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來了,物理火爆,這些組合真的無人選擇?

2020-12-23 教育是一場修行

今年,又有8個省市加入到新高考隊伍中來,這8個省市區分別是:江蘇省、河北省、遼寧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福建省。這8個省份都將會採用3+1+2模式,必考科目語數英按照原始分數計算,最高150分。物理和歷史學科學生任選其一,也是按照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滿分100分。最後的「2」是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4門學科當中選出任意2門學科,按照等級賦分計入高考成績。

想必各位家長最關心的就是這幾個省市區的學生究竟選了哪些組合,哪些組合人數比較多,哪些組合沒人願意選,具體數據是什麼樣的。下面李老師就獲得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匯總,以饗讀者。

一、單選物理和歷史的情況

這8個省市中,遼寧省選擇物理學科的人數最多,佔比達到了86.2%,其次為江蘇省和河北省,佔比分別是62%和57.7%。選擇人數佔比最少的福建省也達到了51.8%。總體來看,大部分地區的考生對物理學科都是比較看重的,畢竟這門學科關乎未來高考志願錄取問題,不得不選。

而歷史學科自然是福建省選考的最多,接近49%,可以說選考物理和歷史的學生各佔半壁江山,十分均衡。湖南省和湖北省選歷史的佔比48%左右,基本上跟福建類似,選考歷史最少的遼寧省佔比13.7%,這一點有點太少了,有點大開大合的味道,遠遠低於8省市選考歷史的平均佔比40.8%。

二、再選科目數據分析

再選科目是從生物、化學、政治、地理這4門學科中選出任意2門學科,單就這4門學科最終選擇的人數佔比來看,情況如下:

1、生物

選擇生物最多的地區是江蘇省,佔比82.16%,應該說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幾乎接近遼寧省選擇物理學科的比例。看得出,江蘇省大部分考生放棄化學最終看樣子都選了生物。遼寧省和湖南省分別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佔比分別是71.5%和69.8%。而8省市選生物的考生總體佔比65%之多,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李老師分析這跟生物學科的學習難度較低有很大關係。

2、化學

選擇化學學科的地區是遼寧省,學生佔比65%,其次是湖南省佔比47%,其它都是低於50%,這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大家普遍不喜歡選化學,江蘇省最嚴重,選化學的考生佔比僅14%多一點,從數據中不難看出,遼寧省選物理最多,那麼物理化學一般都會選,江蘇省比較排斥化學,都選生物和地理去了。為什麼不喜歡化學?李老師多次分析過,高中化學難度極大,尤其是高二學段。

3、地理

說起地理學科,江蘇省選的最多,考生佔比84%多,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福建省56.13%,八個省市平均數據是53.5%,可以說選考地理學科的學生真的非常多,其實地理學科跟生物學科類似,都說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看樣子這種「跨界」學科比較吃香。

4、政治

總體來看,選考政治學科的考生最少,即使選考人數佔比最多的重慶市也才49.5%,不到一半,其它地區就更不用說了,江蘇省依然是選考政治最少的省份,佔比18.64%,這個比例僅僅比化學高一點點。政治學課其實在高中階段最大的問題就是聽得懂,不會做題,即使寫很多得分也寥寥。但是,政治學科未來很重要,國家現在非常重視政治學科,立德樹人,政治學科很關鍵。再者,未來考研,公務員考試,乃至高考志願警察類、公安類等院校不選政治基本沒有機會。

三、科目組合情況數據分析

不用想,大文大理組合依然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物生地也非常受歡迎,這個組合佔比16.26%,物化生佔比16.25%,政史地佔比12.76%。

其次,史生地佔比9.43%,史生政佔比9.07%,物化地佔比8.78%,史化生佔比8.27%,物生政佔比5.63%,物化政佔比3.97%,物政地佔比4.25%,史化政佔比3.56%,最少的是化史地3.06%。

各組合在不同省市情況也不一樣,遼寧省物化生佔比最高,23.77%,江蘇省物生地佔比最高,45.32%,河北省史政地佔比最高,18.85%,湖南省物化地佔比最高,11.72%,湖北省史化生佔比最高,14%,重慶市史生政佔比最高,12%。

最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居然有幾個組合沒人選,比如物化政組合江蘇省是0%,史化政江蘇省也是0%,這樣的組合真的沒人選嗎?還是根本就沒有開設這樣的組合?具體發生了什麼,李老師很疑惑。

都是第一年選科,不排除有些地區會出現盲目跟風情況,我覺得遼寧省大量選擇物理的學生裡面有很多未必適合學物理,江蘇省大面積放棄化學對國家發展也是不利的,其實各種組合數據的背後反應了各個家庭考生、家長的趨利避害心理,凡是對高考可以考高分的學科自然會考慮,較難的學科自然會放棄,這種功利性的引導方式是不是很合理?值得商榷。

高考選科關乎千千萬萬個家庭利益,關乎國家自然社會科學的發展前景,這樣的設計方式究竟效果怎麼樣恐怕一年兩年很難看出來,但是十年,二十年的影響一定會體現,我們重視自然科學的發展,也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的進步,這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不可偏廢,但是這樣的制度設計功利性自然佔了第一位,先考上大學再說,管它三七二十一,這種只看眼前很難看長遠的心理也是制度的設計者們好好考慮的。

