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關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不是很多,但是6月不平凡的一天又來了。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6月18日20時49分,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以南海域(中心坐標:南緯33.35度,西經177.85度)又發生了一次大地震,等級大小為7.3級,震源深度10千米,美國地質調查局顯示為7.4級大地震。
不過比較幸運這次的地震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的出現,所以說相對來說好很多了,如果產生了海嘯,那麼產生的影響可能就更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是位於紐西蘭奧波蒂基東北684公里海域,還是比較近了。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這次地震是6月以來全球第5個6級以上地震。6月第1個7級以上的大地震。並且相對於前幾個地震來說,在震源深度上來說都是「一個天一個地」,震源深度才10千米,所以我們說暫時沒有看到海嘯預警就是非常幸運的。這就是6月第1個大地震的情況,今年以來7級以上的大地震還是有幾個了。印尼班達海在5月出現了一次7.2級大地震,千島群島在3月出現了一個7.5級大地震,千島群島2月也出現了一個7.0級大地震,古巴南部海域1月出現了一個7.7級大地震,所以這是2020年以來第5個7級(包括7級)以上大地震,同時也是今年以來排名第三的大地震。
綜合情況來說,發生這麼強的地震我們肯定擔心海嘯的問題,這次暫時沒有看到我們也期待後面不要出現變化了,這就是7.3級大地震的情況,相隔上一個6.7級大地震時間為5天。2020年以來,全球總計記錄到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為38次,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當然在全球範圍之內,地震的發生是屬於正常的情況,這次的7.3級大地震也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區域,所以說正常就是正常,並且在全球範圍之中幾乎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這次地震出現可能也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帶來的,這是自然地震的正常情況。
具體我們等待紐西蘭科學部門總結出來了再看看情況。地震發生屬於正常情況,而2020年以來,很多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這次又來了一個7.3級大地震,可能很多人又會想今年的情況了,反正我們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今年出現地震也是正常的。
由於地震在科學之中無法精確預測,所以說未來是否還會有7級以上的大地震,我們也只能在出現之後才知道,而很多人說地震發生之前有前兆,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例如地震魚,地震雲,生物異常等等,這裡可以明確地說,科學界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說明,那就是沒有證據顯示這些與地震之間的關係。
並且生物異常是大家熱議最多的,這也是科學界早就說明了,生物異常受到外界的因素幹擾很強,所以無法將其聯繫起來,希望大家以科學為準,而美國,日本經常說某個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個數據也不是屬於精確預測地震的情況,所以說大家不要誤解了。這種概率問題都是通過某個區域的變化情況,以及歷史發生地震進行推測性的數據,不具有說明地震發生的情況,不能算地震預測,所以大家參考下就行,再次強調地震無法精確預測。
地震無法精確預測,但是地震預警是如今說得最多的,地震預警主要是為地震防禦提供了幫助,當每次地震發生之後,在地震波傳播的同時,我們利用科學技術對地震波進行監測,來評估地震波到達破壞區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地震預警的時間,所以是比地震波快的,而這個並不等於地震預測,大家不要搞混了,地震如今無法預測,地震預警也是建立在地震發生之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我們也期待未來能夠給予更多的地震預警時間,因為地震無法預測,我們只能通過地震預警的時間來進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