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再說「沒關係」,3步教孩子處理危機

2020-12-23 騰訊網

文 | 索菲是個寶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至今都記得,我家大寶上幼兒園小班時有一天回家的時候跟我說:「媽媽,某某欺負我,他搶我的玩具,還推我。」時我的心情有多複雜。

雖然知道孩子進入一個集體之後一定會有磕磕絆絆的情況發生,但是作為親媽我還是很緊張,明知道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就是忍不住想萬一有更差的情況怎麼辦?萬一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怎麼辦?

最後我只能先安慰孩子,然後上網上搜索解決的辦法。

孩子被欺負後,不要跟孩子說「沒關係」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通過查資料、和認識的寶媽交談再結合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我總結了一下面對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家長要怎麼處理。

我發現有的孩子跟家長說「我被欺負了」時,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要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日常,有些孩子則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而向家長「求助」,還有些孩子是希望受到家長的關注,所以將事情誇大的描述出來。

不管孩子是哪種心態,家長的一句:「沒關係」都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會讓孩子覺得被欺負也沒關係或者家長不關心我會不會受欺負,反倒讓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達出自己被欺負的事情之後,家長應該第一時間關注孩子的情緒,用比較平和的情緒安慰他,讓孩子儘可能的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減少被欺負對孩子的影響。

同時也要檢查孩子有什麼受傷、有沒有因此對上幼兒園產生牴觸的情緒。

2、了解真相

在安慰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儘量通過孩子的表達了解到一些真實的情況,像事情的前因後果、了解老師知不知道這件事等。

家長在通過孩子的表達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之後,就可以判斷事情的程度,如果只是孩子間的打鬧,家長可以自行處理。如果孩子受傷或者單純的被欺負,家長則可以先和老師或者對方家長接觸,儘可能的還原事情的真相,然後再妥善處理。

3、教孩子化解矛盾或反抗

當確定了孩子之間是簡單的發生矛盾還是受到對方霸道的欺負之後,家長就要因情況教孩子如何處理矛盾或者反抗「校園暴力」行為。

孩子之間有矛盾:

孩子之間的矛盾大多是因為表達不清或者動手太快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教孩子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會讓自己的不高興的事情就直接拒絕,遇到沒有禮貌的孩子可以直接告訴他:「你這樣是不對的。」避免孩子因為表達不清受委屈。

對方孩子欺負人:

如果孩子是被單方面的欺負了,家長則要向孩子灌輸反抗的意識,被打可以還手、被推搡可以呵斥對方,實在不行還可以告訴老師。總之,要讓孩子理解「不能主動打人不等於被打不能還手」的理念。

