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於深圳保利劇院開啟首演,這部作品的籌備日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年前,歷經漫長的打磨與等待,這份凝聚著愛與信仰的禮物,終於被觀眾們親手拆開。
9月24日晚,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出品,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全國公安文聯、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公安廳、騰訊影業聯合製作,何李活音樂劇、東莞塘廈松雷音樂劇劇團、保利演出製作的原創音樂劇《重生》在深圳首演,主演劉巖、徐瑤攜手著名舞蹈演員朱鳳偉、陳詩霏、梁岱青等合力奉獻了一場精彩演出。9月25日的演出由青年男高音歌手馬佳飾演男主角羅金勇,首次出演音樂劇的馬佳表現令人驚喜。
羅金勇與毒販作鬥爭的勇氣,羅映珍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通過音樂劇形式的演繹,深深打動現場觀眾。
該劇改編自緝毒英雄羅金勇、羅映珍夫婦的真實故事,是國內首部禁毒題材的原創音樂劇,李盾擔任製作人兼藝術總監,周可擔任導演兼編劇,邀請了韓國「國寶級」作曲家張少瑛為全劇譜寫了28首歌曲,荷蘭的著名舞蹈家凱文·波拉克擔任編舞。劇情源於真實故事,加入了主人公生活的雲南地區濃鬱的民族歌舞元素,但情感上緊扣全人類共同的主題——愛情、扶持以及與毒品作鬥爭的決心,編排上具有國家化的視角。這部新冠疫情期間在廣東東莞排練合成的音樂劇,被李盾視為中國音樂劇一次主旋律題材和市場化角度結合的摸索,也是走出國門的「希望之劇」。
據了解,該劇將陸續在珠海、上海等地展開巡演,蔡忻如等人氣歌手及演員也將接棒巡演。
病床前接下任務,雙線並行讓真實故事更動人
音樂劇《重生》取材緝毒警羅金勇和羅映珍夫妻倆的真實感人事跡,這是一個關於真愛與信仰的故事,英雄在與毒販的奮勇搏鬥中身負重傷、不幸昏迷,妻子羅映珍對愛人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寫下600多篇愛的日記,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堅持,終於等到了丈夫的甦醒,創造了愛與生命的奇蹟。他們的故事經過新聞媒體報導,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敬佩英雄的勇敢無畏,更被這份愛的奇蹟深深打動。羅金勇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中央電視臺2010年法治人物等稱號;羅映珍先後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範公安民警家屬」「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
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重生》的製作人李盾和導演周可都透露,兩人對這部劇一開始的態度都是「猶豫」,但卻又是在見到了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人物後,哭著在羅金勇的病床前下定決心做這部劇。
李盾說:「6年前我就接觸過這個故事,但改編一個真實的事情太難了,而且還是改編成音樂劇,一種更為商業化、娛樂化的藝術形式。由於幾版的劇本我都不滿意,於是這個項目就暫停了。但去年我在北京探望前來治病的羅金勇,我看到正在康復治療的他,因為照顧丈夫而顯得過度蒼老的羅映珍,還有他們懵懂的小女兒。我當時就哭出來,我願意繼續去做這件事,儘管很難。」
李盾想到的是和自己合作了十幾年的編劇周可,但周可聽說之後第一反應還是拒絕,「我不想去做一個強調女性為男人無止境付出的劇。」但當她也來到羅金勇的病床前,和羅映珍展開一次女性之間關於愛情的深刻對話之後,羅映珍的一句話打動了周可,「其實並不是他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他。」
