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現今卻因為水多導致水災,成也是水敗也是水!

2020-12-11 尚雲說旅行

近年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享受生活的方式越來越多。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旅遊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好的送人方式。其中,似乎很多朋友會選擇出國欣賞不同的美景,尤其是一些有海濱的國家或城市,會受到所有人的喜愛。

所以我們今天要一起看的是一個以「水」著稱的城市,據說這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水城,但也是一座以水為成功之源,以水為失敗之源的城市。你已經知道這是哪個城市了嗎?

這裡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威尼斯了,它是義大利東北部地區非常著名的一座工業城市以及旅遊城市,當然最為出名的,還是這裡的水上城市的稱號了,同時也被人們評為是世界上最為浪漫的城市之一。

不過也正是這些讓威尼斯火遍全球的水,慢慢地卻變成了這裡最大的敵人。其實我們都知道,水多的地方容易發生災害,尤其是常年浸泡在水中的建築物,時間久了會被侵蝕。自1951年起,已陸續有9萬人離開了威尼斯,現有的6萬市民非常擔憂類似1966年的大洪災會再次發生。為此,有人建議修建79座浮動水閘,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1米,這些水閘就會將瀉湖與亞得裡亞海隔離。

英國倫敦和荷蘭鹿特丹已有類似的防洪水閘,但這些水閘看起來與整個城市很不協調。不過,義大利政府堅信他們不會步此後塵,因為水正常時,300噸重的水閘充滿水,靜止在水底,人們是看不見的。當洪水水位將要超過警戒線1米時,向水閘內注入空氣,水被排出,水閘就會上浮。當水位回落時,則向水閘重新注水,使其沉入水底。

許多環保組織反對建水閘,他們認為,瀉湖與亞得裡亞海的長期隔離會造成湖水停滯,從而威脅到湖內的生物。於是,有關方面又實施了多項補充計劃。

在2001年,威尼斯又遭受了一次歷史上最嚴重的洪水,歷時4天4夜,整個城市大部分已經被淹沒。而且每100年就會下沉1.3釐米,但後來因為當地人不斷開採地下水,20年就下沉了30釐米,甚至到現在情況還在惡化。