在平常也可以用繪本故事引導孩子有反抗暴力的思想,不做任人欺負的人、不隨意欺負別人、遠離霸道沒教養的孩子。

給大家分享一套《寶寶入園安全教育繪本》,這套繪本中有一個《別想欺負我》的故事,就是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敢於反抗暴力。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如何處理最好?班主任老師這樣建議我們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以後都會擔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和周圍同學和睦相處。很多家長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了以後,第一反應都是讓孩子直接打回去,然後自己找學校要說法,找對方家長吵架。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有的時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班主任老師建議,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在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負後最好按照這三步進行處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家長應該怎麼辦
    1.及時發現孩子被欺負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突然不喜歡去學校了,或者話越來越少,也越來越不愛笑了,這種時候就需要注意了,很可能並不是學習壓力導致的,而是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們要注意,這種時候不要去強迫孩子,而是要慢慢引導孩子把這件事說出來。
  • 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打回去是下策,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勇敢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要怎樣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和鍛鍊孩子呢?作為家長,首先要重視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有時候一帆風順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很多時候都會脫離父母的視線,有了自己的小生活,這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本身就離不開挫折和鍛鍊,不要害怕孩子的生活中出現狀況,怎樣正確的處理和教養孩子,才是父母應該做到的。
  •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一般在孩子3歲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學習。畢竟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重擔,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接觸小團體,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有很深層次的意義。
  • 孩子受欺負也不敢反抗,家長可以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變得強大
    那麼家長要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太老實總受人欺負,你們可以學著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的心變得強大,讓別人不敢欺負孩子,就算是有人欺負他們也敢於反抗。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被受欺負的孩子,這些孩子要不就是比較乖巧脾氣好,要不就是老實膽小,所以一些頑皮的孩子就會專門挑這樣的孩子去欺負他們。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當別人說了對不起,不要回答沒關係
    只是因為對方這樣說了,而我受到的教育就是別人在跟我說了對不起的時候我就要回答沒關係,所以我要這樣去做。但是作為家長有沒有真的去餵孩子想過,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嗎?這樣做的話以後會對孩子的認知有哪些影響?就像是這些故意去傷害他人的人,你覺得去教孩子向這些人說沒關係他值得嗎?當這些被欺負的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首先一定要告訴家長,不要害怕,更不能忍氣吞聲,這樣只會讓欺負者更加的過分。其實很多這種事情就發生在孩子小的時期,比如幼兒園,或者是小學。比較常見的就是排擠同學,或者是拉幫結派的不和某一個同學說話,處處針對。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四個方法教你正確處理,娃不再當受氣包
    每次從幼兒園回家都哭喪著一張臉,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在幼兒園又受欺負了。而面對這種情況,普通家長可以就會出現如下三種反應:第一種,告訴孩子打回去,第二種,告訴孩子不跟他玩了。第三種,索性忽視,不當回事。
  • 女兒被欺負,寶媽在群裡「放狠話」懟家長:比教孩子打回去強多了
    這位家長的處理方式可是很硬氣的,比僅僅教孩子「打回去」強多了。如果你的孩子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這樣做比簡單讓孩子「打回去」更好!生活中孩子們的小摩擦比較常見,很多都會在自然中得到癒合,但這僅僅對於那些「無意傷害對方」的孩子來說,才是如此。如果遇到了那種「故意欺負」的孩子,當被自己的娃被他們欺負了,家長沒有及時的處理,而以為息事寧人想得到永遠的平靜的話,那想法可能太過單純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別著急訓斥,先看看這3點你教孩子了沒
    01孩子在打架或者被欺負,大多是因為這幾方面做得不到位 任何一個孩子在與別人發生摩擦和矛盾的時候,都會採取一定的措施。無論是迴避還是衝上去與人打架,都能夠看出孩子在打架,或者被欺負的時候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根本不在孩子本身,而在於教育他的家長。
  • 孩子被欺負後能不能還手?3位媽媽不同的教育理念,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在學校裡要和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在外面不能欺負別的小朋友,但是所有父母絲毫卻沒有涉及到,如果孩子在學校被其他同學欺負了,應該怎麼辦?大多數家長都會告訴孩子,如果被其他同學欺負,一定要告訴老師,但是老師要管幾十個同學,告訴老師的方法真的對孩子有用嗎?
  • 孩子在校受到委屈,家長會這五種處理方式,保護孩子茁壯健康成長
    從長遠利益考慮,讓孩子從小適度地知道一點憂愁,品嘗一點磨難,並非壞事,這對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許更有好處。孩子在學校受人欺負,家長心疼、著急、很氣憤,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保持冷靜,正確對待,如果操之過急,處理不當,往往事與願違,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事態擴大。
  • 孩子在學校打架家長需要怎麼處理才明智
    對方家長很快過來了,我先徵求她的意見,要不要去醫院處理一下。她很大度「本來就是我們先動手的」。我暗暗鬆了一口氣,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家長。在我的堅持下,我們到醫院給她兒子配了藥,所幸只是傷了表皮,配了外噴的藥。分別的時候,我向他的家長表示了歉意,她很大度的說沒關係。我在感嘆於她的胸懷的同時開始反省我們家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 孩子「家裡熊,外面慫」?家長避免這3個錯誤,讓孩子在家也乖巧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與條件的越來越好,許多父母也開始盡力滿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但有些孩子在這種愛下,卻逐漸形成了在家常常發脾氣和不尊重家長的壞習慣。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家長又該如何改變孩子「窩裡橫」的性格呢?掌握原因是關鍵。
  • 孩子有這3種特徵,在學校很容易被同學欺負,有一個家長要注意了
    今天晚上,就聽見樓上的聲音:「你告訴媽媽,他是不是欺負你了,你沒有告訴老師嗎?」聽見這樣的對話,一聽幾句知道,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了。其實現在的很多的學生都很講禮貌的,很少也要欺負人的時候,但避免不了幾個同學就會欺負瘦弱的孩子,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做不到與孩子共情的話,那麼孩子必然被欺負的事情得不到解決。但是,避免不了的話,可以提前預防也不遲呀,孩子有這3種特徵,在學校很容易被同學欺負,有一個家長要注意了。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落淚,孩子被欺負該怎麼應對?李玫瑾:教她反抗
    我也看見底下有很多評論都在說秦昊的反應有些大了,其實我很理解秦昊對女兒的愛,我覺得他只要明白孩子被欺負後應該如何好的處理,就不用太擔心了。遇到這種攻擊類型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遭受到了這種有針對性的攻擊會導致孩子逐漸膽小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在視頻中秦昊的女兒遭受到的就是這種類型的攻擊,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讓孩子學會反擊,並且要及時的與對方家長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深刻教育。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嘴笨的孩子不討人喜歡,被說情商低,3招教孩子學會表達從孩子還不會說話開始,家長就開始教孩子說話,但是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會表達的孩子往往情商更高更招人喜歡。
  • 孩子幼兒園常被欺負,和父母有很大關係,別把孩子養成「受氣包」
    很多父母反應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卻不知道還手,思想工作也沒少做,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所有能想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教了,可是下次被欺負的時候依然不知道反抗。對於這樣的額孩子我們是又心疼又著急,在「恨鐵不成鋼」的同時,我們又有沒有想過 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孩子被「欺負」,我們做父母的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爸爸女兒被欺負落淚: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如果孩子在學校與同學鬧矛盾,家長該如何處理,要不要介入?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三步入手! 一、第一步:認清事實 很多家長一說到校園欺凌,就神經緊張。 其實在遇到此類事件的時候,第一步應該是先判斷孩子是否真遇到了欺凌,幫助孩子認清事實很重要。
  •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每當孩子在一起玩耍打打鬧鬧之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要是無意之舉,我們可能會教孩子要學會道歉,或者在別人道歉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沒關係。但是,家長沒有考慮到,如果這種觀念在孩子心中深深扎了根,自然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為了配合而不得不接受道歉,只是因為別人這麼說了【對不起】,所以我就必須回【沒關係】。但大多數家長卻沒有想過,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 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上學更容易被欺負,家長們要多留意
    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必然是學校和班級裡的弱勢群體,他們就是別人眼中任「軟柿子」。人善被人欺,在學校這個小社會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上學更容易被欺負,家長別不當回事。李玫瑾:這種性格的孩子,上學更容易被欺負,家長別不當回事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兒子,兒子平常很懂事聽話,讓寶媽安了不少心,能更加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