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2021-01-19 騰訊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

雖然德國在5月8日宣布投降,但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卻不是這天結束的。二戰歐洲最後一戰「布拉格戰役」,在德國投降前兩天5月6日開始,一直到德國投降都未結束。蘇軍發動200萬人圍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最後在5月11日大獲全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全軍覆沒。

德國軍隊一直以令行禁止、軍紀嚴明而聞名,既然德軍總部都宣布投降了,為什麼布拉格的德軍不放下武器,反而要跟蘇軍開戰呢?在這場戰役之中,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結局又如何呢?

一、兵強馬壯的中央集團軍群

布拉格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央位置,被譽為「歐洲的心臟」。這座歷史名城是兵家必爭之地,法國皇帝拿破崙就曾說過:「誰控制了布拉格,誰就控制了歐洲。」

在二戰時期,布拉格長期以來並不是德軍的戰略重點,德國和蘇聯的爭鋒都在東歐進行,等蘇軍打到布拉格,其實德國已經大勢已去,是否防禦布拉格已經不重要。

但就是在蘇軍打到德國本土,即將圍攻柏林的存亡關頭,納粹首領卻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軍事決策,他判斷蘇軍的主攻方向不是柏林而是布拉格,其憑據就是拿破崙的那句話。於是在1945年3月,德軍將本來駐紮在柏林防禦圈內的「中央集團軍群」全部調到了南方的布拉格去,防禦德國「脆弱的南部」。這支部隊有90萬人,本來是守衛柏林的核心力量,此舉讓本就薄弱的柏林防禦雪上加霜。

雖然1945年的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中央集團軍群可不是烏合之眾,這支部隊齊裝滿員,其骨幹多是納粹死忠,旗下還有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助陣控制布拉格,戰鬥力還算強悍。1945年3月,中央集團軍群在舍爾納元帥帶領下南下捷克,但蘇軍沒有像德軍預想的那樣猛攻布拉格,反而直取柏林,這支90萬人的大軍就這樣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二、蘇軍眼裡揉不進沙子

1945年5月6日,此時柏林城幾乎被蘇軍拿下,納粹首腦層早已集體自殺,零星的德軍在城市內跟蘇軍巷戰。德軍指揮部此時還對戰況抱有幻想,等著美軍繼續東進位約蘇聯人,自己能向英美投降。這是因為,蘇德在二戰時仇怨很重,德軍在蘇聯境內犯下累累罪行,德軍高層害怕蘇聯會對自己報復,所以一直在秘密跟英美談判,希望英美接收德國和部分蘇佔區。

在倒向英美的方針下,駐捷克的中央集團軍一直在悄悄從東部轉移人口和軍隊,蘇軍則一直在觀察。蘇聯認為捷克斯洛伐克是未來蘇聯的戰略重點,為了蘇聯的利益,蘇軍已經決定必須拿下首都布拉格。因而在柏林被攻破之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開始準備布拉格戰役。

布拉格城內的德軍本來還有點鬥志,但沒想到柏林城這麼容易就被攻破,柏林德軍兵敗如山倒,駐捷克德軍鬥志也已經瓦解,軍心不振。而中央集團軍駐紮在布拉格以北和以東,在布拉格和德勒斯登之間,妄圖策應柏林反擊蘇軍。這支軍隊有90萬人,裝備著火炮上萬門,坦克1500多輛,飛機1000多架,唯一短板就是彈藥和油料不足。

本來,德軍指揮部希望中央集團軍能在絕境做出反擊,現在這個希望化為泡影,這90萬人再不西撤就有被包圍的危險。於是,舍爾納元帥趕緊將大軍往西調配,但此時的德軍士氣低落,各部隊已經有潰逃的跡象。舍爾納不得不下令將逃兵原地槍斃,並掛在高處示眾,以嚴肅軍紀。

德軍現在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往西去,去找英美投降。他們知道要是被蘇聯人抓住,對方絕不會放過自己。就在中央集團軍群四分五裂的時候,布拉格出現軍事真空,捷克的老百姓卻趁機發動了起義。