所以從1951年開始,直到現在已經有大約9萬人搬離了這裡,當然現有的居民們其實也是非常擔憂的,就算是政府已經做出了一些防洪措施,但似乎卻還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對於這種情況,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水上城市」威尼斯:亞德裡亞海上的明珠,一座以水為生的城市
    因為8天的時間已經足夠了,今天為大家講述一下來自義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這座城市主要位於亞得裡亞海的中央,因為在這裡居住的人們以水為生,四周全部都是水域,因此這座城市被稱為水城。相傳在公元453年的時候,匈奴王入侵羅馬帕多瓦地區,因為他們的勢力比較強大,讓當地的許多居民紛紛逃亡。
  • 威尼斯沒水了,貢多拉歇工了,網友:都是氣候惹的禍
    16年曾經去過義大利旅遊,而被稱為水城的世界遺產城市「威尼斯」當然是必行之地了。威尼斯作為亞德裡亞海的明珠,被稱為「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遊弋在水道內的貢多拉,貢多拉上喜笑顏開的遊客,水岸上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在義大利隔離後,威尼斯的水變清了?人類對自然有多大的影響?
    這種流行病不僅是中國的災難,也是全人類的災難。現在主戰場已轉移到國外,為了避免疫情進一步蔓延,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採取隔離措施,義大利就是其中之一。本來,與世隔絕對一個國家來說不是好事,因為他意味著人們不能生產,但商品和材料是不斷消耗的,然而在這個情況下中,令人欣慰的消息出現了。據《每日郵報》所說,義大利的繁忙街道已經變得不可接近,因為義大利的人回家隔離自己。相反,威尼斯運河的水質似乎一夜之間有所改善,成為「最乾淨」歷史上的第一次,甚至天鵝在這裡也變成了常客。
  • 因氣象報告預測有誤,義大利威尼斯成了真正的「水城」!
    Mark's Basilica)也被水所淹沒,此時的威尼斯人知道為時已晚。氣象報告預測,風暴潮將使水位達到1.2m-1.3m,所以義大利只激活了防洪系統(Mose)的78個活動圍欄。但是,當漲潮到達1.45m並迅速將威尼斯變成「水城」時,人們才意識到氣象報告的不正確。12月8日上午,水淹沒了瀉湖,並淹沒了聖馬克大教堂(該市著名的旅遊勝地)。
  • 水城威尼斯遇到了麻煩,它即將水滿為患
    說到義大利,大家都會認為那裡是中世紀文藝復興的中心,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等等,而且義大利境內如今依然保存著較為完整的歷史遺蹟,例如古羅馬鬥獸場、佛羅倫斯大教堂等等。除此之外,義大利還有許多城市聞名世界,例如時尚之都米蘭、文化之都羅馬,還有水城威尼斯。
  • 頹廢與華麗並存的義大利威尼斯水世界
    公元828年,威尼斯從埃及亞歷山大港迎回守護者聖馬可的遺體後,建造了聖馬可大教堂,翼獅城徽也出現在此時,威尼斯已經有了海上霸主的氣勢。文藝復興活動也在威尼斯發光發熱,繼佛羅倫斯、羅馬之後,提香、丁特列多、維若內塞等知名藝術家群集威尼斯,使得它成為當時文藝復興的第三大中心。
  • 中國河流最多的城市,城中有水城外也是水,一直被誤認為是省會
    享受世界旅遊的人們會發現,一些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比內地城市要好,像我國一些沿海城市一樣,因為有港口、環境好,自然會吸引很多遊客,因此經濟發展可能會比內陸城市更好,我國有很多沿海城市,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深受遊客的喜愛,經濟發展也很出色。
  • 在中國的「水城威尼斯」,乘船遊江欣賞美景
    在童年時代,看著書本上介紹的「水城」威尼斯,第一次對這座城市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與嚮往。我一直住在大陸,對這座城市很陌生,不知道還能在水裡造一個城市,大家在水裡怎麼睡覺,怎麼吃飯,怎麼生活?義大利的威尼斯已經長大成人的我仍然覺得難以置信,親眼看到那裡的人是怎麼生活的。現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在中國其實也有一個「水之城」,大家知道在哪兒嗎?咱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 去水城威尼斯吃什麼?這些義大利美食都不容錯過!
    說到威尼斯,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水城」。威尼斯是一座建在水上的城市,這讓它顯得特別與眾不同。 既然是水城,威尼斯自然有很多的海鮮,而海鮮並不是威尼斯美食的全部,這裡還有許多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些食材和義大利麵以及義大利調味飯都搭配得很好。
  • 世界水城的威尼斯,雨季徹底「尷尬」,遊客:第一次泡水裡吃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了出國旅行的大軍中。出國旅行確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不僅可以感受當地的別具一格的名勝風景。說到出國旅行,有多少人還記得水上之城威尼斯呢?如今威尼斯的環境已經不復當初,被人們稱為下水道威尼斯,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水城的威尼斯,雨季「挺尷尬」,遊客:水裡吃飯有點臭。
