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與侯寶林是什麼樣的關係?

2020-12-15 白宇橫流

馬季算是新中國第一批號稱「中國相聲夢之隊」的學員之一,他們師生的合影現在還擺放在中國廣播藝術說唱團的排練廳中。現在看來不止是夢幻陣容,更多的是唏噓和感慨,以及歷史的問號。

這隻夢之隊有四個老師,分別是老郭爺郭啟儒,少郭爺郭全保,單口大王劉寶瑞,還有就是侯寶林大師。四個學生分別是馬季、郝愛民、於世猷、李文華。

其實當時的師資跟學員也不止這八個,楊紫陽唐傑忠等都是學生,只不過這八位算是裡面相對優秀的腕兒,也就是所謂的初代臺柱子。

而馬季在這幫學生裡面,是極其優秀的佼佼者。現在還留下的音頻資料,比如《扒馬褂》《豆腐堂會》《拔牙》等段子,都可以看出青年馬季驚人的相聲天賦,即使跟四大名師合作也一點不落下風。

既然是天才,那麼自然就被賦予厚望,被寄予厚望的學生,就容易變得很上進,而想要上進的情緒越濃,就越容易跟老師產生矛盾。

馬季跟侯寶林那麼多風風火火的傳聞,基本都是圍繞著這種情緒下誕生的。而青年時候的馬季確實給人一種潮氣蓬勃,積極上進的印象,那麼在很多無法辨別真假的傳聞中,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帶入一些符合自己審美的想像,去篩選和吸收了。

比如馬季跟侯寶林結怨,是因為馬季想要學新段子,但侯寶林出於藏私的目的不願意教,不但不教還不讓馬季看錄音學,於是師徒關係越來越惡劣。

然後就有侯寶林讓馬季代寫入黨申請,被馬季一口拒絕。馬季覺得入黨是神聖的事情,必須自己親自寫。而侯寶林覺得馬季是自己徒弟,自古徒弟替師父代筆是天經地義。

結果一到了特殊時期,所有人都要互相舉報,於是師徒都給對方寫了材料,馬季成為著名的三小將之一(另外兩個是唐趙),帶頭對侯寶林下手。

在孔慶普的《城.我與北京的八十年》中,還特別詳細地寫了馬季如何虐侯寶林,感覺這事情如果是真的,那比一耳光要恐怖太多了。

但正如馬東說的,那些都是歷史,歷史就是由誤會組成的,而每個親歷者都不需要向別人解釋太多,只需要說兩個字「沒有」就夠了。

馬東作為兒子固然會否定,這可以理解,侯耀文侯耀華也否定過這件事情,但真真假假也就藏在當事人心裡就可以了。

對於侯寶林來說,只有一句模糊的回應:別問這個了,舊社會徒弟打師父有的是。

對於馬季來說,也是一句模糊的回應:我覺得沒有這些,就沒有生活;沒有這些誤會,沒有挨罵,沒有謠言,就前進不得,任何人都是。

其實侯寶林也好,馬季也好,都是特殊年代的受害者,他們都在滾滾的時代洪流中身不由己,反抗也好,被迫害也好,最後能夠留在歷史上的,只有他們的作品而已。

侯寶林先生瀟灑的颱風,以及對相聲改革跟淨化起到的先驅帶頭作用。

馬季先生無與倫比的才華和創作能力,以及為曲藝行業培養了無數優秀學生。

跟這些成績比較起來,那段特殊時期的回憶,不值得大書特書,更不需要隔三差五地去翻包袱。

對於兩位大師,我們只需要記住一句話,那就是侯寶林在第一屆春晚上介紹馬季姜昆的時候說的:

這是我徒弟(馬季),那是他徒弟(姜昆)~

他們不光是師生,而是彼此承認的師徒了,這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關於侯寶林馬季的師徒關係,民間很多傳言,都是以訛傳訛
    眾所周知,侯寶林和馬季是師徒關係,而且馬季也是侯寶林最為知名的弟子,沒有之一。馬季年輕時候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有四位指導老師,包括侯寶林、劉寶瑞、郭全寶和郭啟儒,但最為重要的責任老師就是侯寶林,他的師父就是侯寶林。
  • 馬季為什麼打侯寶林?馬季打侯寶林耳光真相
    最近因為相聲大師師勝傑的去世,很多人對相聲界的人物關係產生了興趣,比如大家都知道師勝傑的師傅是侯寶林大師,而侯寶林的徒孫級別的人物就是郭德綱了,侯寶林還收過其他的著名的徒弟,最著名的當屬相聲大師馬季了,今天咱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馬季,馬季出生於1934年,2006年去世一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比如《宇宙牌香菸》 《五官爭功》等等,現在愛奇藝的首席內容官馬東就是馬季的兒子
  • 馬季與侯寶林有什麼恩怨?
    馬季與侯寶林有什麼恩怨?相聲行業有一個梗,馬季在特殊時期對侯寶林動過手,這事到底有沒有?侯寶林是馬季的師父,更是馬季的伯樂,就連馬季的藝名都是侯寶林給起的,馬季的原名叫馬樹槐。相聲界有一個懸案,馬季當年在特殊時期打過侯寶林,這事到底有沒有?郭德綱與馬東在一個節目中曾經說過這件事,郭德綱問馬東,您的父親打過侯先生,有沒有這回事?馬東回答得很肯定,沒有。
  • 馬季作為已故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他和侯耀文是師兄弟關係嗎?
    準確說,已故馬季先生與已故侯耀文先生並沒有師承上的關係。馬季先生是已故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不假,但他和侯寶林先生的公子侯耀文先生扯不上師兄弟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要從中國傳統曲藝界的一項不成文規定說起。
  • 馬季:首先發現我的「伯樂」是劉寶瑞,並非是師父侯寶林!
    說到馬季的師父,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但是馬季曾公開表示:發現我的「伯樂」並非是侯寶林,而是「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
  • 相聲界懸案之「馬季打侯寶林」,種種證據表明,應該屬於訛傳
    郭德綱曾在某訪談節目中當著馬季兒子馬東的面兒說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曾就「馬季是否打過侯寶林」一事詢問侯耀華和侯耀文哥倆兒,他們都告訴了郭德綱同一個答案:沒有!馬季的兒子馬東也曾在某脫口秀欄目中側面說明,馬季沒有打過侯寶林,但是馬季不願意出來辯解此事。
  • 相聲史上最隆重擺知儀式是哪次,侯寶林馬季當之無愧
    其中關於侯寶林和馬季、馬季和姜昆的師徒關係,就有不少人在網上大放厥詞,認為他們沒有擺知,因此不算師徒,只是老師和學生。這種觀點明顯帶有偏見,也算井底之蛙的見識。說起來,相聲行業擺知的歷史可以分為三段歷史看。
  • 侯寶林馬季的師徒恩怨,郭德綱、馬東出面作證:打人的事真沒有
    四個老師一個學生,為什麼獨獨說馬季是侯寶林的徒弟呢,也沒舉行過拜師儀式啊? 這裡有講究,侯寶林在相聲圈名氣最大,被指定為馬季的責任老師,跟現在的班主任似的,這自然與其它授課老師的情分有所不同,而且馬季這名兒,也是侯寶林叫他取的。
  • 馬季當年壞了相聲行裡的什麼規矩?被劉寶瑞破口大罵,侯寶林躺槍
    馬季當年究竟壞了相聲行裡的什麼規矩?惹得劉寶瑞在後臺破口大罵,矛頭直指侯寶林! 說到馬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以說是侯寶林眾多徒弟中,知名度最高、威望最高,同時對相聲藝術的發展貢獻最大的一位。
  • 馬季有沒有打過侯寶林?馬東等人一直公開否認,為何公眾依然質疑
    馬季到底有沒有打過侯寶林,為何馬東和郭德綱一直公開否認,公眾依然充滿質疑?說到中國相聲界必然會想到侯寶林大師,他確實為促進中國相聲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他的徒弟馬季是近代相聲界典型代表人物,幾乎是既侯寶林以後最具權威的相聲藝術家。
