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設施建設打開新空間

2021-01-14 人民網

市民在天津pko跨界空間運動,這是一家由破舊廠房改造而成的體育運動中心。新華社記者 李 然攝

遊客在江蘇揚州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漫步。孟德龍攝(人民視覺)

俯瞰山東青島奧帆中心海上鑽石球場。王 華攝(人民視覺)

安徽合肥廬陽區一商業綜合體樓頂的天台足球場。趙 明攝(人民視覺)

跑步時,一路綠意緊相隨;踢球時,四周縈繞海浪聲;滑雪時,縱情穿行工業風……這不是電影或是夢想中的場景,而是中國人的健身「日常」。

隨著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快速發展,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思路不斷創新。健身場地與公園綠地、商業建築、工業廠房等城市空間的跨界與融合日益緊密。「健身去哪兒」豐富多彩的解題方案,打開和拓寬了中國人運動健身的新空間。

融入公園綠地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夏遠田,從去年夏天起找到了新的健身方式——周末天氣晴好時,他時常到家邊的玉璞園,在健身步道上跑步。

「跟體育場相比,在公園健身既能出汗減肥,還能欣賞美景。跑完10公裡,心情很舒暢。」夏遠田說。

據了解,2020年,豐臺區新建了27.5片多功能運動場和4公裡健走步道,為夏遠田等居民帶來便利的玉璞園健走步道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運動場和步道大部分都在公園之中,以「綠·動」融合模式打造出融園林休閒、花卉觀賞、健身鍛鍊為一體的全民健身運動場所。

將體育健身設施融入公園綠地等城市空間,是北京解決民眾「健身去哪兒」難題的思路。近日發布的《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中,北京提出體育場地與公園綠地、城市線性空間、自然生態空間、商業文化設施等共建共享。

如何讓民眾在「綠」中健身?北京提出,構建以綠化為本底、以體育運動鍛鍊為主要功能,兼有公園文化休閒功能,具有一定環境品質且向居民開放的公共空間。同時,結合大運河等生態水系資源及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等生態空間,利用城市綠道或非機動車道串聯,設計打造多類型馬拉松線路。

在高密度的大城市中提供更高品質的健身服務,是全民健身場地建設的難題之一。體育社會學學者盧元鎮認為,在城市中建設體育公園值得提倡,這種模式將體育同休閒、娛樂緊密結合,適合家庭鍛鍊和度假。

隨著公園綠地等區域和城市空間不斷轉變為健身運動場地設施,各地居民健身活動的便利性和多樣性持續提升。「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新建或改擴建1000個左右體育公園,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

打造最美球場

過去一段時間,山東青島的兩座「最美足球場」在社交網絡上刷了屏——一座是位於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的海上鑽石球場,這座可四面觀海的五人制足球場不僅顏值高,還可實現足球場與籃球場的轉換;另一座是建在礁石上的海角足球場,很多人說它可以與挪威羅弗敦群島的海島足球場相媲美。

青島是中國足球城,也是2023年男足亞洲杯承辦城市之一。為了滿足足球等運動愛好者的需求,青島在過去5年投入約3億元,將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建設列為「市辦實事」,5年來共建成686處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運動場地。其中僅在2020年,就建設了多功能運動場地102片,更新、新建600處健身設施,並建設口袋公園、森林公園、時尚健身公園104處。截至目前,青島共有健身設施1萬餘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29平方米,基本建成城區「8分鐘健身圈」,農村基本實現健身設施全覆蓋。

浪漫的海邊球場、必去的網紅綠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最美健身場地出現在中國人的生活當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正在從「有沒有」走向「優不優」。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將更加注重與國民休閒、自然生態相結合,因為人民群眾更願意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體育鍛鍊,運動的同時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宜人美景。各地要順應新需求和新趨勢,擺脫「場館思維」和「工程思維」的路徑依賴,多建設一些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人民群眾身邊健身設施,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

活用「金角銀邊」

在上海老工業區裡感受滑雪的風馳電掣,這樣的運動方式是否有點「硬核」?在上海市寶山區,有一家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休閒體育產業運動綜合體。在這片4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運動愛好者不僅在旱雪坡上體驗不亞於真雪場的刺激,還可以進行攀巖、蹦床等運動項目。

既是工業文明遺存,也是新潮的運動打卡地——老工業區變身健身新區,是中國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縮影。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提出,城市空閒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城市路橋附屬用地、廠房、建築屋頂等空間資源以及可複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娛樂、養老、教育、商業等設施資源,都有建設健身設施的潛力。

空閒地、邊角地、城市疏解騰退空間、老舊廠房等區域,是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金角銀邊」,也是各地打造「15分鐘健身圈」的重要資源。利用好城市空間中的「金角銀邊」,是解決健身場地設施短板和痛點的妙招之一。

北京在日前發布的體育設施專項規劃中提出,鼓勵各主體利用工業廠房、商業樓宇等存量建築空間更新改造建設體育設施。事實上,近年來各地圍繞「金角銀邊」進行了各種創新探索,以盤活城市空閒土地的方式,為民眾提供更多健身空間。舊廠房和商業設施、高樓屋頂等區域誕生了越來越多的網紅運動場。