  • 城水相融 人水相親 紹興現代生態水城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齊頭並進
    近年來,紹興市站位高遠,根據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部署,立足獨特的山水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等自然稟賦,堅持「生態+」理念,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落實,全力推進「五水共治」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的戰略部署,將「治水」與「產業轉型」「城市建設」組合在一起,持續做強水城特色、做優水城文章、做深水城文化,實現生態環境改善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齊頭並進,全力念好「兩業經」
  • 水城威尼斯遭遇十年內最大洪水,四分之三被淹,水深156釐米
    據外媒報導,2018年10月29日,特大洪水「acqua alta」襲擊了水城威尼斯,並對威尼斯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學校和醫院被迫關閉,當地官府要求市民不要離開自己的家,這裡由強烈的西羅克風匯聚引起的強降水在周一帶來了156釐米的洪水。
  • 迷失在威尼斯
    飛行了10小時,在法蘭克福轉機,晚上抵達義大利首都——羅馬。第二天,乘船抵達威尼斯。威尼斯,位於歐洲亞德裡亞海海濱,它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整個城市建築在水上,是舉世聞名的水鄉。
  • 長治旅遊|水城之夜,沁州水韻賽江南
    這裡是「千泉之縣」、天然水鄉的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古稱沁州,域內千百條泉水聚流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同一串串晶瑩的珍珠。八河環繞,九湖圍城,盡顯北方水城的綽約風姿。沁州城臨水而立,山環水繞,西湖、南湖、瘦西湖、北海和二郎山共同構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 20張珍貴老照片 帶你去看看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 世界著名水城
    位於亞得裡亞海海濱的義大利城市威尼斯,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二十張珍貴老照片, 帶你去看看十九世紀的威尼斯。 威尼斯瀕海而建,城中水網密布,而得到了水城的美名。提到威尼斯,肯定會想到水城二字。
  • 遼寧耗資50億的景區,號稱「山寨版威尼斯」,不要門票就在大連
    提起遼寧,大多數人會回想起瀋陽故宮亦或者是皇太極的清昭陵等熱門拍照打卡之地,其實遼寧還是有著其他風景優美的景點,其中就包括著「山寨版威尼斯」。其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市之地,大連在早些年前為東北地區對外交流的重要之地,在此期間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異國風情的景區,海昌東方水城便是其中之一。
  • 繼「水漫威尼斯」後,法國義大利再現極端天氣已致3死
    受氣候變化影響,歐洲本月接連出現極端天氣狀況:繼「水漫威尼斯」之後,法國和義大利於上周末再次出現河水決堤、路橋坍塌等駭人場景,已至少造成3人死亡,2人下落不明。歐洲新聞網25日報導稱,受強降雨影響,義大利西北部利古裡亞地區於24日晚突發山體滑坡,導致薩沃納市附近的一座高架橋坍塌、路面缺口長達30米。
  • 水城的貢多拉
    水城的貢多拉(旅人心語)人民日報 作者:李廣華2021-02-07 00:00 第七版到過水城威尼斯的人
  • 亞得裡亞海明珠,世界最浪漫的一角,威尼斯真實見聞
    打開威尼斯地圖,水城的形狀好似一條「大魚」,被宛如釣魚線的鐵軌鉤住嘴,浮在離陸地不遠的海面。「大魚」的身下,曾經是亞德裡亞海的洩湖,義大利先人沿著礁石泥岸的走勢,慢慢地建成以水道為路徑的水寨。受到世人關注的水城擴展,引來無數的垂青者、勞作者,這些人依水而居,沿著水道構建各個階層的社區,逐漸形成水巷如網的魚形狀水城。最初,依靠威尼斯商人靈敏的商業嗅覺,合眾以金錢堆砌而成的城市;後來,隨著貿易港口的轉移,有著輝煌貿易史的威尼斯商人,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水城顯得停滯不前。
  • 野生動物、清澈的水、蔚藍的天空……人影一消失就出現了
    義大利威尼斯運河因遊客減少,水變乾淨義大利威尼斯4月16日街上出現了野生動物,水和空氣變得清新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人們把自己關在家裡,經濟活動不斷縮小,世界各地相繼出現了這樣的報告。被稱為「水之都」的世界遺產義大利威尼斯地區,因新型冠狀病毒遊客急劇減少,出現了驚訝的變化,渾濁的運河變得通透,可以看到水底。大型郵輪的增加等導致運河水質汙濁成為社會問題,據該國媒體報導,截至三月中旬,遊客人數比去年減少了約9成。可以看到運河上的水上巴士和纜車急劇減少,雞在追逐小魚,天鵝在悠閒地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