1945年5月5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反法斯西起義,領導者是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組織的「布拉格民族委員會」。布拉格在5月5日清晨發生起義,大量德軍被市民繳械,消息傳到蘇軍方面後,蘇軍馬上決定支援布拉格,對德國的中央集團軍展開圍殲。

三、兵敗如山倒

起義發生的第二天——5月6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發現德軍開始向南退縮,於是當機立斷開始追擊。蘇軍指揮部決定發起總攻,第一要是擋住這90萬德軍西撤,第二要是迅速救援布拉格的人民起義。因為有波蘭華沙起義的前車之鑑,蘇軍要趕在布拉格被毀之前拿下這座古城。

5月7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波蘭第二方面軍同時進攻,德軍和數倍於己的蘇軍展開激戰,因為士氣不振,彈藥短缺而接連敗退。蘇軍在進攻第二天就拿下了德國南部重鎮德勒斯登,德軍向南敗退。

5月8日時,德軍已經從防線上全面潰退,連中央集團軍群的司令舍爾納元帥都無心再戰,他下令部隊進行「有組織的撤退」,而他自己已經開始逃亡。這位德國陸軍元帥坐上飛機去了奧地利,剩下的幾十萬德軍都拼命地往西跑,只要能向美軍投降就是勝利。

蘇軍在8日佔領了比利納、莫斯特、茲諾伊莫、密羅斯拉夫等城市,對布拉格完成合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最精銳的「近衛坦克集團軍」狂飆突進,率先攻入布拉格。

布拉格此時有兩支武裝力量,第一支是起義的捷克起義軍,另一支是蘇聯人的叛徒弗拉索夫率領的「俄羅斯解放軍」。俄羅斯解放軍本是和納粹合作的軍隊,以蘇聯戰俘為主體組建,現在看到納粹即將滅亡,這支軍隊臨陣反戈幫著捷克起義軍佔領了布拉格。德軍此時則被分割包圍,聚集在布拉格周圍。

5月9日,布拉格宣布解放,但是此時幾十萬德軍還沒投降。

5月10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俘虜8萬德軍,殘餘德軍向奧地利撤退。但是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絲毫不給機會,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很快跟美軍接觸,把包圍圈封死。直到5月11日,德軍除了少數幾個靠近奧地利的師找到了美軍外,85萬德軍放下武器向蘇軍投降,蘇聯抓到的俘虜漫山遍野,布拉格戰役徹底結束。

在不到一周的布拉格之戰中,德國死傷數萬人,85萬士兵被俘,其中光將軍就有60多名。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官舍爾納元帥也被美軍俘虜,但是後來引渡到了蘇聯。他因早年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犯下的罪行而受審,最後在蘇聯被關了10年之久。

德軍的布拉格之戰歸根結底並不是一次戰術行動,而是一次政治投機行為。德軍的高層希望能用士兵的生命拖延時間,換取自己向美國投降的機會。此舉白白送掉了幾萬士兵的生命,德軍將領們也沒能逃脫蘇聯的制裁,著實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此戰後,歐洲再無戰火,長達7年的二戰歐洲戰場正式宣告結束。

