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已然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重大威脅,其中,高血壓在我國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據初步統計,每年約有1000萬人患上高血壓,而其中,年齡越大,高血壓的發生率也會越高。
高血壓的患者血管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由於血管彈性極差,如果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導致血壓瞬間增加,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因此,作為高血壓的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危險時刻」,防止意外發生。
1、情緒發生較大波動時
血壓的高低受情緒影響很大,高血壓的患者在過於悲傷、喜悅、激動、憤怒等情況下,血壓有可能驟然上升,導致心率加快,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因此,高血壓的患者平時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當遇到一些突發意外時,可通過深呼吸的方式來平穩情緒。
2、菸酒過量時
心情好時喝兩口小酒,抽一根煙也是常事,但高血壓患者卻不能如此放任自己。
煙、酒都可對中樞神經造成刺激,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很容易造成意外,十分危險。因此,高血壓的患者要嚴格戒菸戒酒,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3、洗澡時
患有高血壓的多為中老年人,這些人群原本體質就比較虛弱,體溫調節能力也有所下降,這類人要避免洗冷水澡,否則極易造成血壓上升,引起不良後果。
此外,高血壓的人洗澡不能太長時間,要控制在15分鐘以內,飯後、流汗後、酒後都不能立即洗澡,以免發生意外情況。
4、氣溫驟然下降時
高血壓的患者平時要注意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特別是要注意腹部、頭部、頸部的保暖。
在氣溫下降時,如果受到寒冷的刺激,可增強腎上腺素分泌,造成血壓收縮,使血壓升高,這也是高血壓患者在冬季容易發生腦出血的主要原因。
5、上午6點至9點
睡眠時神經活動較弱,心跳速度也有所減慢,此時人體的代謝較慢,血壓也較低,而清晨醒來之後,神經可逐漸變得興奮,血壓也開始上升,由於體位發生改變,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高血壓患者起床時要避免動作過急,可先在床上適當活動一下上肢、頭部、頸部,避免血壓發生較大波動。
6、用力排便時
人體在用力排便時,由於腹壓增大,也會導致血壓升高,特別是在便秘時屏氣排便,更容易造成血管內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如果血栓堵塞重要的器官,可引起腦血栓、心肌梗塞等意外情況,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高血壓的患者除了要積極服用降壓藥外,也要防止以上幾種危險情況的發生,以免因血壓驟然升高而造成意外情況,對健康造成危害。
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理,飲食清淡,避免吃過鹹的食物,保持平和的情緒,只有血壓控制穩定,才可以防止健康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