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索菲是個寶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至今都記得,我家大寶上幼兒園小班時有一天回家的時候跟我說:「媽媽,某某欺負我,他搶我的玩具,還推我。」時我的心情有多複雜。
雖然知道孩子進入一個集體之後一定會有磕磕絆絆的情況發生,但是作為親媽我還是很緊張,明知道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就是忍不住想萬一有更差的情況怎麼辦?萬一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怎麼辦?
最後我只能先安慰孩子,然後上網上搜索解決的辦法。
孩子被欺負後,不要跟孩子說「沒關係」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過查資料、和認識的寶媽交談再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總結了一下面對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家長要怎麼處理。
我發現有的孩子跟家長說「我被欺負了」時,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日常,有些孩子則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向家長「求助」,還有些孩子是希望受到家長的關注,所以將事情誇大的描述出來。
不管孩子是哪種心態,家長的一句:「沒關係」都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會讓孩子覺得被欺負也沒關係或者家長不關心我會不會受欺負,反倒讓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達出自己被欺負的事情之後,家長應該第一時間關注孩子的情緒,用比較平和的情緒安慰他,讓孩子儘可能的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減少被欺負對孩子的影響。
同時也要檢查孩子有什麼受傷、有沒有因此對上幼兒園產生牴觸的情緒。
2、了解真相
在安慰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儘量通過孩子的表達了解到一些真實的情況,像事情的前因後果、了解老師知不知道這件事等。
家長在通過孩子的表達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之後,就可以判斷事情的程度,如果只是孩子間的打鬧,家長可以自行處理。如果孩子受傷或者單純的被欺負,家長則可以先和老師或者對方家長接觸,儘可能的還原事情的真相,然後再妥善處理。
3、教孩子化解矛盾或反抗
當確定了孩子之間是簡單的發生矛盾還是受到對方霸道的欺負之後,家長就要因情況教孩子如何處理矛盾或者反抗「校園暴力」行為。
孩子之間有矛盾:
孩子之間的矛盾大多是因為表達不清或者動手太快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教孩子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會讓自己的不高興的事情就直接拒絕,遇到沒有禮貌的孩子可以直接告訴他:「你這樣是不對的。」避免孩子因為表達不清受委屈。
對方孩子欺負人:
如果孩子是被單方面的欺負了,家長則要向孩子灌輸反抗的意識,被打可以還手、被推搡可以呵斥對方,實在不行還可以告訴老師。總之,要讓孩子理解「不能主動打人不等於被打不能還手」的理念。
在平常也可以用繪本故事引導孩子有反抗暴力的思想,不做任人欺負的人、不隨意欺負別人、遠離霸道沒教養的孩子。
給大家分享一套《寶寶入園安全教育繪本》,這套繪本中有一個《別想欺負我》的故事,就是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敢於反抗暴力。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