本文作者: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布拉格起義》,薇·諾伏特娜

2、《人類歷史上最大戰役集群: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興亡》,朱世巍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投降時,歐洲各地還有多少德軍?能打的精銳至少有200萬
    在這兩次死傷幾千萬人的浩劫中,德國都是戰爭的發動者,一戰中它和奧匈帝國聯盟,想重新瓜分殖民地世界;二戰中它組成德意日三國軸心,想用徵服和掠奪的方式建立霸權帝國。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二戰德國投降時,德軍還有多少兵力?數一數至少還有200萬精銳
    德國在一戰後沒得到徹底清算,導致20年後再次反撲,所以二戰時歐洲盟軍堅決作戰到底,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雖然不是廣土眾民的大國,但它的戰爭潛力是非常恐怖的,這從它二戰的擴軍進程就能看出一二。
  • 蘇德在布拉格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德國90萬大軍幾乎全被俘
    雖說歐洲勝利日定在了1945年5月8日這一天,事實上5月8號當天,戰爭還在進行中。在5月6號之前打響的布拉格戰役,整整持續了11天,這也是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軍這邊的作戰部隊是烏克蘭的第一、第四和第二方面軍,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人,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而德軍這邊總兵力才90多萬人、9700多門火炮、1900多輛坦克和飛機1000架。雙方不管在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的數量上都相去甚遠。戰爭的局勢基本定了,蘇軍已經包圍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軍,他們只是在等待最後一次全殲敵人的機會。
  • 二戰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戰,依然讓蘇軍吃了大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軍,雖然製造了無數災難,但單論其軍事素養,依然值得稱道,在二戰期間,德軍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領,其中以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最為有名。如果說隆美爾是戰術大師,古德裡安是防禦戰的王者,那曼施坦因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
  • 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兩相比較之下,蘇軍的人數比德軍多出1.5倍,在這種人海戰術的圍攻下,朱可夫指揮的蘇軍僅用了兩天時間,就粉碎了百萬德軍構築的柏林防線。據統計,此次會戰蘇軍共殲滅德軍近50萬人,俘虜30多萬人,而蘇軍也為贏得勝利付出較大犧牲,共有30萬蘇聯士兵傷亡。 德國投降後,其境內與蘇軍巷戰的德軍除部分黨衛軍外,其它的國防軍選擇放棄抵抗。
  • 蘇軍最簡單粗暴的戰術,德軍心態崩潰嚇得趕緊投降,戰後心有餘悸
    雖然我們那時候跟蘇聯還算是盟友關係,並沒有在戰場上起過衝突,但是蘇聯人的威名還是傳到了國內,人們都知道,就算是最善戰的德國人,在與蘇軍交鋒時,也會膽怯。我們常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這話一點不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崇尚武力,特別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簡單的來說就是,誰不服就揍誰,就算我會被打掉牙,我也要把你揍出血。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歐洲戰場最後之戰-布拉格戰役
    1945年5約8日,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歐洲各地的德軍紛紛放下武器,成建制的向蘇軍或英美軍隊繳械。但是,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地區,卻又是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德軍不僅沒有投降,反而垂死掙扎與蘇軍進行了一場最後的慘烈戰鬥,這場戰役始於德國投降兩天前、結束於德國投降三天後的戰役,就是布拉格戰役,它的起因是什麼?結局又如何?為何德國宣布投降後還要繼續打下去呢?舍爾納為何要繼續布拉格之戰?
  • 蘇德最後一戰:爭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軍老兵:野蠻到從未見過
    文/商學野在二戰的經典鏡頭中,蘇軍將紅旗插在德國國會大廈的一幕是最為經典的。這張照片是一個標誌,代表著從1939年開始的歐洲戰事徹底結束,德意志第三德國宣告滅亡。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德國首都柏林已經變成一片廢墟,戰爭把這座幾百萬人口的城市變成碎石瓦礫。
