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易勉 樊濤)經常聽說有人患膽結石、腎結石,聽說過鼻結石嗎?長沙河西一高校21歲大三女生,7年來鼻涕流個不停,就是罕見的鼻結石在作祟。今日,長沙市第四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湘勝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鼻腔衛生,如出現鼻阻塞、流涕、鼻腔臭味及不明原因的反覆咳嗽、頭痛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鼻結石,恐怕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有些人因為沒有及時治療鼻炎而患上鼻結石,卻把它當作感冒來治,甚至延誤病情。近日,長沙市第四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接診了這樣一個患者,從其右鼻腔取出一塊3.5釐米×2釐米的鼻結石。
原來,就讀於長沙河西某高校的21歲大三女生孔易(化名),7年前就出現右側鼻塞、流清涕等症狀,偶爾還會出現前額疼痛,以為是感冒導致,經常服用一些抗生素藥物緩解病情。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疾病成了她的「心病」,嚴重時影響其日常生活。尤其是近一把月,其症狀越來越嚴重,鼻塞、流鼻涕且鼻腔有異物感等,吃藥沒有什麼效果,便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就醫。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湘勝接診後,通過詳細問診和專科檢查,發現孔易右鼻底部可見灰白色新生物,表面粗糙,還有鼻中隔左偏曲等。經鼻竇CT檢查,顯示其右側鼻道內鼻結石或鈣化灶可能,初步診斷為「鼻結石」,建議手術治療。
孔易聽醫生講解病情後驚訝地說:「腎結石、膀胱結石、膽囊結石並不陌生,可鼻腔內長結石從來沒聽說過。」她懷疑醫生是不是弄錯了。李湘勝耐心解釋其病情並告訴她,一旦形成鼻結石,如果不及時取出,很可能會破壞局部組織,導致出現咳嗽、反覆感染等症狀,甚至會引起窒息等。
完善術前檢查後,該院耳鼻喉科醫療團隊為孔易施行「鼻內窺鏡下多個鼻竇開窗術+鼻內窺鏡下鼻中隔成形術+右鼻腔鼻結石取出術等」,術中取出一塊3.5釐米×2釐米的鼻結石。李湘勝說,鼻結石本就少見,竟然還有這麼大顆的,更是少見。
鼻結石從哪裡來的呢?李湘勝介紹,起初很可能是紙屑、花生殼等異物進入鼻腔,未被及時清理出來,粘在了鼻腔黏膜上。時間一久,鼻腔分泌物及淚液中的無機鹽類物質逐漸分解沉積於異物表面,從而就形成了鼻結石。他提醒市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鼻腔衛生,不要經常用紙巾、棉籤等異物摳鼻子,不要用手拔鼻毛、摳鼻屎等。如果出現鼻阻塞、流涕、鼻腔臭味及不明原因的反覆咳嗽、頭痛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