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釣還沒傳入的時候,傳統釣是一種常用釣法,在絕大多數釣場都能順利施展,也是漁人們出釣時的主打釣法。但是,近幾十年,傳統釣者逐年減少,釣魚新人皆以臺釣入門,糊裡糊塗就開始學什麼調幾釣幾,實用釣技不多且漁獲不佳。筆者本著不讓傳統釣失傳的信念,又無意和臺釣的主流唱反調。
所以發明了一種,傳統釣和臺釣相結合的釣法,供各位釣魚人參考,看看是否可行。
釣法的來源
喜歡野釣的朋友都知道,臺釣在野塘和水庫並不十分合適。而,傳統釣又因為其靈敏度的局限性,被拋棄。所以,有沒有一種兩者相結合的釣法呢?靈感來了,畫圖和各位釣友探討。
釣法介紹
第一步:線組配置如下圖:七星漂搭配長尾漂,單鉤釣法。
先用臺釣的方式,用釣鯽魚的長尾標單鉤在水裡調6~8目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在鉤上面多了一粒太空豆,在調好漂之後,在這粒太空豆上面,用大頭針或是細牙籤並在主線上。用鉛皮或錫線或保險絲繞個活墜(下圖黑色部分標註)
活墜下面的太空豆和鉤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在3-5公分即可,活墜可以根據水深等情況適當加大,釣目一般情況下在3-9目之間。
這種釣法有什麼優勢?
1、它比傳統釣組靈敏,由於漂和上圖標1的墜形成了相對的平衡,下面黑色的活動墜起到調整水深的作用。水線短時漂尾在水裡,把漂座往上移,直到釣目和調目相近就少幾目即可。
這樣魚兒吸食細尾漂就有動作,大魚吃食後扭頭轉身時,漂目下降,提竿即中魚。
2、它和臺釣相似,也有懸墜,但是魚鉤是躺底的,大魚吃食時,不會因為懸著的子線擋住嘴而引起警覺,隱蔽性更好。
3、當,所釣水域,小雜魚鬧窩嚴重的時候,或是水深超過3-4米時,可加大下面黑色的活墜,這樣下沉速度快,不易受到幹擾或接口,有利於野釣上大物、
4、由於細尾調目比較高,視覺好,特別適合野釣。
這種釣法有沒有缺點?
1、使用這樣的方法在餌的下降過程中有可能是「砸」向水底的,不適用於掛粉餌的釣友。
2、在野外休閒釣中適用,可有效避免小魚鬧鉤,但不適用於水底醬層過厚的地方。
3、使用這種方法可能還要在調漂等地方進行實驗。有錯誤的地方請釣友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