  • 柏林會戰德軍有多拼?35萬蘇軍倒下,士兵說:元首,我們已經盡力了
    20世紀3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次空前的大危機,在此情況下,德國的社會矛盾開始爆發,出現了大量的失業工人,此後,希特勒開始憑藉著出色的演講能力,加上民族主義的蠱惑,使得德國民眾對一戰的失敗耿耿於懷,在許諾了大量對德國民眾有利的承諾後,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此後希特勒上臺,開始控制整個德國。
  • 希特勒死後,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90萬德軍被俘86萬,蘇軍代價慘重
    按說柏林戰役結束,希特勒死後,歐洲戰場的槍炮聲應該結束了。不過事實卻相反,在捷克蘇德雙方正在進行一場大戰,並且戰爭還一直持續到1945年5月11日,這就是布拉格戰役。
  • 二戰德國的「奶媽」,小國羅馬尼亞多重要?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中國不是孤軍作戰,而是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國組成盟國。其實德國當時也有自己的小聯盟,除了日本和義大利兩大軸心之外,歐洲的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都是德國的盟友,這些國家被稱作「僕從國」,為德國的侵略出錢出力。 其中羅馬尼亞的地位最重要,是德軍主要的的石油來源,被現代的軍迷戲稱為「德軍的奶媽」。
  • 二戰時期,德軍「骷髏」師一戰成名,4萬人能戰勝23萬精銳蘇軍
    而在自古以來的戰爭史中,二戰時蘇德兩國的交戰令人印象深刻,現場一片慘烈。當時,德國專門訓練了一支意志力驚人的精銳部隊,被稱為黨衛軍第三「骷髏」師。一說到「骷髏」,就想到人死後的場景,在西方也被認為是死亡的象徵,這支隊伍不懼死亡威脅,在戰場上出盡風頭,在二戰時令蘇聯及其盟軍聞風喪膽,同時,該部隊的暴行和瘋狂舉動也令他們臭名昭著。
  • 腦洞二戰史:論單兵素質,蘇軍、德軍、美軍和日軍誰最厲害?
    今天筆者從另一個獨一無二的角度來給大家解讀下這個話題,那就是從士兵死亡率上來比一比二戰各國軍隊士兵的單兵作戰素質。蘇軍PK德軍:打成平手二戰中蘇聯一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士兵死亡人數為890萬。在這890萬陣亡士兵,死於蘇德戰場的有880萬左右,死於蘇芬戰場的有9萬左右,死於蘇日戰場的有一萬左右。
  • 二戰前期被德軍暴打,蘇軍依舊堅持拼命,除了督戰隊,還有啥動力
    政委達尼洛夫倚靠著牆壁,告訴瓦西裡,自己要幫他做最後一件事。說罷,達尼洛夫便將頭露到了窗邊。瓦西裡正要阻止之時,遠方傳來一聲槍響,達尼洛夫應聲倒地。一顆高速飛轉的子彈迎面而來正中了達尼洛夫的眉心。事實上,蘇軍督戰隊也確確實實存在過。蘇德戰爭剛爆發不久後,蘇軍便被德軍大敗,一路潰逃。
  • 二戰時期德國都投降了,為什麼日本還要負隅頑抗!
    1945年5月8日是「歐洲戰勝法西斯日」,就在這一天,凱特爾元帥抵達柏林近郊卡爾斯霍爾特正,代表德軍在無條件投降書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第三帝國徹底覆滅,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以盟軍勝利宣告結束。可是在德國投降後,日本還在堅持,直到當年8月才宣布投降。
  • 二戰歐洲戰場,盟軍與蘇軍開創聯合作戰模式,歷史功績載入史冊
    2020年5月9日,是俄羅斯紀念蘇德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紀念日,但讓俄羅斯沒想到的是,美國突然宣布當年打敗德軍的是盟軍登陸歐洲,與蘇軍沒有關係。消息傳出輿論譁然,美國這是玩的哪一曲呢?開闢第二戰場,作為在二戰歐洲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它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 1945年,被蘇軍打敗的德軍殘部,重型裝備都不要了,拼命向西逃亡
    1945年4月,一支德軍部隊正在向易北河方向突圍,他們所在的原部隊已經被蘇軍打敗了,這些還活下來的殘部不願成為蘇軍的俘虜,因此拼命向西突圍,試圖跑到美軍的控制區。了解二戰歷史的人應該知道,蘇德戰爭是整個二戰期間死傷最慘重的,為了抵擋蘇聯的入侵,蘇聯付出2800萬生命,所以蘇聯人對德國的仇恨可想而知,一旦淪為蘇軍的俘虜,輕則被運到寒冷的西伯利亞修鐵路,重則被處死,無論哪一種都是德軍不願意接受的。相比之下,如果被美軍俘虜,起碼還能安全待在戰俘營裡,所以德軍自然更願意向美軍投降。
  • 二戰德軍最硬的一仗,不僅擊斃敵軍10多萬,而且還俘獲60多萬戰俘
    熟悉二戰的朋友都知道,早在1939年9月的時候希特勒一聲令下,德軍直接就閃擊了波蘭,僅僅只用了短短28天的時間就把波蘭給滅掉了,可見二戰時的德軍到底是有多的強悍了。然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德軍閃擊法國,如果說德軍滅波蘭只用28天是因為波蘭弱的話,那麼德軍滅掉法國僅僅只用了43天的時間,就證明了德軍的強悍是名副其實,因為在德國和法國開戰之前,法國的陸軍可是號稱歐洲戰鬥力最強的軍團。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戰爭打到沒有辦法繼續戰鬥下去的時候,或者出現絕對的劣勢,一般來說和談甚至投降會是最後的選擇。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