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英雄的會員!
這是一個英雄的支部!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民建成都華西支部的醫衛界專家會員堅定守好醫護主場,積極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勇挑重擔、衝鋒在前,與大家同舟共濟,並肩戰鬥,共同開展疫情防控攻堅,用奮鬥和奉獻譜寫了一曲勇抗疫情的壯麗凱歌。
【血液科 龔玉萍】
疫情發生以來,龔玉萍積極配合醫院和科室安排,取消春節休假,堅守病房。因血液病的特殊性,病人需要住院治療,春節及整個疫情期間她所在的華西醫院血液科所有病床全部收滿病人,是華西醫院全院唯一一個無空床的科室。
因防控疫情需要,華西醫院減少了門診掛號量,同時為減少病人來往醫院感染的風險,她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患者,積極參加網上義診。先後3次參加「四川省醫學會血液專委會血液專家愛心義診」,解答血液病人的問題,線上病人最多時達500人,獲點讚超過10萬次。除了四川省內病人外,也有山東、河南、天津、黑龍江等省病人參與。另外,龔玉萍參加四川省女醫師協會抗「疫」義診兩次,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生命陽光患者關愛平臺義診一次;參加中國女醫師協會血栓與止血組向武漢女醫師捐贈保暖內衣活動,捐款1500元;積極向醫院報名請纓,馳援武漢;積極收集華西民建會員在抗擊疫情中的事跡,撰寫通訊稿2篇,在成都民建微信公眾號上發表。
【口腔科 周國清】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周國清院長帶領科學園醫院迅速響應,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組,並對醫院各科室、各崗位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詳細安排與部署,及時組織全院職工進行了防疫工作動員與感控知識學習,確保了醫院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和落實。
1月27日,周國清帶領團隊協助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防疫工作小組制定了針對其二十餘名外籍學生及兩名由湖北返回成都學生的隔離管理方案,對學生生活管理提出專業建議,並安排醫院提供相應的醫療支持和檢測保障。在周國清帶領下,醫院還組織在社區內開展居民健康與感控教育宣傳。考慮到各單位物資緊缺,周國清從醫院物資儲備中調撥了口罩、防護設備和消毒用酒精等捐贈給科分院社區、成都科分院後勤服務公司和成都棕北小學等。
此外,醫院還積極服從成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防控工作部署,周國清帶領科學園醫院的醫護人員參與了2月7日至2月14日、3月13日至3月19日為期14天的成都市新南門汽車站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診分診醫務站點工作。每天每班4人次到崗,嚴格按照工作要求、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規範地開展工作,共檢測排查乘客13255人次,切實保證發熱人員「0」進站和「0」出站。
除了帶領醫院開展各項防疫工作,周國清也一直堅守在他的口腔治療工作崗位上。儘管口腔科屬於感控工作的重點科室,但他帶領醫護人員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門診中給病人提供最安全放心的治療。
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委員,周國清積極為抗擊新冠病毒肺炎建言獻策,先後向有關單位提交了《關於傳染病疫情發生時快速提升綜合醫院醫護人員防護改善建議》《重視並強化公共人員防護、避免新冠病毒二次傳播》以及《關於加強醫療資源統籌管理、醫療人員優化配置、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的建議》等提案和建議,有關建議得到中央領導批示,並被有關部門採納。
