「賦權」與「行權」條件的統一。周期性合格評估的基本條件是學位授權點保證質量的底線,學位授權點自我評估以及抽評階段專家評議的標準和要求,均不低於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基本條件。
為完善評估程序,該負責人指出,要突出專家組在學位授權點評議中的作用,促進省級學位委員會加強專家隊伍建設,為本地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提供學術支撐。《辦法》詳細規定了評議專家組在專家組成、評議方案制定、評議意見反饋、異議處理等方面的權利和責任。細化學位授權點評估結果認定辦法,對專家人數、表決比例作出更加明確的規定,並對具體結果認定和提出處理建議的情形進行分類說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