相關焦點

  • 選考物理86.21%,選史化生模塊0%!8省市新高考改革瓶頸如何突破?
    一、新高考八省首選科目情況分析:從了解到了信息來看,首選科目數據如下:(1)遼寧省選物理的最多,達到86.21%;江蘇省為61.94%,河北省為57.71%,最少的省市是福建省,51.88%。三、新高考八省科目組合情況分析:(1)平均最高的是組合是物理、生物、地理,16.26%;排名第二的是大理,物理、化學、生物,平均為16.25%,看來傳統的大理影響仍然很強大。排名第三的是大文科,政治、歷史、地理,佔12.76%。
  • 新高考下不同選科組合究竟可報哪些專業?選科問題一網打盡!
    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正式落地實施新高考,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省市的21屆考生有了可參考的方向。 但真正難的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考生,2021年廣東、重慶、湖北、湖南、河北、遼寧、福建、江蘇也即將落地新高考改革。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 新高考開始實施,這4個選科組合「易吃虧」,高中老師:謹慎選擇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都帶來什麼變化 現在大部分的省市都實行著「新高考3+1+2」,只有少部分的省市在實行著「新高考3+3」的模式,不過「新高考3+1+2」的組合模式會比「新高考3+3」少一些。
  • 班主任坦言:新高考選科,這3種組合是「最優組合」,高考有優勢
    目前,很多省市都對高考進行了改革,相信很多家長和同學都對新高一選科問題特別關心,選科直接影響著高考成績,並與大學專業的選擇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未來的就業。新高考選科並不是簡單的「6選3」,需要綜合考慮自身興趣愛好、特長、專業、就業等問題。
  • 重慶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最受歡迎的科目組合原來是它
    新高考政策就是從此文理不分科,自己選擇喜歡的科目進行自由組合。雖然表面上有很多優勢,但是也隱藏不少弊端。任何改革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改革推行的初期肯定會緩慢推進。第三批高考改革試點地區是江蘇、河北、湖北、湖南、廣東、福建、重慶、遼寧8個省市,2018年開啟,2021高考實行。在第三批後,第四批也是無縫銜接。
  • 新高考選科,這3種組合稱為「絕佳組合」,老師:趕快搶佔先機
    可能對新高考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現在很多省市已經取消了文理分班,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的選科制度了。這是因為這個組合在高考報考的時候,不會太挑專業,幾乎所有的專業都可以填報,這樣學生就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不過這個組合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可能並不可是,因為這幾個科目的難度係數是比較大的,尤其是物理和化學,所以這個專業是比較適合學霸類型的學生,如果覺得自己可以那麼選擇這個專業是比較絕佳的一個組合了。
  • 新高考暴露新問題,什麼組合「最吃虧」?選科不小心學霸變學渣
    傳統高考結束之後,緊接著各個省份新來新高考,2021年,8省市首次迎來新高考模式,對於這8個省份來說,新高考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還是一個未知數,和傳統高考不同的是,新高考賦予了考生自主選擇的權利,不再是簡單的文理分科。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 什麼是「3+1+2 」? 教育部發文,確定了上述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新高考「3+1+2」的選科模式12種組合究竟該怎樣選?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採用的是「3+1+2」的選科模式。據統計,該模式下共有12種選科組合方式,那麼學生們應如何選科?怎樣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3+1+2」模式?
  • 新高考選科分析,專家教你如何「揚長避短」讀到好大學!
    2021年,8個省市新加入新高考改革「豪華套餐」: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其中不乏頻上熱搜、備受矚目的高考大省。和之前實行「3+3」或「6選3」模式的6省市不同,第三批實行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採用「3+1+2」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學霸」應如何選科?物理是首選,其餘兩科這樣選
    但是隨著高一第一個學期馬上接近尾聲,考生必須面臨選科這個問題,如何選科也成了考生的一大難題,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新高考模式下「學霸」還如何選科。 新高考模式下「學霸」應如何選科?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新高考選科:避開物理,還是必選物理?按照這3個原則就行了!
    一直以來,新高考選科都是學生、家長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2021年,又有8個省份開啟新高考,由於此前北京、浙江等地「3+3」高考模式選科普遍存在棄物理的現象,湖南、湖北、江蘇等8個省份採用的是「3+1+2」高考模式,將物理和歷史變成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只能二選一,以減少考生「避開物理」的情況。然而,在「3+1+2」高考模式中,有人依舊堅持要「避開物理」,有人卻認為要「必選物理」。
  • 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考生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部分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
  • 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好?新高考歷史和物理哪個難?
    新高考3+1+2「1」指的是歷史或物理2選1,按考分計入總分。新高考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好高考歷史和物理哪個難?高考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好?選物理還是選歷史?要從容不容易得分和可報專業率來看。畢竟高考完,面臨的就是選大學,選大學就要有分數和選擇面要廣。
  • 7省新高考選科數據出爐!網友看後:這屆考生思想出了問題
    2021年,將有河北、遼寧、湖北、湖南、重慶、江蘇、福建、廣東等8個省份加入新高考的大家庭,實行「3+1+2」的新高考模式。隨著2021高考越來越近,這些參加新高考省份的莘莘學子的選科也已經塵埃落定。7省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結果令人意外!近日,相關部門公布了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7省市2021屆高考生選科數據。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最受歡迎的竟然是生物,7省生物選擇率都在55%以上。
  • 2020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化學、地理更受北京考生青睞
    △2020年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在內的14個省市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高考綜合改革是一項探索性改革,沒有先例可循,因此需要先行先試、探索完善。發現問題並不斷調整完善改革方案,本身就是改革試點的價值所在。
  • 新高考選科,這個組合被老師認為是「最差組合」,選科時要避免
    隨著各地逐漸恢復開學,高三面臨著高考,很多高一的學生,則面臨著選科,開學後不久就可能要選科分班了,高一的家長和學生,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新高考,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職業規划進行選科,看似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在多種組合面前,對於一個十四五的學生而言,能夠進行理性選科是非常困難的,很多學生因此「入坑」。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這一科...2021屆新高考選科解讀如何選考才會成為最終贏家?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