【神經兒科 羅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民建會員、華西二院兒童神經科主任羅蓉第一時間響應號召行動起來,組織科室管理小組成員召開科室管理小組視頻會議,全面落實醫院防疫工作部署,第一時間成立科室防疫應急小組,制定兒童神經科病區及神經電生理中心新冠病毒肺炎收治管理、流程及應急預案,保障病區安全有序運行。在1月30日發現病區患兒陪護家長有與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接觸史且患兒持續低熱後,第一時間按醫院流程上報並啟動《兒童神經科新冠肺炎疑似及確診病人處置應急預案》,嚴格按流程隔離、診治、消毒、護理,最後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解除隔離,保障病區安全。
【疼痛科 楊邦祥】
雖然四川、成都疫情不太嚴重,但湖北武漢傳來的消息顯示形勢極端嚴峻。大年三十由醫院相關科室組成的第一批救援隊伍已經集結待命,大年初一即奔赴武漢救援。楊邦祥所在的疼痛科不是抗「疫」最前線,但他們還是做了一些事情:堅持居家隔離,做好個人及家庭防護;給家人、親朋做好解釋工作,安定情緒;配合醫院的統籌安排,做好疼痛病房被徵用的工作,以備新冠病人救治;從1月28(正月初四)日開始上門診,既做好疼痛病人的救治工作,又要從各個環節做好新冠疫情的感控工作;報名參加醫院抗疫預備人員,準備隨時聽從醫院調遣;通過APP(主要在華醫通,也參加醫聯、健客醫生、微醫等)進行網上諮詢,在疫情期間為疼痛病人義診;積極向武漢抗疫行動捐助2000元。
【副院長 牛曉宇】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華西第二醫院副院長牛曉宇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嚴酷戰爭中,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了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科學規劃、周密部署、沉著應對,快速引領醫院進入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
她組織各職能部門嚴格履行責任,深入到雙院區各個臨床科室和部門,指導建立健全三級防控機制,規範發熱門診工作流程、積極進行隔離病區的規劃和改建、分期分批嚴格開展全院每位員工的感染防護培訓、全力配合後勤裝備部門做好防護物資儲備、並關心關愛職工,檢查督導每位員工的自我防護,對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進行了詳細總結和梳理,並結合疫情發展的最新形勢不斷做出工作思路的更新和改進,一直全力推動著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華西第二醫院被省衛健委評定為新冠肺炎的省級兒童定點收治醫院。
【新冠肺炎治療中心 薛秒】
疫情發生以來,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因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成為大家心目中「最危險」的地方。面對疫情,新冠肺炎治療中心69護理單元護士長薛秒沒有退縮,主動帶領科室團隊成員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中。
為避免疫情再傳播,她劃定病房清潔、潛在汙染和汙染區域,夯實每一處細節,不給病毒留下任何交叉感染的機會。為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她承擔起對科內每一位醫、護、工開展防護衣穿脫操作培訓工作。全科室25名成員經過她細心的指導終於「通關」,獲得第一線抗擊病毒的「上崗證」。
2月4日,科室接到承擔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觀察任務。薛秒帶領團隊成員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科內原有22名結核患者的轉運、病區改造及物資準備工作,並於次日順利收治第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到2月6日下午就收治了6名疑似病人,其中1例為合併肝衰竭的重症患者。
疑似病人來了,護士長薛秒高度重視,她按照醫院要求制定隔離病房管理制度及流程共8項要求,確保了各項護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確保了醫療護理的效果,也有力地保護了科室人員的健康安全。
【檢驗科 餘霆】
1月17日,華西醫院檢驗科分子實驗室開始首次在省內用核酸測定新冠病毒,民建會員、實驗醫學科臨床生化室餘霆於1月18日夜班也接到了第一例發熱門診送來的疑似病例,其全力以赴單獨離心,單獨上機,單獨封蓋,單獨保存該標本,此後急診發熱病房的標本源源不斷的送來,這時實驗醫學科老師們才發現新冠病毒就在近在眼前了,在保證常規工作正常進行的同時,發熱標本被當做急中之急儘快處理,以方便臨床及時分類處理。整個春節期間, 餘霆基本上都處於這種狀態中,凌晨一點鐘才發現喝水上廁所都是那麼艱難,早晨下班後脫下隔離服才發現裡面的衣服包括藍大褂全是溼的,隔離服的衣袖口處全是凝結水,下樓時身上冰冷冰冷的,這就是一個民建的檢驗人的抗疫寫照。