主創們這些深度的交流,給整個劇奠定了感情基礎,這是一個關於愛情和奇蹟的故事,「我想了解和展現的是羅映珍的精神世界,她為什麼能在這麼絕望中堅持下來,她對愛情的理解和態度。當我深刻了解到她所堅持的『其實以前都是丈夫總說愛我,在他昏迷之後我才發現要把我的愛無須遮掩地全部說出來』。有了這樣的基礎,創作可以說是一氣呵成,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劇本。」
《重生》開啟了虛實結合雙線交織的敘事結構。以羅金勇、羅映珍夫婦之間不離不棄的感人愛情故事為主線索,從這對夫妻的相識講到孩子出生後,時間跨度十年;舞蹈則結合了雲南少數民族當地的傳說,加入了「善身」「愛神」的設定,拓展了敘事空間。
在舞臺表現形式上,讓歌者和舞者分成兩條表演動線,舞蹈並不單純是伴舞,而是由舞者也承擔了推進劇情的角色任務。這兩處創新,由實至虛,由歌曲的寫實到舞蹈的寫意,為觀眾營造了浸入式的情感體驗,更好地進入到劇情。
作為一部有現實原型故事背景的音樂劇,劇中所涉及的雲南民俗文化,由雲南省委宣傳部指定雲南省政協委員、雲南省委宣傳部重大文化項目專家組專家何真進行全程指導;人民警察服裝、形象、動作及禮儀訓練,均由原海南公安邊防總隊文工團創作室主任、導演黃華進行相關指導。
演員相信角色,才能打動觀眾
在接下項目後,李盾和周可第一個共識就是「這個故事已經很真實、很感人,我們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故事元素進去,重點是如何把這個真實的故事呈現得更好看。」
周可介紹:「劇中太多故事細節都是真實的,例如當初羅金勇憨憨地追求女孩子,約會爬山叫上兩個兄弟,送禮物送個檯燈等等,沒有和羅映珍提前說一聲,就帶著爸媽來提親了,當時兩家家長真的是懵了。這些點滴都是羅映珍和我分享的。他們感情故事這些真實的細節鋪墊,才讓觀眾能相信,這樣的兩個人,能在患難中這樣扶持。」
以事實為依據並將故事講得更精彩的劇本已經完成,剩下打動觀眾的重任,就交給演員了。
《重生》的演員配置上也考慮得非常細緻,既有資深音樂劇演員劉巖、徐瑤、蔡忻如等人,也邀請了青年男高音歌手馬佳加入,這也是馬佳作為一名美聲男高音首次參演音樂劇,他自帶的粉絲流量也讓這部劇從創排開始,就受到廣泛關注,「線上音樂會」的直播在平臺上有超過300萬人次收看。
《重生》的情感色彩在上下部分截然不同,上半部分描述的是男女主人公相識相愛的過程,輕鬆甜蜜還自帶各種笑點;而下半部分當男主角昏迷之後,他會以「閃回」的方式出現在媽媽的敘述中,會在夢境中和妻子告別,但更多的沉重的戲份,確實都壓在了女主角身上。這種情緒的轉折以及對角色的把握,也是最大的難點之一。
飾演羅映珍的徐瑤就透露,「其實我是特別理智的人,我不太相信特別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在讀劇本的時候我已經整個人都繃不住了,尤其是每當我想起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尤其是當我唱《求求你,醒來吧》這首歌的時候,還要推著男主角的病床,那瞬間我感受到這個女人所肩負的沉重的負擔,我相信了這個角色。甚至在演出的時候,我更擔心的是自己的情感沒控制住,我希望的是通過我的演出讓觀眾哭出來,而不是讓我自己哭出來。」對於上下半場反覆變換的情緒,在每天的彩排中都「折磨」徐瑤,「在那個過程中只有就已經把自己先拽進去了。所以這個是挺痛苦的一件事情。」在首演期間,連續演出的徐瑤都要靠吃藥撐過去了。
同樣飾演羅映珍的蔡忻如則說:「可能我和她的成長背景差很遠,但我相信愛的力量。而且在這次排演中,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中奉獻、付出,去支撐一個人的感覺。就像這個劇『至愛信仰』這個口號所說的。」
作為已經擔綱主演包括《蝶》等多部音樂劇的著名音樂劇演員,劉巖駕馭這個角色遊刃有餘,作為人民警察的義和作為一個丈夫的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他也透露其實在彩排中也遇到不少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是要在多次快速換裝的前提下,自己還摔傷了下巴。
