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虎嗅發布公告稱,網站和App將停止更新1個月進入維護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虎嗅網創辦於2012年5月,是一個聚合優質創新信息與人群的新媒體平臺。目前在APP\微信公眾號\網站\微博等渠道均擁有百萬級日活用戶。據天眼查app顯示,虎嗅成立至今經歷過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等。
2015年12月,虎嗅正式掛牌新三板,曾被稱為科技自媒體掛牌第一股,直至2019年2月終止掛牌。
掛牌後,根據公告信息顯示, 2016年,其主營業務收入為1987. 07萬元,利潤-334. 28萬元; 2017年,其營收3698. 23萬元,淨利潤為306. 67萬元。 2018年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891. 31萬,淨利潤363. 81萬。
虎嗅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整合營銷、廣告業務和線下活動為主,其中整合營銷和廣告業務收入佔比和毛利率較高。2017年、2018年,主營構成中增加了"內容付費與其他",總體佔比較小。
以下為停更公告:
虎嗅公告牌
親愛的虎嗅用戶:
虎嗅網站和App自2020年12月18日23時59分起停止更新1個月,進入維護狀態。虎嗅將積極營造清朗空間,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感謝理解。
2020年12月18日
相關新聞
太突然!虎嗅宣布停止更新一個月,發生了什麼?
昨晚深夜,知名科技新媒體虎嗅突然發布消息,宣布網站與App自12月18日23時59分停止更新一個月。
虎嗅對此的解釋是:進入維護狀態。
同時,通告中還表示,虎嗅將積極營造清朗空間,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19日一早,記者發現,虎嗅APP和網站最新一則稿件發布時間停留在10小時前,即使是每天一早就更新的「昨日精編」欄目也停留在18日。虎嗅APP微信公眾號更新則停留在昨夜23:04。
事發突然,不少網友在虎嗅官微下發出疑問,虎嗅怎麼了?
還有網友問,停更一個月Pro會員會延續麼?
也有自媒體發問,「關停一個月,這是犯了多大的事啊?一個月,對於一家商業媒體來說,簡直就是致命,這虎嗅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對此,有自媒體稱,18日早晨7時56分,虎嗅發表了一篇名為《阿里會死於什麼?》的文章。但在虎嗅發布公告前,此文也已經刪除了。
知乎上,也有網友給出類似答案,「看看虎嗅微信公眾號最近有什麼文章被刪就知道。」
而從虎嗅APP微信公號上,至今仍然可以看到該文痕跡,但點開後顯示已經被刪除。
有的知乎網友還將原文貼出,《阿里會死於什麼?虎嗅 分享》。
文內寫到,「今天早上看到了一篇阿里的文章,但是不過一小會兒,就已經被封殺了,我有幸看了全文,覺得分析的很對……」
不過,以上原因都為網友猜測。
具體因何原因停更?截至記者發稿前,虎嗅並沒有發布公告給出最新消息。
據悉,虎嗅創辦於2012年5月,是由《中國企業家》前執行總編李岷創辦的一家科技自媒體。
官方介紹,虎嗅網是一個聚合優質創新信息與人群的新媒體平臺,平臺專注於貢獻原創、深度、犀利優質的商業資訊、圍繞創新創業的觀點剖析與交流。
2015年12月,虎嗅正式掛牌新三板。據傳,虎嗅團隊目前已超過百人。
在2015年澎湃新聞關於虎嗅掛牌新三板的一篇舊聞中提到,虎嗅股東包含上海雲鑫投資等。
文中提到,「值得注意是,近些年阿里不在虎嗅科技的重要客戶之列,但卻完成了對虎嗅科技的投資。前述上海雲鑫投資便是阿里系螞蟻金服旗下企業。」
據悉,2014年5月,上海雲鑫投資以2484萬元購得的價格購入虎嗅科技15%的股份。
在曾代表夢工場傳媒投資虎嗅科技的楊軒看來,螞蟻金服的投資不會影響虎嗅科技傳播的獨立性,他說,李岷也會按照一貫的標準進行稿件篩選原則,而且螞蟻金服在內容方面並不做幹涉,作為一個股東的身份,他們處理問題會正確和妥當。
來源:微博、知乎、澎湃新聞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