相關焦點

  • 西城今年將建設32處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
    6月10日上午,西城區體育局發布《西城區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西城區將建設32處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此次《三年行動計劃》包括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及附件共6個部分,圍繞「七有」「五性」需求,全面提升體育用地及體育場地人均面積,不斷完善體育場地設施空間布局,增強城市活力。
  • 橋下空間變體育公園,體育設施和景區結合……潼南拓展全民健身空間...
    8月4日上午,夏日炎炎,但潼南市民仍能找到陰涼處進行體育鍛鍊——利用大橋下方「被遺忘」的空間,潼南區打造了一批線下健身空間,為市民提供不懼烈日和風雨的運動空間。同時,潼南區還將體育設施的修建和景區相結合,為市民的生活帶來運動元素,貫徹實施《重慶市全民健身條例》。
  • 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李強調研體育健身設施布局和建設時指出
    把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  ■全民健身是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推動健康關口前移的實現路徑。
  • 今年再建百處籠式體育場,青島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速
    建設100處以籠式場地為主的健身設施,配建森林公園、口袋公園健身設施100處,2020年,青島體育設施建設將再上新臺階。島城健兒去年勇奪24個世界冠軍2020年青島市體育工作會議日前召開,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車景華做了題為《完善體育治理體系 提高體育治理能力 推進體育強市和健康青島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工作報告。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完善健身設施建設頂層設計,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補齊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短板,大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進工作。
  • 自然資源部:四個方面用地支持政策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原標題:自然資源部:四個方面用地支持政策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摘要 【自然資源部:四個方面用地支持政策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解決群眾去哪兒健身的問題
  • 【建設體育強市 重慶在行動】⑭完善體育設施網絡建設,推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
    近年來,梁平搶抓機遇,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速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高密度布局健身場所和設施,接連舉辦多項體育賽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體育事業正成為新時代梁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新動能。在全民健身中心,市民運動健身的身影讓冬季充滿了激情。
  • 宜春市教體局: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穩步推進全民健身計劃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全民健康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近年來,宜春市教體局積極爭取各類資金用於修建健身場地設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 《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技術指南》解讀
    提出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足球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推動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健康中國行動,全面推進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工作。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體育建築研究中心陳曉民主任對此作出解讀,認為全面推進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順應了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要求,《意見》的編寫工作體現了實操性強、統一標準、靈活建設、綠色實施、創新管理的亮點。住建部先期開展的社區足球場地建設試點工作探索總結了科學、實用、靈活、快速的建設方法和路徑,可用以指導全國各地的場地建設。
  • 市體育局召開貫徹《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國辦發[2020]36號)精神,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 健身步道、田徑場……賀蘭縣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冬日午後,儘管天氣嚴寒,但在賀蘭縣蘭山公園健身的群眾卻熱情高漲,今年八十歲的梁大爺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公園裡新鋪了塑膠步道,真是太好了。」梁大爺說,他每天都會去公園運動,可是又聽說走多了膝蓋容易受傷,一直很糾結,「現在好了,這塑膠步道踩上去有點軟,還可以防滑,感覺很安全。」
  • 商都縣三項舉措全力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
    商都縣三項舉措全力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促進全民健身 2020-11-03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民健身去哪?「十三五」時期青島共投入約3億元 建成健身設施1萬...
    僅2020年,就藉助「市辦實事」,全年建設以籠式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場地102片,加快老城區健身設施改造,更新新建600處健身設施;拓展金邊銀角,建設口袋公園、森林公園、時尚健身公園104處;融合時尚元素,建設社區健身吧26處、建設時尚運動公園4處,建設智能健身設施20套,為20個試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置健身器材,群眾健身更加便利。
  • 《臨汾市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公布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體育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體育設施,是指用於體育訓練、比賽、教學和健身活動的場地、建築物及其配套設施。包括由各級人民政府建設的公共體育設施和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經營性體育設施。
  • 國務院發文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體育概念股迎發展機遇
    中商情報網訊:10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提出爭取到2025年,有效解決制約健身設施規劃建設的瓶頸問題,相關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更加健全高效,健身設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環境明顯改善,形成群眾普遍參加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
  • 西城區將建32處群眾身邊體育健身設施 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隨著西城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的健身意識不斷增強,體育健身已成為人民群眾嚮往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此次《三年行動計劃》包括指導思想、工作原則、總體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及附件共6個部分,圍繞「七有」「五性」需求,全面提升體育用地及體育場地人均面積,不斷完善體育場地設施空間布局,增強城市活力。
  • 多部門負責人詳解《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
    李建明介紹說,社區是人民群眾生活的基本單元,所以在健身設施建設方面,我們要更多地向社區傾斜,增加社區體育設施和完善設施功能。群眾體育再提升就是要打造一個品牌,即「全國社區運動會」,這是基於各地、各社區群眾喜愛的體育活動來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社區運動會。
  • 新職業,打開就業新空間
    通過培育新職業、拓展新崗位為勞動者提供更豐富的就業選擇,正是做大增量可靠且重要的渠道。數位化運營師、卡路裡規劃師……這些新職業你聽說過嗎?日前,美團與智聯招聘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疫情給生活服務業帶來一定影響,但活力四射的新業態仍在持續孕育著種類繁多的新職業。新職業的不斷湧現,得益於新業態特別是新生活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結合區域內的現狀,與街道一起研究施工方案,插上智能翅膀的健身苑點,讓市民的運動變得更加立體化,也激發了社區中老年群體的健身熱情。」在靜安區大寧公園,「體綠結合」的4536平方米市民健身長廊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開闊、舒適的戶外運動空間。場地外環繞著長425米的健身步道,場地內安裝54件健身器材,使用者可掃描二維碼觀看示範視頻。
  • 華錄集團: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領「新基建」
    這是今年以來,該公司繼與甘肅蘭州、安徽宿州、江蘇宿遷、雲南普洱、大連旅順口、青海海東河湟新區等地方政府籤署數據湖產業園建設項目以來的第七個數據湖戰略合作項目,也是華錄集團在推動企業數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構建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戰略以來所結下累累碩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