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電大家首選哪個品牌?美的、海爾還是格力?
經過多年發展,去年我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超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
也就是說,現在大眾買家電產品,大概率會選擇這些本土品牌。不過,如果將時間往前推20餘年,那時候國人更青睞日本品牌。
因為當時市面上基本是日本家電品牌,比如東芝、夏普、大金、松下等。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松下電器。
資料顯示,松下電器(Panasonic)創辦於1918年,經過百餘年的發展,現已是一家全球性的電子廠商,從事各種電器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目前,在全球擁有529家公司,員工接近26萬人。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是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松下幸之助,16歲那年進入一家電燈公司工作,正式開始接觸家電行業。
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在公司工作了近7年後,辭職出來創辦了一家小作坊,主要生產電燈燈座等小產品。
從松下電器的發展歷程來看,它的第一次發展轉折點是在二戰的時候,有不少工廠被徵用,生產飛機、船隻等產品。在這期間,其技術得以快速和沉澱。
雖然戰後公司被暫時關閉,松下幸之助也被迫離開。不過在50年代的時候,他來到美國拓展市場。在此後20年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可以看到,在這段時期,松下電器將產品線拓展得極為廣泛,除了家電之外,還涉及DVD播放機、數位相機、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等產品。更是將觸手延伸至電子零件、半導體等領域,規模迅速膨脹起來。
現在回過頭去看,松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當然要歸功於松下幸之助的帶領,但也離不開當時的大環境。即當時日本的工業底子非常殷實,有足夠的土壤催生出像松下電器這樣的龐然大物。
相比之下,我國的家電產業,要在七八十年代才算是開始萌芽。那時候,國內的物資相對貧乏,為了推動各行業的發展,走上了一條技術引進、合資經營的發展道路。
七十年代後期,我國和松下展開交流,不久後松下電器開始在中國展開經營活動。在最初幾年,主要是將產品賣到我國和進行一些技術合作。直到33年前,才在國內設立了首家合資廠。
幾乎在同一時期,夏普、三洋、大金等日本家電品牌,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家電行業的發展。
到90年代的時候,我國本土家電企業開始崛起,千禧年之後這個趨勢更加明顯,一舉反超松下電器等日本家電品牌。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土家電企業之所以能在國內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主要是因為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在高端市場方面,像大金空調、松下電器等品牌仍然佔據一部分市場。
也就是說,進入我國市場42年時間的松下電器,雖然近年來名聲好像沒格力、美的等品牌大,但至今都經營得好好的。
而它之所以沒有被格力、美的等本土品牌擠出市場,是因為它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也正是因為有過硬的技術在手,才支撐起高端市場。
大家可能注意到,日本不少企業很多業務都是集中在高端領域,比如大金空調、佳能Tokki、YKK拉鏈等。
為什麼做高端?因為利潤足夠高。
松下也差不多,與其在中低端領域跟我國強勢企業競爭,還不如專注於高端領域。
2018年財年松下電器實現營收80027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264億元。(沒找到2019財年營收數據)
而根據2020年最新數據,美的去年營收2782億,格力電器收入約2005億,海爾電器營收758.8億元。
經過對比,可以發現松下電器在營收方面完勝我國家電腦頭部品牌。而這也是一家百年品牌該有的成績,這也提醒我國家電企業,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