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的重早教 有的重保育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立健全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法規體系等。對此,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嬰幼兒照護服務開展情況。
是否託育:市民看法不一樣
據經濟日報報導,截至去年5月,我國有3歲以下嬰幼兒5000萬左右,但嬰幼兒在各類照護服務機構的入託率僅為4.1%,近80%的嬰幼兒為家庭看護和照料,家庭照料負擔較重。
在昆明,記者走訪發現,對是否將嬰幼兒送入託育機構從而「解放」爺爺奶奶,市民看法並不一樣。
6月9日中午,在同德昆明廣場一娛樂設施前,景奶奶帶著一對雙胞胎孫子在玩釣魚項目,儘管有工作人員幫忙照看,可要讓兩個不滿3歲的孩子安靜下來,還是讓她很費勁。她說,兒子、媳婦要上班,兩個孫子出生後主要是她在照看,在管理起居的同時還要穿插簡單教育,一個人有些力不從心。「孩子要滿3歲才可以上幼兒園,不請保姆就只有自家人帶。」
和景奶奶一樣,新手媽媽張女士對嬰幼兒照護機構也了解不多。她兒子今年2歲多,出生後就一直交由婆婆帶。「我們了解過一些早教課程,一周上2至3次課,內容不錯,就是需要家長陪同。我平時沒空,又不放心老人帶孩子去上課,就沒有報名。」她說,之前聽朋友提過有託兒所可接收3歲以下孩子,「那麼小的孩子也學不了什麼內容,相比之下我更願意讓老人帶,熬一熬就過了。」
正處於懷孕期的趙女士,最近在搜集各類早教資料,準備孩子滿1歲後就送進託育機構。「都說不能輸在起跑線,儘早把孩子送進託育機構,一方面『解放』家人,一方面能讓他從小受到專業教育,建立健全品格。」
照護機構:不只是照看孩子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昆明市場上可以接收3歲以下孩子的機構,大多為早教中心和託兒所,形式有所不同。
位於前衛西路的曦曦家託育早教樂園可接收1歲半至3歲的孩子,每個月收費3000元至4000元不等。招生負責人劉敏介紹,園區主要對進入幼兒園前的孩子開展常規培養和分離過渡,與幼兒園流程相似,全天有戶外活動、講課本故事、手工等課程,為豐富學習內容,他們還聘請了外教上英語課。位於人民中路的瑞吉米亞成長中心則有12人的小班和20人左右的大班,開設烘焙課、樂高課、國學課、手工創意課,涉及面廣。
稚屋日託是一家專門的託兒機構,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多種嬰幼兒照護服務,內容涵蓋託育、早教、家庭科學育養指導。運營負責人段宇介紹,園區根據孩子年齡段安排不一樣的生活、運動、遊戲和學習活動。該園課程表顯示,在園時間為上午8點10分至下午5點30分,0至12個月全日制嬰兒照護班有育嬰、喝奶、睡眠時間;13至18個月寶寶啟蒙班有遊戲活動、生活護理、生活照護時間;19至42個月幼兒探索班有遊戲活動、生活自理、室內活動時間。
劉敏說,託育機構不只是照看孩子,也要通過系統規劃,讓孩子從小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後,以前不愛吃飯的孩子會慢慢學會自己吃飯,能更快融入集體生活;以前沒有耐心的孩子能安靜地完成一件事。」她表示,總的來說,注重過程導向和對孩子的影響,以照顧保育為主,知識學習不算最關鍵的部分。
業內人士:相關政策有待完善
部分業內人士反映,目前,昆明市很多託育機構都聘請了專業教師,有一套教育體系,招生情況也還不錯,不過行業發展還是面臨一些困難。
「第一個困難就是辦營業執照時營業範圍不好界定。」瑞吉米亞成長中心負責人劉女士表示,由於監管層面沒有明確託育機構具體屬於哪類場所,因此現在的託育機構有的經營範圍為家政服務,有的為教育諮詢。如果辦理營業執照時定為教育諮詢,機構用地需為商業住宅,但部分有託兒需求的社區內商鋪較少,導致需求和市場無法匹配。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即便嬰幼兒日常照護成為家庭凸顯的問題,許多家長還是會選擇家人照護或請保姆照護。這其中,一部分家長完全不知道託育園的存在,還有一部分雖然知道,但經濟條件不允許或對託育所有各種不放心。」稚屋日託運營負責人段宇說,託育行業隨著需求增加而不斷發展,在昆明相關機構數量逐漸增加的背景下,希望相關政策、資金扶持以及規範化流程能進一步完善,進而提高社會關注度,促進產業發展。
記者張怡報導
相關
昆明年內至少建成4個示範照護機構
本報訊 記者李丹丹報導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2020年,昆明市至少建成4個,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紅河州各至少建成2個,其他州、市各至少建成1個具有示範效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到2025年,全省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配套設施
新建居住區建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意見》明確,為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提供信息服務、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
在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並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無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要限期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
鼓勵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方式向社會提供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社區服務範圍,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委託符合條件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入園入託
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
鼓勵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建設一批符合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有關標準和規範,具備嬰幼兒照護功能的「託幼一體化」幼兒園;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託班,招收2—3歲幼兒。
鼓勵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居住社區、工作單位等場所單獨或聯合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充分利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場地,提供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面向社會大眾提供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多樣化嬰幼兒照護服務。
財稅支持
社區託育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
為支持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發展,我省將加大財政及稅費優惠支持力度。
對提供社區託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為社區提供託育服務的機構以自有或其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並用於提供社區託育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承受房屋、土地用於提供社區託育服務的,免徵契稅。用於提供社區託育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徵不動產登記費、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閒置費;用於提供社區託育服務的建設項目,免徵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用電按照居民合表用戶電價執行,用氣按照各地居民階梯氣價的第一檔價格標準執行,用水由各州、市依定價權限按照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執行,使用寬帶網際網路費用按照家庭住宅價格執行。(張怡)
(責編:徐前、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