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丹陽高新區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時針一圈一圈地轉動,我們即將告別「十三五」,迎來「十四五」。第一個百年目標就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揚帆起航,站在一個新的歷史交匯點上,丹陽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緊扣產業強市、美麗丹陽、民生改善三大主題,理清思路、找準方向,拉高標杆補短板、擼起袖子加油幹,全力以赴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一著不讓跑出亮麗成績單
11月28日,鎮江市重大產業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啟幕,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帶隊前往丹陽高新區,現場觀摩雷登眼鏡加工生產設備、迅捷智能檔案櫃和智能藥房生產線、聯創汽車空氣懸架配件3個產業類項目建設情況。
工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項目的帶動。今年,面對鎮江產業強市大會「跑起來」的「發令槍」,作為丹陽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丹陽高新區迅速帶頭「起跑」,擂響了「加油幹」的戰鼓: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快節奏推進項目建設,1-10月新籤約億元以上項目8個,完成年度投資6.9億元,14個丹陽市級以上重點產業類項目已開工13個,10個新建項目已開工9個,開工率達90%;將醫療器械及視覺健康定為「一區一戰略」產業,差別化集聚科技創新資源,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鎮江唯一一家省醫療器械及視覺健康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丹陽慧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獲評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優秀企業。
「把重任排在前,把擔子壓在先,丹陽高新區錨定爭先進位的目標,跑出了加速度,跑出了精氣神,跑出了靚麗『成績單』。」丹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于斌介紹,在全省51家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丹陽高新區較去年上升7位,列省級高新區第10位。1-10月份的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工業應稅銷售達85.3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達70.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54.5億元,同比增長均在兩位數以上。工業固投完成7.07億元,同比翻番。地區生產總值全年預計增長8%。
自豪而不自滿,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讓「成績單」持續靚麗,必須緊扣產業強市的主題不放鬆、緊抓目標任務的落實不懈怠。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丹陽高新區將以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方法,跑出更快速度、幹出更大成效。
推動綜合實力再攀高,咬定挺進省級高新區「第一方陣」的目標,每年都力求爭先進位,奮起直追穩定在省級高新區第一方陣;推動項目建設再提速,2021年擬定16個全市重點產業類項目,通過在手項目抓籤約、籤約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抓出快速度、抓出高質量、抓出新成效;推動重點項目招引再攻堅,進一步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用好招商地圖,通過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以商引商,拓寬項目信息渠道,爭取新籤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10個;推動閒置低效資產盤活再利用,加大對閒置土地、廠房的處置、盤活力度,著力提升留雁、邁村等村級工業園質態,倒逼環保、安全等不達標,只吸血、零貢獻企業淘汰出清。
持之以恆跑出美麗風景線
12月5日,丹陽高新區舉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生態文明新風尚」活動。活動現場,一座時尚的智能「清潔小屋」成為一道風景:20平方米大小的建築裡,設置了可回收箱、有害箱、廚餘箱、其他箱,配置了空調、監控、除臭、滅蠅除蚊、垃圾桶清洗、汙水排放等多種裝置和系統,附近還有「自動售貨機」,居民可用垃圾分類所得積分直接兌換裡面的生活用品。目前,丹陽高新區首批17個試點小區的31個智能「清潔小屋」已全部建成。
城區有風貌,鄉村換新顏。走進景巷村,整潔的村道、寬敞的籃球場、鮮豔的主題彩繪牆畫、竹林掩映的公共廁所、廢棄石磨裝飾的圍欄、空酒瓶堆成的「福」字,無一不透露著巧思。為確保整治後的村莊環境衛生始終有人抓、有人管,景巷村制定了人居環境長效管理辦法,在黨員戶家門口加掛「黨員家庭戶」標識牌,由黨員帶頭清潔家園,並自覺接受村民群眾的監督;每戶村民門口張貼「門前五包」責任牌,負責自家房前屋後的衛生保潔;村裡組建考評小組,對村民「門前五包」落實情況開展檢查、評比,並根據考評情況落實相應的獎懲措施。
今年,丹陽高新區啟動了顏莊片區、阜陽路西延片區改造提升項目,開展國省幹道、縣道兩側及橫塘集鎮環境整治提升,完成187個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大聖水美鄉村,有甲、茅甲、花園美麗宜居鄉村,大錢村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等建設有力推進,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躍然眼前。
生態美好才有生活美好。「十四五」開局之年,丹陽高新區繼續圍繞「美麗丹陽」的建設要求,不冒進、不盲從,因地制宜、腳踏實地抓好推進。
城市有「面貌」更有「風貌」,對原丹鳳大酒店片區、華南學校周邊片區等部分片區進行改造,開展圍牆革命和燈飾廣告革命,將圍牆和燈飾打造成傳遞正能量、展現精氣神的風景線,同時優化丹金溧漕河水岸風光帶設計,建設總長度約15公裡的「鳳凰綠道」;鄉村有「盆景」更有「風景」,根據村莊實用性規劃,安排專項資金,每年提檔升級集聚類村莊5個以上,結合水美鄉村、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做出特色亮點,留住美麗鄉愁;監管有「制度」更有「力度」,成立城管局進行實體化運作,加強國省幹道、縣道兩側的長效整治,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長抓門前五包、黨員示範、農戶評比制度落實,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理。
用心用情跑出群眾幸福感
「這些殘疾人輪椅都是免費租借的,用舊了可以以舊換新。」白雲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有一間殘疾人器械免費租用室。白雲街社區黨委書記朱軍表示,社區有92名殘疾人,考慮到有些殘疾人家庭經濟困難,社區就成立了這樣一個租用室。同時,他們還在服務中心內成立了殘疾人康復中心、殘疾人之家、居家養老服務綜合中心等貼心機構,讓服務中心真正做到為老百姓服務。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今年,丹陽高新區圍繞民生持續改善,聚焦堵點痛點、補齊短板弱項,用心用情跑出群眾「幸福感」:高新區實驗小學、幼兒園,呂叔湘中學,中醫院遷建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橫松線等農路實現提檔升級;社會公益事業紮實推進,垃圾分類作為全省首個公益項目試點實施;「一窗通辦暖企便民」榮獲市作風效能「十佳服務品牌」;金宛新村等老舊小區完成改造,轄內小區實現充電樁全覆蓋;福樂園公墓已基本完工,冬至前完成轄區內散墳搬遷;116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7個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高水平全面小康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努力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是丹陽高新區在「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一。新的一年,丹陽高新區將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重點辦好三件事情。
一是辦好「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加快推進學校、醫院等一批重點民生類工程,提高公共服務的吸引力和承載力。科學編制核心區空間規劃,做好片區控規,優化道路、管網、杆線、商業網點、學校、鄰裡中心等專項規劃,打造居民10分鐘品質生活圈。
二是辦好「順民意、解民憂」的事情。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推行市場化、專業化物業管理,不斷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為民服務中心納入更多民生類事項,積極推進中心社區建設,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完成丹金路汙水主管網改造。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檔升級二黃線等農村公路。
三是辦好「紓民困、暖民心」的事情。鞏固精準扶貧成果,對困難、弱勢群體及時進行救濟、慰問。擴大多元化養老服務供給,積極推進敬老院和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公建民營。千方百計穩定就業,發展高端製造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創業機會,讓工作、生活在高新區的群眾有更多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