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的民族。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落統一了蒙古地區的各個部落,建立了蒙古王朝,而「蒙古」也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了民族名稱。
蒙古族長期以來主要從事畜牧業,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來源,隨著後來的時間的推演,商業的進步,馬背上的民族在各項事業中逐漸蒸蒸日上,特別獨特的地理地貌成為人民心中嚮往的地方,不少的遊客朋友不遠千裡前往他們心中的魂牽夢繞的理想之地。
一想到廣袤無垠的草原啊,我們就仿佛見到了南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著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這無疑是對內蒙草原的真實寫照了。牧民通常把能否善於騎馬、射箭、摔跤作為鑑別一個優秀牧民的標準。說到內蒙草原,那賽馬就是一項不得不提的活動了,賽馬是蒙古男兒的三技之一,賽馬又分為快馬、顛馬、走馬,是草原牧民最激動人心的傳統活動。
在每年七、八月份間舉行的那達慕大會時,近者方圓五十裡,遠者方圓百裡之外的牧民都會驅車乘馬的趕來參加,參賽的人數不定,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上百人,年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賽程不等,有幾公裡和幾十公裡的,可以自身情況參加,終點設在會場。
參賽的男女無論老幼,衣著華麗的彩衣,頭束紅綠綢飄帶,為減少馬的負荷量,馬不著鞍,人不著鞋襪。比賽一般以紅旗或口哨為令,比賽開始,參賽者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躍馬競馳,爭先恐後,好不熱鬧,率先到達終點者為勝。比賽結束,會有授獎儀式,取得名次的馬匹和騎手要排列在主席臺前,有專人唱頌讚馬詩,並往第一名的駿馬身上撒下奶酒或是鮮牛奶。
蒙古族對馬有著特殊情感,乘馬時如同於馬為一體,奔馳在草原上,風度翩翩,性格豪爽,可以從不同視角去感受蒙古騎手們的張揚個性。蒙古族人與馬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為有他們的身影,草原才會如此妖嬈多姿,才會如此令人心馳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