  • 馬季跟侯寶林一度關係很緊張 兩人甚至不同臺 常寶華出面斡旋
    左起:馬季妹妹馬淑珍、于波、馬季弟弟馬樹明(張伯苓攝)馬季比于波大九歲。那時可不比現在,夫妻之間年齡相差太多會遭人說閒話。3馬東出生後不久,馬季就下放到黑龍江嫩江幹校。在那裡,他一呆就是三年,隨後又被轉到河南周口農村。當馬季再見到馬東時,馬東已經好幾歲了。馬東管馬季叫「叔叔」。直到馬季調回北京,一家三口才生活在一起。馬東從小到大,馬季就沒管過馬東。
  • 追憶馬季和侯耀文當年那些兄弟鬩於牆的往事
    說起這些眾多弟子們,最出眾的當屬馬季和師勝傑。這兩個人後來也都成了相聲界的大師,在相聲界有著卓越的成就。不過,嚴格來說,馬季並不算侯寶林的真正徒弟,只能說是他的一個學生。這也是為什麼馬季不和其它弟子一樣稱呼侯寶林為「師父」,而是一直尊稱老先生為老師的原因。
  • 馮鞏先拜師侯耀文後拜師馬季?沒有此事,他只是和侯耀文關係親近
    現在大家都知道,馮鞏和劉偉都是馬季的徒弟。不過曾經出現過一個說法是,馮鞏最早拜的師父是侯耀文,後來才拜馬季。這是真的嗎? 只能這樣說,馮鞏當年確實在侯耀文所在的中國鐵路文工團工作過,他和侯耀文的關係也非常好,但拜師一事應該不存在。
  • 侯耀文當年拋出的「相聲大師」的五大標準,馬季都被否定了!
    我們都知道目前大家公認的相聲大師只有侯寶林和馬三立。但是在他們收的徒弟中間,相聲水平和藝術造詣再也沒有能夠達到或者超過他們的了!為此有人感嘆:侯、馬之後再無相聲大師。
  • 排練馬季新作品 侯寶林與侯耀文起爭執 團領導這樣為侯寶林解圍
    侯寶林是一代相聲大師。1976年11月,闊別舞臺十年的侯寶林正式復出,演出被安排在能容納萬人的首都體育館,場內座無虛席,場外一票難求。侯寶林和郭全寶謝幕達11次之多。侯寶林與馬季三個月後,春節剛過,上級就指示由侯寶林和郭全寶赴廣州參加廣交會專場演出。對於這場演出,團裡十分重視。當時,馬季新創作出一個作品《新桃花源記》,還沒公演。
  • 相聲界的狗血劇,十大笑星之一郝愛民是不是侯寶林徒弟?
    1961年在一次文藝界活動中,由領導介紹和推薦,郝愛民被調入中央廣播說唱團給侯寶林當學生,在他之前進入廣播說唱團給侯寶林當學生的還有楊紫陽、馬季和於世猷。在這個相聲國家隊裡,郝愛民先後和郭全寶、李文華、唐傑忠都合作過,他的賣相很好,有儒雅之風頗像侯寶林。無奈他颱風還是偏話劇範兒,再好的段子在到他嘴裡總是不招笑。在筆者看來,這跟熱愛和職業有關,是把相聲當熱愛還是當職業的區別。
  • 馬季是否是相聲界的領軍,侯耀文和他輩分一樣,慧眼識才收郭德綱
    其實和相聲的特殊性封閉性有關係,在這個行業特別遵從師門出身。郭德綱第三次來北京就是懇請主流相聲界收留,給口飯吃就行。用他的話說:「我願意給你們當小弟,你們不要,怕我咬你們,結果我成了龍了」其實相聲界太久遠的人物我們都不太熟悉,用郭德綱的話說:「我們的老祖宗是東方朔」。但是近代獲得認可的大師其實就兩位:侯寶林、馬三立。
  • 《相聲大詞典》記載 侯寶林有位徒弟叫李文山 是德雲社李文山嗎?
    在上一篇相聲題材的文章裡,蕭陶說到侯寶林的徒弟。有些人自稱自己是侯寶林的徒弟,其實只是侯寶林的學生,有的甚至連學生都算不上。那麼問題來了,侯寶林究竟有多少位徒弟?哪些人才是他真正的徒弟?對於侯寶林的徒弟,《相聲大詞典》「侯寶林」詞條裡列出15位,分別是賈振良、黃鐵良、楊紫陽、馬季、李文山、胡必達、殷培田、賈冀光、丁廣泉、康達夫、李如剛、吳兆南、於世猷、郝愛民、師勝傑。排在馬季後面的是李文山。李文山曾跟郝愛民搭檔。退休後,李文山到德雲社發揮餘熱,是「德雲四老」之一。
  • 相聲史上的擺知儀式,馬三立的拜師禮可謂典型,馬季拜師禮很隆重
    「這孩子崇拜您的藝術,我和他家裡長輩關係也挺好,於是把它給您帶來,您二位先接觸接觸。」老話講: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隨便拜一個師父可不成。師父藝術挺好,但是惡習纏身,吃喝嫖賭抽,無惡不作,這能學出什麼來;學生呢,剛來的時候挺好,沒學幾天問題就出現了,小偷小摸,目無師長,這樣的人教他沒用。
  • 馬季的人生拐點就因為一句話
    這段相聲創作者和表演者正是馬季,而《友誼頌》也是馬季成為專業相聲演員後的第一段代表作。雖說馬季與相聲結緣很早,但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日後會以此為業,還說出了名堂。由於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馬季經常跟班上的同學吳常昆放學以後去啟明茶社打零工幫著收牌。在啟明這樣一個高人云集的相聲園子裡打雜,能不受薰陶嗎?