而作為音樂劇「新人」的馬佳,則結合自己就讀軍校、並多次到邊陲小鎮慰問演出的經歷,「我覺得這個角色和我本人還是比較接近,無論是我對警察的理解,面對毒販時挺身而出的勇氣,我都相信我會作出和羅金勇一樣的選擇。」和劉巖相比,他認為自己演繹這個角色可能更「靈動」一點。「我問了很多人,大家評價我演這個角色挺『可愛』的,剛開始我還不樂意,我覺得這個角色應該更英勇威武一點。前半段追女孩子部分,我以前也談過戀愛,確實也和我挺像。我認為我會在男主一些輕鬆的部分,例如和小夥伴相處、例如去「聯誼會」找心儀的女孩等部分,更活潑一點,有自己的特色,讓兩個羅金勇還是不一樣。」
馬佳的好友中也有不少優秀的音樂劇演員,他還透露,「剛開始我看朋友們的音樂劇,穿高跟鞋、裙子去跳舞,這個對我太難了。我進組前還是特意給阿雲嘎打了電話,他還給我打氣說『你一定行,有啥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我進組後還真不用給他打電話了。」
民族元素和國際審美的融合,《重生》能否走出國門
「雲南元素」,是主創團隊在接受採訪時始終強調的。李盾為了創作故事,來到羅金勇、羅映珍生活的小鎮,和他的同事、領導逐一聊天,周可則說,「必須理解他們成長環境中那種大山大河的壯闊,才能理解他們那種始終願意為國家、為愛人付出的情懷。例如到現在,羅映珍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回報幫助過自己的人,如何去關懷自己家鄉孩子的成長。」
《重生》音樂部分使用能夠感受到雲南氣象的獨特民族音樂作為基本框架,加以變形,使其發展成東西方人都能接受領悟的全球性音樂。比如曲目《古道》中就選擇了獨具雲南特色的民族樂器木鼓,鏗鏘有力的擊打聲,展現出粗獷質樸、別具風味的民族景觀,也進一步強化了全劇開場昂揚奮進的旋律。
《重生》在音樂和舞美上邀請了國際團隊的加入,這不僅讓這部劇具有了更廣闊的審美,也彰顯了李盾希望《重生》走向世界的「野心」。
在國際的音樂劇產業上,經常看到的模式是音樂劇和電影之間的相互轉化,例如大家熟悉的《獅子王》《歌劇魅影》等;以及出售音樂劇的改編和翻譯版權,例如引進自日本再翻譯為中文版的《信》《白夜行》等;而中國原創音樂劇,目前還沒有翻拍成電影或者對外出售版權的先例。
對於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李盾希望《重生》這部劇也能帶來「重啟」,「這裡有兩個意義的『重啟』,疫情過後,我們的劇院重啟了,我們是第一部上演的全新的原創音樂劇,哪怕整個彩排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困難,排練時間、地點也一改再改,最後選定了在中國音樂劇的福地東莞塘廈排練;第二層意義是,這個劇的故事是全人類共通的,與毒品的抗爭、愛情的奇蹟,我選擇作曲家的時候,就特意選擇了韓國的張少瑛,她本身就自帶韓國的票房號召力,她為我們作曲的時候連錄小樣都是邀請了韓國頂尖的音樂劇演員幫忙演唱,感覺都是對的。我覺得這個劇如果要賣版權,或許不需要過多劇本層面的修改,只需要翻譯就可以了。」
《重生》也是騰訊影業涉足音樂劇市場的首次試水,作為《重生》的出品方和聯合製作方,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表示:「我們也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一臺音樂劇,更是一首『英雄讚歌』,謳歌的不只是羅金勇夫婦,還有成千上萬不畏生死、忠誠履職的公安民警。」此次《重生》的創作,是中國音樂劇對禁毒題材作品的突破,是一部以點帶面地聚焦我國一線緝毒幹警群體的現實主義作品,正符合騰訊影業三大內容聚焦方向之一的「觀照現實」。
對於《重生》這個故事,騰訊影業除了打造原創音樂劇,也將在騰訊新文創生態之下考慮進行這個IP多形態開發的嘗試,後續可能用其他的媒介形式繼續打造作品,深耕現實題材,挖掘現實情感,希望能講述、傳遞更多優秀的中國故事,以更多優秀作品「豐富生活、溫暖人心、感動人性」。
【撰文】南方日報 南方+ 記者 梁燕
【圖片】主辦方供圖
【作者】 梁燕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