【檢驗科 蔡蓓】
2020年初沒有預料到的一場疫情突然而至,作為一名普通檢驗人員,蔡蓓最初感到了一絲害怕和恐慌,畢竟這也是她工作以來第一次遇到如此嚴重的傳染病疫情。但是身為臨床檢驗第一線的她,深知作為醫者需要站出來面對武漢支援工作、實驗室分子檢測工作,所以她也真心希望能為這次抗「疫」多盡一點力量。臨近除夕,她主動報名參加武漢支援工作。雖然最終沒有前往最前線,身為醫務人員的她,此刻也依然是戰士,努力堅守好自己的工作崗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臨床疾病的診療做好檢測服務,最大發揮檢驗的臨床輔助作用。
【檢驗科 賈勁】
大年三十得知武漢疫情爆發,賈勁就一直待命在家,然後從大年初二開始上班至今,一直堅持單位組織安排的崗位。在實際檢驗工作中,血樣樣本需要開蓋才能檢測,雖然面臨風險,但仍無怨無悔,與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全力以赴爭取抗疫工作的全面勝利。
【生殖內分泌科 譚世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譚世橋醫生負責的擇期手術暫停了2周,門診按醫院要求每周減少一次。他開通了好大夫網上免費義診,並堅持三級預防措施,堅持兩點一線工作。此外,還向醫院病房工作人員、物管、鄰居捐贈75%消毒酒精2件一件(24瓶,500ml一瓶裝),幫助大家預防新冠疫情。他隨時關心病房和門診病人及家屬,嚴把防疫關;積極支持科室副護士長蒲燕參加了援鄂第一批醫療隊,關心她的生活與工作,保障其後勤工作。
【耳鼻喉頭頸外科 陳飛】
疫情期間,頭頸腫瘤疾病也在瘋狂生長,時間不等人,華西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陳飛教授在周密有效防護下,於2月18日率先開展了下咽頸段食管癌的游離皮瓣重建特大手術,這應該是國內最早復工開展大型手術的單位,到3月18日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開展大型手術14臺,均收到滿意效果。
【眼科 徐築萍】
華西醫院眼科徐築萍教授,春節未結束就開始臨床一線工作,解除病患疾苦,而且積極行動,定向瀘定貧困地區捐贈口罩等醫療物資。
【中西醫結合科 張穎】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面前,張穎以大無畏履醫生職責,用行動踐行醫生使命,春節期間放棄休息,積極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始終堅守一線醫療崗位,使疫情期間的腫瘤患者也得到及時的治療。同時放棄休息時間,為群眾提供關於新冠肺炎的免費諮詢。
【血液科 郭霞】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堅守工作崗位,守護患者,應對血液系統疾病患兒特殊人群基礎治療及疫情防控,參與愛益行基金會捐贈的兒童口罩和消毒液發放。
【婦科 劉玉梅】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她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註定要逆流而上,奔向抗疫第一線。雖然她請戰武漢的申請最終沒有得到批准,但這麼多天來,她一直都堅守崗位,服從醫院的統一安排,默默地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
【消化內科 楊正兵】
春節以來,華西消化內科教授楊正兵,一直堅守臨床工作,沒有休息一天,堅持為病人做胃腸鏡檢查。
在抗疫一線,默默付出的民建華西人還有:
【乳腺外科 李宏江】
【中西醫結合科 遲煥海】
【精神衛生中心 彭祖貴】
【實驗醫學科 郭曼英】
以及華西支部的
唐書強
馮偉華
項 濤
劉亞峰
楊家農
鄒 偉
周桂蓉
楊蓉弟
等會員醫生朋友
他們都是民建的最美抗「疫」人!
華西支部是成都民建的最強抗「疫」支部!
在此,讓我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感謝
也向廣大奮戰在抗「疫」一線
和為抗「疫」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的
民建會員們致敬!
防控疫情,守望相助,
我們和你在一起!
供稿:民建成都市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